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tChat技术杂谈
GitChat是新时代的学习工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猿  ·  离谱!下载 DeepSeek 将判 20 ... ·  昨天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俱乐部,6000人了!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龙芯处理器成功运行DeepSeek大模型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人民日报》批谷歌安卓系统:假开源、真垄断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国企也中招!官网被挂上“码农的钱你也敢吞,*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tChat技术杂谈

情商低的程序员真的该死么?

GitChat技术杂谈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7-10-17 07:15

正文

本文来自作者 郝婧妤 GitChat 上分享「 从程序员之死看 IT 人士如何摆脱低情商诅咒 」,「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知识。

文末高能

编辑 | 乔峰

(1)

IT公司的创业者苏享茂忽然跳楼自杀了,自杀前,他留下几万字的文字记录、遗书,并且在自己开发的软件界面上,设置了弹出页面,控诉是恶毒前妻逼死了自己。

生命戛然而止,留给亲人痛苦,留给世人震惊。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可是求死的人,在跳的那一瞬间,他们在想什么?人在什么状况下,会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为了能停止痛苦,人们可能去做那唯一的解脱之法:死。只有一了百了,才可以停止冲突,停止那种无法摆脱的痛苦。

很多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把死当作解脱痛苦的终极解药。这位智商很高的程序员,在跳下去一瞬间,也不过是为了解脱。

这位程序员承受的是内心的冲突。内心冲突无法用物理之痛来衡量,只能由自己的感受来决定。我们的心说:我受不了了,我不想再承受下去了。那就是真的承受不了。

到了承受痛的临界值,人的行为不受大脑控制,而受本能控制——结束痛苦,是当下唯一的诉求。

(2)

除了结束痛苦,寻求解脱,死亡的心理意义是什么?

死亡也是苏享茂对前妻的致命一击,他要以自己的死换得舆论的声援,令“恶毒的前妻”“恶有恶报”。

只不过,这场报复,不是由苏享茂自己去完成,而是交给网络、舆论和有正义感的人们帮他去实现。

如果一个活着的人和前妻对骂、公开对方的信息,无论自己多站得住脚,都可能遭受质疑,甚至可能以侵犯隐私权的理由收到律师信。

但如果一个人已经死去,他所做的一切过激行为都可以被包容被理解——一个人,退让至跳楼自杀,难道还不许为自己申冤辩白吗?

死亡,是最大的隐忍,也是最大的攻击。死亡,带着你所不能想象的巨大悲痛和阴暗力量,表达着最强烈的愤怒和最大力量的怒吼。 死亡的目的不是自我毁灭,而是两败俱伤。

一个选择使用死亡进行攻击的人,没有能量正面作战,或者,他认为自己失去了正面对抗的力量。 这是攻击,更是逃避

(3)

好多人在知乎上解读这个事,把事情的性质指向“诈骗”。司法机关走的是法律路线,我们从心理层面来看一下,一个36岁的男人,如何能够在相亲认识一个女生后,迅速被对方俘虏套牢,为其买车买房,并答应以赔偿一千万作为离婚赔偿,签了离婚协议赔偿协议之后又绝望至极,觉得实在无路可走,只有自杀?

有人说,这是一个低智商的行为,因为每个环节都经不起推敲,任何一个清醒理智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像一位网友一看到对方要求买车之后,就敏感地觉得对方不是真心谈感情,就不再联系了。苏享茂看不出,不是智商有问题吗?

可是苏享茂的朋友们都认为苏享茂是个“智商高、情商低的家伙”,36岁了,一直是这样一个人,“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购物,不旅游,只是醉心于他所热爱的程序开发。”工作和事业的成功足以证明苏享茂的智商。

即使苏享茂不能在一开始有疑点的时候就全身而退,有人怀疑苏享茂的智商,智商也会说,这锅我不背。

低情商又是一个什么鬼?情商本来指的是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自我觉察、自我规范、自我激励、同理心、现实检验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勇气、意志力、抗挫力、耐受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些不属于智商层面,但又影响人现实成功的一些因素,都属于情商范围里的概念。

苏享茂这样的人在程序员圈里不少见,他们偏内向、不善言谈、钻进程序的世界里如鱼得水,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孜孜以求,具有比较强的意志力耐受力自我规范和自我激励等品质。

但有人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弱啊,所以低情商。但是这样性格的人本来就知道自己和人打交道能力弱,就不去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其实表示,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定位也没有错。

这不影响他们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他们也有保持多年的同学朋友,有自己的社会支持力量,在离世后真的有人在帮他处理身后事、帮他鸣不平。怎么能一言以蔽之是情商低呢?

在我看来, 这件事暴露的根本不是智商和情商的事。其实是一个人的心理水平的事。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我们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孩子。即使你是一个成年人,你能应对所有生活、工作、事业方面的大事,心理上还是一个孩子, 一旦涉及亲密关系,你被潜意识支配,会做出一个孩子的行为。

因为, 心理水平和关系模式决定着一个人的情感走向。这才是人类情感的密码所在。

苏享茂事件中,一切不能以理智逻辑解释的行为,都是心理水平和关系模式导致。

(4)

人类语言是以操纵情感为最高境界。

人类情感是以操纵心理为最高境界。

程序员大都是逻辑高手。这位恶毒前妻算是一个情感高手。一个逻辑高手和一个情感高手相遇,情感高手完全不打逻辑牌,逻辑高手却深陷情感的泥潭。

翟欣欣说,从来没有结过婚,但后来暴露婚史,却理直气壮地指责苏享茂和其他女人暧昧不清。

和别的女生发过微信的事,苏享茂也认为是自己的污点,觉得理亏起来,甚至对自己因翟欣欣婚史不愉快的情绪进行道歉,并为对方圆场。 这部分完全不是理智的逻辑所能解释得通的。

