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人生下半场,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心宽 ·  昨天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昨天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昨天  
为你读诗  ·  如果孩子只能读一本历史书,那一定是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金一南2小时震撼演讲:跟共产党学创业!(如何打造一支有血性的队伍)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02-17 08:00

正文

2月13日,正月初九,在致良知四合院为3.0企业新年开工而特别组织的“春雷浩荡”直播学习会上, 国防大学 金一南教授发表了特邀演讲——《团队的灵魂与血性》。

昨日之历史,今日之借鉴。金一南教授用2小时,历数中国近代以来那些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队伍与将领,揭示他们兴衰背后的秘密,以下是演讲精编。


口 述:金一南 国防大学教授

编 辑:叶开甫


不看宣言,看队伍

很多时候,我们泛泛地谈管理,学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也学军队管理, 其实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建设一支有灵魂、有血性的队伍。

道理很简单,你能不能干成大事?不看宣言,看队伍;宣言好做,队伍难带。任何团体都能说出一些豪壮的宣言,谁去实现宣言?没有这样的队伍,万事皆空。

大家都很熟悉《三国演义》,你看刘备路子很正(皇叔),宣言也不错,要恢复汉室的正统,可是队伍不行,除了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其他能信任的能用的人不是很多,最后弄了个“蜀中无良将,廖化作先锋”。

再看曹操,从来不黄袍加身,曹操说我就是当丞相辅佐汉献帝,但大家一看曹操手下的队伍,文臣武将齐备,这个家伙一定要取天下。

这就是“不看宣言,看队伍”。我们有些人志向宏大,队伍稀里哗啦;有些人不哼不哈,队伍兵强马壮。

人多就是力量吗?

近代中国最糟糕的是什么?我们没有一支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队伍。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英帝国28条军舰,15000人的军队,这么点兵力,就把我们打得稀里哗啦,我们就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两白银。

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我们的灾难达到高峰,八个国家打你,你说打得过吗?我们说,历史就怕细究,八国联军来了多少人?总兵力加起来18811人 我们的国土上,都是自己人,京津冀这一带,义和团五六十万,清军十五六万。 八国联军就这一万多人,十天之内攻陷北京。 最后签订《辛丑条约》,空前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

当时澳门报纸登了篇评论,里面有句话: “国中之兵70万之众,未必有1000人可用。”


一到关键时刻就不顶事,这是近代以来我们麻烦接着麻烦、灾难接着灾难的根源。

西奥多·罗斯福(第26任美国总统),中国很多人对他印象不错,他把美国获得的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赔款)的一部分返还中国,办了留美预备学校,今天的清华大学,曾经的燕京大学,还有协和医院。

我们战败了,一个战犯把钱返给我们,办教育办医疗,所以我们很多中国人对这个美国人印象不错。但是西奥多·罗斯福极度看不起中国人,下面是他的原话:

“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外部事务毫无兴趣,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高尚生活,整天忙于满足肉体暂时的欲望,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面对中国今天已经出现的这一事实: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他好战、爱冒险民族的进攻面前,肯定是要衰败的。”



我觉得西奥多·罗斯福的话对我们是个警钟。他们认为什么叫高尚生活?奋发向上、苦干冒险,这叫高尚生活。 我们今天很多人觉得什么叫高尚生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那叫高尚生活。 你看我们平常的一些电视宣传、网络报道,欠缺这样的描述:苦干冒险、奋发向上这才叫高尚生活。

我们近代的结局就是不断被别人欺凌,不断被瓜分。孙中山感叹这么一句话:“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一盘散沙有什么力量吗?人多就是力量吗?什么力量都没有。

近代以来,训练新军最成功的是袁世凯,袁世凯的“小站新军”被称为中国第一支近现代的武装,还算他搞成了。袁世凯一度全部西法练兵,八旗、湘淮军那套统统不要,刚开始学德国步兵,后来又全部学习日本步兵。

小站新军不但在训练、战术等方面全新改变,而且还在思想文化方面陶冶锤炼将士,在军事变革上呈现前所未有的风貌。袁世凯说:“忠臣谋国,百折不回;勇士赴敌,视死如归。斯乃常胜之理,万古不变尔。”

某次阅兵,天降暴雨,操场乱了营,袁世凯站在月台上,立于雨幕之中纹丝不动,士兵见状恢复阵营,暴雨中完成阅兵,很短时间内小站新军训练卓有成效。率先垂范,从士兵做起,从我做起。



