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花草有本心:走近古典文学中的诗意世界 ·  7 小时前  
做書  ·  1月的15本新书 ·  2 天前  
拾柒年蝉  ·  科幻小说连载:接受:裂瓷光(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临近下印厂,我哭着说我不干了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1-08-11 12:52

正文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前劲儿不够,后劲儿不足。玻璃心的我在“小动物”的前景越来越黯淡时,一度连这个编辑手记都不想写了。但是,在2020年5月,有一位朋友不仅跟我提了很多营销的建议,还鼓励我说,“不能认输啊,好不容易做出来的。”


这句话莫名就戳中了我的泪点,“好不容易”这四个字恰如其分,这本“小动物”真的是各种难产,甚至差点儿夭折。


说白了,这是本“不情愿”的书,从一开始到最后,作为责编的我,一直徘徊在“放弃”和“继续”之间,最凄惨的一次是临近下印,我忍不住在出版科哭着说我不做了。


很多人一定会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只是做本书而已,又不是上刀山下油锅。对,这份工作没有刀山、油锅,甚至没有多少风吹日晒,但是,任何一份工作都会用冰冷的现实敲打埋在心底的踌躇满志,我所面对的就是现实骨感的阵阵刺痛。


所以,接下来的娓娓道来与其说是这本书诞生的零碎记录,倒不如说是一个年轻编辑的迷茫自述。


我是2016年夏毕业的,初入这个行业时,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满腔热血和豪情壮志,甚至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十年养成计划,“我要用十年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那时的无所畏惧为长年累月的工作埋下了苦涩的种子,也正是那时,我遇到了《中世纪动物图鉴》。


作者: 【法】米歇尔·帕斯图罗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原作名: Bestiaires du Moyen-Age
译者: 王烈

出版年: 2020-5


在版权编辑定期发来的新书信息邮件里,我看中了这本书,因为“中世纪”和“动物图鉴”,本能地就会让人联想一定是本“好看”的书。果不其然,从版代那里拿到电子文档之后,一幅幅绚丽的图片迅速吸引了我的目光。


于是,还没怎么报过选题的我抱着试试看的雀跃心情请版权编辑帮我问了版权。现在看来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版代很快就回复说版权仍在。邮件往来了几次之后,版权编辑告知我图片的费用,我只能用“高达”二字来形容,即便还是个没什么经验的小白,我也在图片费面前打了退堂鼓。


可再次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因为我没弄懂报价流程,而提出的报价已经被接受,既不能被撤销,也不能再杀价。换句话说,这书不得不做了瞬间的傻眼之后,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暗自带着一丝兴奋,因为从个人角度我还是挺看好这本书的,况且,我还从来没做过四色书啊。


那时冒出来的奇怪想法是“命中注定”,我和“小动物”就此命定地捆绑了,这一捆就是三年,以后不知道能捆多久。



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好!不管是天真也好,认真也罢,我当时只一心想要做出一本精彩的书!


报选题、签合同、找译者等前期工作都十分顺利,连交稿时间和稿子质量都没有任何疏忽,我一度只认为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四色书,也许还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


三审结束之后,我更是自信地认定,这是本“好看”的书,不只是精美的图片,还有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个硬件质量很高的种子选手。于是,我更坚定的信念是,要把它做成精致的书!


而后,经历了一年多的版式设计、校改定稿,拖了很久之后,2019年10月,包括装帧设计在内的每个细节都准备好了。这时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些麻烦,不断推翻的版式设计、选了又选的用纸材料……但这些细节上的勾勒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毕竟要做一本精致的书是需要这些缜密打磨的。所以,这些都不足以消磨意志,真正耗尽气力的是更现实的问题——印刷。


所谓“精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本书的成本会高,为了控制成本,我们放弃了一些过于精致的想法,比如做镂空的腰封,做立体卡片等。最后的成本核算下来,就和收益的比例来看,其实在保本营利的范围内,甚至卖得好的话,还能趁机赚得好口碑。可语言苍白无力,未来不可预期,何况,我这些年的战绩一般,在卖书上还真是能力欠佳,无法为人所信其实无可厚非。



