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涛评论
换一个姿势,看热点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去不了俄罗斯,总要去一趟黑河吧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去不了俄罗斯,总要去一趟黑河吧 ·  3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第二任期猜想 ·  3 天前  
舰大官人  ·  大寒节气,再提醒一下:do not go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涛评论

以保护汤兰兰的名义,证明不配追问真相

海涛评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2-05 22:55

正文


以保护汤兰兰的名义

证明不配追问真相


上周,10个从前在媒体工作的旧友聚会喝酒,大家大多已经离开了。想起当年意气风发,想要实现些什么,10多年后发现,只是自己被改变。席间,有人自称是媒体的流亡者,也挺恰当的。


在过去的20年里,机构媒体经历了黄金时代到逐渐凋零的过程。


以我多年的传媒经验看,澎湃与新京报是当今最值得尊敬的媒体。最近,他们共同遭遇了漫天的非议,倒是南方的一个媒体躲过了这场风波,因为同题的报道,南方没有刊发。


早在2014年,我就以《谁把媒体当夜壶》为题,写过媒体的尴尬——当时,医患纠纷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很多人把医患关系的危机归结为媒体的报道,从而炮轰媒体。记者,常常被写为“妓者”。


我有一些朋友,这些年陆续离开了机构媒体。我是理解的。


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的所谓市场化媒体,幻化出的所谓新闻理想,其实只是一场误会。有些朋友,比较极端,已经耻于做梦,甚至觉得做梦就是帮凶。有些人,用市场交换利益,走向了另外的道路。还剩下一些人,或许梦想仍在,或许还没有合适的机会,继续守在逼仄的空间里,戴着枷锁,努力让舞姿好看一些。


数年前,上海的一个媒体休刊,一群媒体人为之哀鸣。我不意为然,当时写了一篇给被“遣散”的新闻人的一篇文字:失去的只是枷锁。最近,北京有一个媒体的老大调走,据说有下属哭了,我仍不意为然。我倒是觉得,那些NB的领导早一点撤离,对于下属们或许是好的,这样可以早一点“转型”。


时代不同了,不仅人人都是记者了,甚至,人人都是法官了。


如果可以随处大小便,那么夜壶也多余的。这是,这一次澎湃被骂,给我的感觉。


澎湃不能骂么,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汤兰兰。


很多人义愤填膺的人,至今没搞清楚,汤兰兰,是个化名。


澎湃新闻那篇名为《寻找汤兰兰:少女称遭亲友性侵,11人入狱多年其人“失联”》的报道,引发的口诛笔伐,超出了我的想象。


以我的业经验看,若没“专业人士”的“带领”,普通读者很难读出这篇报道对于汤兰兰的伤害,文中汤兰兰的信息已经做了处理,如果不借助必要的手段,普通人是难以通过这篇稿件发现汤兰兰到底是谁的。


这并不是说这篇报道没有问题。我认为是有的,虽然报道已经克制,但还不够克制。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出在这个案子的真相可能是A也可能是B,但澎湃的报道明显地倾向于是A,于是认为是B的人不答应。


说一下这起案子中的事实部分——


一个14岁的少女报警,爷爷、奶奶、妈妈、继父、亲戚、老师、乡邻,从她7岁开始,参与了对她的性侵。然后,她所在的村庄,60户人家,10户人家的16人被抓,11人获刑,罪涉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还被判强迫卖淫罪。获刑11人曾集体上诉,否认全部犯罪事实,称被刑讯逼供,上诉被驳回,维持原判。她的爷爷,在案发不久死在了看守所。结案后,当地官方把她的名字改了,户口迁走了。如今,她的妈妈出狱,想要找到她与她对质,但不知道她身在何处。隐约可知,她如今已经上了大学。


根据这些事实,不同的人,会得出两个判断:判断A,这可能是一起冤案,如果是冤案,那么可以推导出这个少女“陷害”了很多人,继而可以推导出她的户口迁走和更名是官方有意让她“消失”;判断B,那些被抓的人,都罪有应得,那么这个少女的“不知所踪”就是当地官方对她的有意保护。这两个判断,只可能有一个是真的,关键看你愿意相信哪一个。


从澎湃的报道看,澎湃倾向于A。这篇报道是倾向于认为案情蹊跷,审理过程缺乏证据,言外之意,那些被控性侵的人可能是被冤枉的,从而,把报道的落脚点放在了寻找汤兰兰。报道的最后一句话是个疑问句:涉案家属们仍在申诉,他们等待着汤兰兰的出现,而汤兰兰去哪了呢?


让澎湃没有料到的是,很多选择了B。他们认为,这个案子的处理,让坏人得到了惩罚,而且对汤兰兰的保护相当好。汤兰兰已经上了大学,可能已经走出了阴影。此时,澎湃却“寻找汤兰兰”,等于暴露隐私,二次伤害。


细读澎湃原文,对汤兰兰的相关信息是做了刻意处理的。文中提到的原名汤兰兰、现名汤玉,都是化名,村庄的名字,也是化名,户籍页的复印件,也打了马赛克。当然,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如果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有意去人肉,确实是可能可以搜索到汤兰兰到底是谁。从这个角度说,澎湃做得依然不妥。稳妥来说,澎湃没必要把稿件落脚点放在汤兰兰在哪儿,只需沿着此案的判决证据不足、涉嫌刑讯逼供追问就行了。这正是一些大V也参与炮轰澎湃的原因。


那么,澎湃作为一个专业媒体机构,为啥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记者在调查的过程,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倾向于相信这是一起冤案。但从专业的角度看,寻找汤兰兰实在是风险太大,这不仅意味着想要给一个定性案件翻案,还有道德风险——如果这不是冤案呢。


澎湃被炮轰,就是风险的爆发,也是“不够专业”付出的代价。骂就骂吧。好像,也没有什么坏处,骂的过程中,可以收获巨大的正义感。如果被骂者明天含羞或含冤死去,好像也是为“岁月静好”做了贡献。如果更多的媒体从业者由此放弃这个职业,或许可以让他们的未来更有“钱景”。


倒是汤兰兰所在地官方的声明,直接点明了案发地村庄的名字,且指出了当事人的名字三个字中的两个字,还用了“少数媒体肆意炒作”、“企图翻案”、“别有用心之人断章取义”等词汇,却没有引发什么质疑。这让我觉得,网上的质疑和炮轰,虽然有它的道理,却也廉价,廉价到只看立场是否与自己一致。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样,不配知道真相。很多人都在发表自以为对的观点,很多人都在做这个世界的法官。技术的进步,给了每个人话筒,给了大家一种真理在握的幻觉,但也呈现了另外一种景象——情绪宣泄者大胆言说,理性思考者噤若寒蝉。


电影《12怒汉》里,一开始只有一个人对一个“证据确凿”的凶杀案提出了质疑,其他的人都对他提出了质疑、责难。但当大家都慢慢接受理性思考的时候,最后发现,所谓的证据确凿竟然差之千里。


我想,那位记者,可以光明正大地表达自己的悔意,不该做篇报道。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当更多人承认自己没有金刚钻,岁月将会愈发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