这支队伍后来走出四个民国总统,六位中华民国总理和陆军总长,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你看袁世凯有宣言吗? 不吭不哈地闷头搞队伍 ,到了最后,大清离不了他,民国也离不了他。大清发现袁世凯带队伍太强悍了,把袁世凯撤了,最后不行,还得用他。民国时期孙中山都在南京登基了,最后还得把临时大总统让出来让袁世凯当。

但是,北洋新军最终未能成为新军,仍然回归到旧军队的巢穴,根本原因是袁世凯通过大力培养人身依附关系,把这支队伍变成了维护个人权势、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 小站新军虽然有先进的教育和训练,充当的仍然不是民族和国家的捍卫者,而是个人利益和野心的捍卫者, 最终以北洋军阀集团的标签留下祸国殃民的千古骂名。

继袁世凯之后崛起的是蒋介石集团,蒋介石带队伍很有一套。1924年6月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对学生做《革命军人不能盲从官长》的宣讲:

说:“十三年来,中国的军人被袁世凯辈弄坏了,他们专用金钱来收买军人,军人变为他们个人的利器,专供他们做家狗”;“官长权限一大,便可卖党卖国”;

又说: “我们革命是以主义为中心,跟着这个主义来革命,认识这个主义来革命的,决不是跟到一个人,或是认识一个人来革命的。 如其跟到一个人,或是认识一个人来革命,那就不能叫做革命,那叫做盲从,那叫做私党,那叫做他人的奴才走狗。 中国人的思想习惯到如今,仍旧是几千年前皇帝奴隶的恶劣思想。”



蒋介石为什么能拉出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为什么能够摧枯拉朽?北洋军阀根本挡不住他,当年蒋介石从广东北伐,吴佩孚、孙传芳、曹锟、张作霖,哪个能挡住他?全部被他打垮。蒋介石当年带队伍,就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

但是,最终袁世凯落为一纸空文,蒋介石这东西也落为了一纸空文,把“党指挥枪”变成了“蒋指挥枪”,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几乎一夜之间就做到了。然后是“枪指挥党”,国民党的政治趋向、实力划分、派系斗争,全部由枪杆子决定。旧的军阀衰亡了,新的军阀产生了,袁世凯集团灭亡了,蒋介石集团诞生了。

我经常讲,近代以来我们一批一批人在组建队伍,有的开始就失败了,有的开始是成功的最终失败了。

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10900人,东北军19万,东北军张作霖也好、张学良也好,就是北洋军阀的剩余,你看这个队伍顶事吗? 鸟兽散!两天丢掉奉天,一周丢掉辽宁,两个多月东三省沦陷。

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每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设想一下, 如果有个不懂事的孩子问:国家之间的战争怎么在卢沟桥爆发,而不是在边境?我们这些大人怎么解释?

中国有一句话叫“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七七事变发生在哪里?北京南边的卢沟桥,离北京多近呐!九一八事变干脆就发生在沈阳市了。鬼子已经直捣你核心了,你才跟鬼子拼了。北洋军阀剩余的队伍,就是干成这样。

还有一组统计数字,南京大屠杀, 进攻南京城的全部日军不到7万 ,我们且不说防御南京的部队全是蒋系最精锐部队,就说 多少逃跑了,多少撤退了,多少来不及撤的,来不及跑的被日本鬼子捂在南京城内的10万,比日本鬼子人数还要多。

南京攻陷后,日军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日记中写道:

(中国军队)以1000人、5000人、10000人计的群体,连武装都来不及解除。他们已完全丧失了斗志,只是一群群地走来,他们现在对我军是安全的。


还是那句话,人多就是力量吗?一群任人屠宰的羔羊,伸着脖子等别人砍,就这种印象。

近代以来,一批一批人组建队伍,结果最后,每临国难队伍作鸟兽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


多数人想分光吃净

少数人有远大抱负

1927年8月1号南昌起义,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初2万多人,20天之后剩1000人,就这么点力量了,毛泽东被逼无奈把队伍拉上井冈山。就这1000人还组建教导队。

我经常讲,一个人的远大抱负,绝不是你志得意满的时候展现,而是在你一文不名的时候。毛泽东当年就这点儿力量,他还办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

毛泽东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候,根据地还是一片穷困潦倒。什么叫力量?我们有句话, “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少跟我吹,再说我也不信;但是大家注意,“唯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毛泽东相信,他最终看见,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美国人托夫勒把力量归结为三种形态:


1.暴力,谁的拳头大,谁当老大;

2.金钱,金钱能买通一切,金钱万能;

3.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我说托夫勒忘掉了第四种力量:来自信仰的力量。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极富信仰的团体,当初没有资源、没有什么良好的环境,最终胜利靠的就是信仰。

