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报道
众所周知,相比于其他对象,婴儿对人类面孔更感兴趣。这种现象被称作面孔偏好(face preference)。在语言出现之前,通过面孔进行沟通是婴儿与抚养者早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发现,出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的婴儿就能够表现出面孔偏好。
(图片来源:
psychologyinaction.org)
现在,一篇发表于《细胞》子刊《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首次揭示,
婴儿的面孔偏好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时就开始了
。通过向怀孕母亲的子宫壁投射光线,研究者发现怀孕34周的胎儿会更加倾向于转过头来,观望类似于人类脸部的形象。
这项研究首次显示,我们有可能探索胎儿的视觉感受和认知能力。
“我们已经证明,胎儿可以区分不同的形状,
更喜欢去追踪类似于人类面部的影像
,”文章通讯作者英国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的Vincent Reid教授说道:“这种偏好早已婴儿中被认识到,但到最近,人们还尚没有尝试探索胎儿的视觉能力。”
▲
文章通讯作者
Vincent Reid
教授
(图片来源:
兰开斯特大学
)
Vincent Reid教授认为,技术上的障碍阻止了人们在之前对胎儿视力和在子宫中的行为进行研究。如今,这一挑战终于有望得到克服。研究者们采用了高质量的
4D超声波成像系统
,捕捉到了胎儿在子宫内的动作。他们还发现,
光信号可以穿透人体组织进入子宫
,让胎儿可以看见。
一共39个胎儿参与了这一测试,他们被呈现以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光点信号,投影于其视野范围内不断移动,并同时以4D超声波系统观察胎儿的反应。其中,倒三角形的光点比正三角形更类似于人类的脸型。结果显示,胎儿们更多地会在倒三角形信号扫过时转过头来去观察。
▲
研究者在
实验中使用的倒三角形(A)和正三角形(B)光信号,通过计算机模拟推测出光信号透过子宫壁发生散射后分别转变成的影像(C和D)
(图片来源:
《Current Biology》)
“也许由于刺激的新颖性,胎儿会对任何形状的影像有兴趣,”Vincent Reid教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看到他们对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信号的无差别反应,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回应方式与婴儿非常相似。”
▲
胎儿在追踪移动中的类人脸信号
(图片来源:文章作者
Kirsty Dunn & Vincent Reid
)
这提示着,子宫中的胎儿就已经具有对人类面孔的偏好,会一直延续到出生后,
无需后天的学习或经验获取
。此外,该研究也证实,胎儿在子宫中可以接受到足够的光线以产生视觉感受。不过,研究者们并不鼓励怀孕母亲用明亮的光线去照她们的肚子。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改进实验中使用的光源,以准备进一步探索子宫内的胎儿视觉感受和认知能力,比如是否可以区分数量的不同。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访问原始论文页面。
参考资料:
[1] The Human Fetus Preferentially Engages with Face-like Visual Stimuli
[2] Developing fetuses react to face-like shapes from the womb
[3] 婴儿面孔偏好理论模型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