苏享茂一直是一个高材生,高材生除了单纯、逻辑强大之外,还很自信,甚至自恋。

自恋不是一个完全的贬义词 ,因为人人都需要自恋,完善的自恋能使人自信自强、取得生活事业的成功。

高材生们一般要通过不断的成功证明自己的优秀 ,才可以继续维持自恋 ;事业成功,高材生对另一半的要求一般也不会低。

从后来暴露的信息来看,苏享茂不是没有女性朋友,只是36年了,一直没遇到那个让他想结婚的那个。他一直在等一个什么人?一个能配得上他自恋的一个人。

就像苏享茂哥哥说过的一句:一个1米6的男人怎么可以相信一个1米7的美女对他一见钟情。这句话很现实,但是在苏享茂眼里,这是个问题,又不是个问题。

高自恋的人,知道自己的外貌有短板,但他会通过工作、事业、收入等弥补这个短板,获得更大成功后,认为自己是匹配得上这样优秀的女人,是相信对方对自己一见钟情的。

其实这句话,不如说是,苏享茂希望,自己的事业和收入配得上这样一个外貌以及这样一个高要求的女人。

翟欣欣在第一时间表白,表示对他有好感,愿意继续约会,这击中了苏享茂的心,那种“春天要来了”的美好感觉很容易令人沉沦,具有非常大的诱惑。

“她把房产证信息发了过来,然后我说我也买得起别墅,并给她看了我的股票账户和理财账户。”

朋友悲愤:

这其实不是炫富,这是在证明自己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有颜值,是不是应该发自拍?

如果有情趣,是不是可以发段子?

这些都没有,那就要通过自己拥有的东西证明自己啊,事业嘛、钱嘛。

因为与自恋相对的背面就是自卑。和自恋一样,每人都有自卑的一面。 作为一位朋友眼里“智商高情商低”的程序员,自卑来自于一个简单的逻辑:我为什么能够吸引她,她为什么能够爱我?

既然对方有别墅有房产,我至少不比她差,我也是有足够财力和她匹配的;她已经是一个不缺钱的女人,我只有对她更好满足她更多要求,才能获得她的真心。

苏享茂的朋友们一直弄不明白,小茂为什么那么傻,智商那么高,却为其所骗,一直为她花钱?

这是因为,苏享茂的自恋要求他自己是好的,是对对方特别好的,不能出现污点的,苏享茂的自恋也要求对方是好的,这使得他很难承受对方的坏和错,也很难应对对方的坏,所以给对方的坏找到一个解释,会让苏享茂心里安慰。

所以最后,苏享茂还在问:你觉得我对你最大的不好是什么?这时候,他仍然想办法维护的是自己的自恋,因为暴露自卑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这也是苏享茂这样的“老实人”的悲哀所在:30多年的生命里,除了学习工作挣钱,他始终不知道,自己真正值得爱的品质是什么,被一个女人真心爱上是什么感觉,他也不知道,和一个人维持相爱,靠的是什么。

他不知道,如果一个人爱他,不是因为他学习好工作好能挣钱,也不是因为他花多少钱买多少奢侈品,而是他这个人,本身就值得爱。

苏享茂一直不知道这一点。

他不知道这一点,可能是因为从小没人让他知道过。

(5)

我为你付出了,也能换回你同等的回报。计算机程序严格按照逻辑运行,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条件不对,程序就会出错。

在情感和关系的世界里,其实没有同等的付出和回报,只有爱与不爱!

当我们发现出错了,一定是爱错了!也许是爱的人错了,也许是爱的方式错了!

在程序的世界里,BUG 告诉你出错了。

在情感的世界里,谁能告诉你你错了?

没有别人能告诉你,只有你自己。

在和翟欣欣离婚分割财产时,苏享茂仍然以满足对方的方式,达到离婚的结果,偏偏对方寸步不让。偏偏对方还懂得使用恐吓要挟,令苏享茂沉浸在一种莫名恐惧里,不得不委屈自己继续满足对方。

最后发现自己退无可退,爱情失去了,财产失去了,公司也运行不下去了,自恋崩塌了!

在自恋崩塌之前,一个人承认失败,也是有反转可能的,有的人身临窘境也能绝地反击,比如褚时健。但苏享茂承受不了, 因为他只相信:只有优秀才可以生存,只有优秀才值得被爱,只有优秀才能换回我想要的

当现实崩塌,资金链断裂,其实还有一条路叫做卧薪尝胆、东山再起。可是 当苏享茂的逻辑崩塌,自恋崩塌,他绝对接受不了一个失败的自己,一段才一投入就失败的感情,一段被欺骗的婚姻,一个可能被查税罚封的公司,一个高材生容忍不了的尴尬境地。

在苏享茂写下:我被前妻逼死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活着的,而且还有活着的可能。但他仍然觉得无路可走。

这就是,理都懂,但我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最失控和无理性的感情里,苏享茂已经门户大开,他已经向翟欣欣暴露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个小孩子面对妈妈或父母的状态。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有一些控制手段,用糖诱惑、用打威吓、用奖励做诱饵、用情感做威胁等等。

“你听话,我给你糖吃。”“你再不听话,我揍你。”“你考试考好了,我带你吃好吃的。”“你考不好,就别回来,这个家没有你这个孩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