但正常卖书而言,只要保证一定的利益平衡点,还是可以做一做的,只是,我的想法终究不起决定性作用,于是,在印量、定价,甚至要不要做成四色的方面,“小动物”第一次实实在在的难产就发生在这时,在反复的讨论中,我听到了“你怎么就知道能卖出去”“就算都卖出去了,印制成本这么高,之后要不要重印”“还不如买个广告位做广告”,等等。甚至,在选中的用纸和工艺面前,这些“烧钱”的要求都成了我一个人的奢靡狂欢,在那段时间的压力中,我彻夜难眠,躺在床上时,想的最多的是,我这种没能力的人,凭什么做“精致”的书?我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回到做这本书的初衷,除了这是本“好看”的书以外,确实包含着我自己的私心,我喜欢“中世纪”,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书,更是在心里暗暗地想把这个系列做起来、做下去,所以,做这本书的抱负是打响“中世纪”系列最响亮的一炮!我最大的私心则是以这本书为垫脚石,使自己成为做“中世纪”系列图书的佼佼者。可虚晃三四年,当初的凌云壮志已变成浩渺云烟,我本就不是什么内心强大的人,在现实的敲打面前更是连连败退。到最后,我竟然找不出任何坚持的理由了。好在,经过多次讨论后,“小动物”勉强保住了“四色全彩精装书”的主格调,只是有个框住手脚的边界,甚至到了但凡出界我必须自己负责的地步。也就是这时,我在出版科商量如何再控制控制成本时,说着说着,我忍不住哭了,最难的不是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是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如果我一早就放弃了,一早就不做四色全彩了,那些夜晚的难以成眠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至这本书下印完工,我的锐气早已经消耗殆尽,时光磨平了棱角,我还没能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拿到样书时的片刻喜悦也瞬间消散,因为我还面临一个更难的问题——营销。


我这些年来的战绩一般,这是实话,我自己的营销能力不足,这也是真相。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书质量上乘,但却没什么底气说我能把一本书卖得很好,这也是为什么在“小动物”难产时,我怂怂地不敢立下军令状说我的书一定能卖出几千几万册。


除了写软文,我甚至想不出太多的营销方式,最后还是请其他同事帮我拍视频、剪视频,这才有了像样的视频宣传。雪上加霜的是,我们其实缺乏做市场书的系统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是断开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独立的。


所以从2020年4月末书入库以来,我几乎是拆东墙补西墙式地工作,至现在,“小动物”的销售没有达到任何的预期,甚至有很多遗憾的地方。比如准备的预售礼品没能发挥作用,比如电商销售的拼命打折,比如宣传的持续疲软……


在各种遗憾中,我丧气地想到,这书的印量不大,即便我“放养”,它也能销出去,也就是能完成我承诺的收支平衡点。那么,就把它当做一本普通的书也没什么不可以吧?毕竟,它很可能没有二印机会;毕竟,它只卖得平平,也只是再次证明我能力欠佳而已,毕竟……最终,其实还是要落到我自己身上,现在的我,甚至连继续做“中世纪”系列书的动力都没有了。做的话,费时费力又费钱,不做的话,也能温饱生存,那么,我还在坚持什么呢?情怀吗?理想吗?热爱吗?


一系列不成文的碎碎念,更像是经历了“小动物”难产的我还没有恢复元气的吐苦水,大概直到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还能坚持什么,但是,我好像还能苟延残喘一下,毕竟还有人在跟我说“不要认输”,还有人在帮我想方设法地宣传,还有人跟我说“你做得很好”……


这些旁观者尚且如此,那么,身为“小动物”亲妈的我怎么能不耗到最后一口气?不是不想放弃,而是不能放弃!哪怕是作为职业生涯的终点,我也要为“小动物”站好最后一班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