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人最可怕:一是有信仰的书生,二是被逼上梁山的草寇。 更可怕的是这两种人的结合。中国革命就是这两种人的结合,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绎了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图景。

但是大家注意,工农红军并不天然具有先进性,不是说红军军装一穿,红帽徽一顶,就是先进分子。红军创建初期,浓重存在的农村乡土观念、宗族观念、享乐观念、自由散漫等等,严重影响到党对红军队伍的领导,产生了诸多有悖于革命宗旨的倾向。比如,谁都不愿意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打仗,老子就给自己打,不给别人打。这一倾向导致红军部队指挥调动困难,而且使部队成建制溃散。今天50个人,明天是否还有50个人都成问题。

贺龙元帅回忆当时的情况,说那时候的部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

把这农民队伍带出来,难度非常大,历史上农民起义失败的比比皆是,这是历史轮回,共产党能不能走出这个轮回?这是极大的考验。

毛泽东说,必须改造队伍,这个队伍不改造,那是没办法的。毛泽东当时的原话讲:“对没收及分配土地的犹豫妥协,对经费的滥用和贪污,对白色势力的畏避或斗争不坚决。”当时发现井冈山时期有人贪污经费,反腐从井冈山开始就要反。

有一次,毛泽东的亲弟弟毛泽覃把猪贩当土豪打,要没收猪肉给部队改善生活,毛泽东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当街责骂毛泽覃,甚至要动手打他,没打成,被别人劝住了。这还引发了在场等候吃猪肉的众多官兵的强烈不满。

毛泽东为什么要打他弟弟?我们今天回顾那一幕,可以想象毛泽东当时面临这个情况,内心非常着急。 当时很多人的想法就是分光吃净。 中国历史上农民因为不堪忍受剥削压迫,揭竿而起,上山称王,从来不乏其人。不是落草为寇就是接受招安,个别成功当上皇帝的也只不过重复了封建王朝的新旧论题而已。 毛泽东眼看自己拉起的这支队伍,要打家劫舍分光吃净,又滑到农民起义的历史轮回里去了。他一定要把队伍带出来,从这个历史轮回中解脱出来。

分光吃净,你改造什么世界啊?可能吗?完全不可能。 从毛泽东不让大家吃猪肉可以看出,当时真正觉悟的不是多数,而是少数。 这是一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引导和改造。多数人是要分光吃净的,少数人是有远大抱负的。

我们看今天也一样,多数人也要求分光吃净,今天有远大抱负的也仍然是少数人。

为什么讲古田会议使红军实现了凤凰涅槃?当年共产党对队伍的改造力度,前所未有。 如果不赋予队伍灵魂与血性,就是一支分光吃净的队伍,这队伍不可能获得胜利。

历史证明,干了不起的事情,需要了不起的决心,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只有通过大权独揽,才可能完成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改造,否则只能被多数人同化掉,听多数人的意见,跟着多数人走,那什么事都不要干了。

毛泽东讲“不为个人争兵权,要为党争兵权。”最大的意义就在这里,之所以这么揽权,就是减少你讨论、斟酌,立即执行。

这一点跟美国人其实异曲同工,现在美国军人手册定的军官准则有这句话: “永远不要忘记一个伟大真理,信誉与高尚行为的源动力必须来自最高层。” 大家记住这句话。如果高层没什么高尚行为,却号召大家要有高尚的行为,不行的。如果毛泽东的弟弟抓猪了,给部队改善生活,毛泽东一起跟着吃猪肉,那就完了,你怎么改造这个部队?

领导层里面,一定要有先进少数。

古田会议实现了一支队伍的凤凰涅槃,让一支被别人称为草寇的队伍,获取了最先进的思想。大家看看这支队伍里的人,如果没有中国革命,他们可能永远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中国革命极大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反过来又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这里我给大家讲众多农民将领中的一个,韩先楚。海南岛战役,没有韩先楚这样的将领,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过险关。1950年6月25号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6月27号隔断台湾海峡,我们如果在6月27号之前不把海南岛打下来,(今天)不要说台湾问题,首先是海南岛问题,什么国际旅游岛建设,到海南躲避雾霾,你都要落空的。

但当年我们谁也不知道朝鲜战争要爆发,1950年1月10号毛泽东电令,争取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问题,海南岛作战时间推迟,原来是春季解决,后来发现不行,两次登陆作战失利,第一次攻击金门,9000人上岛无一返回,解放战争最大的损失。第二次登岛,三个连队上去,没人回来,全部损失。

登陆作战与陆上作战完全不一样。所以毛主席要推迟,武汉的林彪要推迟,广州的叶剑英元帅要推迟,15兵团司令邓华要推迟,等于韩先楚的四个上级都要推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