专栏名称: 环保水处理
提供环保水处理知识,共同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这种让你噗噗噗「姜」,一次别吃太多! ·  10 小时前  
丁香医生  ·  多出汗,身体能排毒吗? ·  昨天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劝你吃蓝莓的理由,一个就够了! ·  2 天前  
丁香医生  ·  30 个让你睡不好的习惯,测测你有哪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保水处理

MBR膜的九大误区,你都知道吗?

环保水处理  · 公众号  ·  · 2024-08-10 11:30

正文


环保水处理









通量




误区 :设计和运行的膜通量提高增强了该技术的竞争力。

事实 :在过去10年里,设计和运行的膜通量提高非常有限,膜组件的价格下降是一个事实。

评论 :设计和运行的膜通量提高增强了该技术的竞争力,这个肯定是不争的事实,我国MBR技术从几吨、几十吨、几百吨、几千吨、几万吨、乃至十万吨的规模,从设计上就是一种挑战。从膜组件角度来看,我国MBR技术滤膜抗污染能力的提升,运行时间清洗周期的延长都是科技人员不断创造的结果,没有发展的话,今天我国的MBR项目就不会长足发展,而是倒退了。组件价格的降低只能MBR技术的成熟,竞争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膜组件产量的提高,从而性价比的提高。





能耗




误区 :MBR的能耗低于1度电/吨水。

事实 :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经过精湛的设计、高超的优化运行可以达到, 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则不是。而且对于不是满负荷的污水厂,更是达不到。

评论 :片面看待MBR技术,不管是任何工艺,只要不满负荷运行,哪个技术都会造成运行能耗高。如果早知道不能满负荷运行,采取模块化设计,根据不同水量进行有效的模块运行,不就可以降低运行成本了吗。从技术角度讲,本质上MBR技术更适合于模块化设计。





工艺竞争力




误区 :MBR将取代传统 活性污泥 工艺。

事实 除非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否则不可能 MBR工艺 适用于中型污水处理厂(5000-100,000PE)的污水厂,且目的是要求回用,或减少占地面积。实际上,国外这种所谓的中型污水厂,在国内也只能算小型污水厂,规模约为1000吨/日~2万吨/日。

评论 :的确, 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可以完全颠覆其他技术 ,但不可否认的是MBR在取代 二沉池 ,的确带来了最佳的出水水质,给我国在目前的污染环境下,对解决当前环保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对于MBR适应什么水量,个人觉得犹如有些专家评估三峡大坝的危害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存在利与弊,我们唯一要评估的是利与弊的平衡点。既然国外能做5万吨,中国做10万吨、20万吨有何不可呢,本质上有多少区别呢。10万、20万,从模块化设计角度,也就是2个5万吨并联,4个5万吨并联而已。国外这么大规模不是不想建,没这么大水量的污水处理厂吧。







分散式污水处理




误区 :MBR是解决 分散式污水处理 的良方。

事实 MBR工艺对人口当量低于5000(约1000吨/日)的规模并不经济。

评论 :分散式污水处理在我国发展最关键的难点在哪里?我想并不是经济性为题,而是操作性问题。我们能说人工湿地不适合南方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吗?肯定不是,这种生态系统肯定是没问题的。我想说的是谁来管理?是来维护?一旦一年内没人打理,那还是人工湿地吗?就是一堆杂草,一个典型的污染源,要想恢复,重新再来。这样的技术经济吗?

我不认为MBR技术是解决分散式污水的唯一途径,如果说是良方,我是赞同这样的观点的。良好的出水水质,快速的启动能力以及无人看管的动力运行,都为其解决局部污染,降低人的操作能力起到的保障作用。





对工艺的性能的影响




误区 :膜可以提高工艺的性能。

事实 除了对消毒性能和浊度有好的表现,其他性能与膜没有关系 。而且 膜的使用对系统的水量变化有苛刻的要求,运行的灵活性必须有足够大的空间,否则膜难以应对水量的变化。

评论 :所谓MBR技术,就是微生物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的有效结合,本质上单独开来就是微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独立运作,难以体现其效能,譬如最早实现的MBR技术:好氧+二沉+超滤的曾经式MBR技术,其主要作用就是对消毒性能和浊度有好的表现。而现在流行的内置式或者外置式MBR技术,毫无争议的是把微生物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1+1>2的功效。你能说微生物的污泥浓度成倍的提高是假的?目前所有运行的MBR系统出水水质得到有效的改善也不是事实?我个人接触的MBR技术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不低于100项,出水水质得到甲方的认可,也不是1-2个。

同时MBR技术较高的污泥浓度,我们认为其抗冲击能力更强,我相信笔者所要说的应该是 膜生物反应器 不能应对较大的水量变化。我相信传统技术本质更难应对水质水量的波动,如果适应,只能说明设计时设计偏大。





消毒




误区 :超滤消毒性能比微滤的消毒性能好。

事实 :对细菌并非如此,超滤和微滤都可以实现6Log的去除。

评论 :大部分MBR技术所用滤膜孔径基本介于0.05-0.4微米之间,介于超滤和微滤。对微生物的截留作用是明显的。





痕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