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牛奶,很容易让我想起:“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句广告词,牛奶,向来被定义为可以补钙,补充优质蛋白的好东西
1、成年人应该少喝奶
2、奶是血的一部分,是阴寒的东西
3,孩子是纯阳之体可以适当喝
4,老人不适合
《本草经集注》:
“牛乳,微寒。主补虚羸,止渴,下气。”
《千金翼方》:
“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
《本草易读》:
“牛乳,甘,微寒,无毒。润肠胃,解热毒,补虚劳。治反胃噎膈。补人各脏腑。”
《证类本草》:
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
《增广和济局方药性总论》:
微寒。补虚羸,止渴。
从以上来看,大部分古医书里,关于牛乳(牛奶)的定义,
都是微寒。
治翻胃:
牛乳一盏,
韭菜汁
二两。用
生姜汁
半两,和匀温服。(《丹溪心法》)
治小儿哕:
牛乳、
生姜汁
各五合。煎取五合,分为二服。(《千金方》)
乳煎荜茇,
治痢
有效。
盖一寒一热
,能和阴阳耳。(《本草纲目》)
韭菜汁,生姜汁,荜茇都是偏热性的,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即便用牛奶来补虚,也会反佐热药来制约牛奶的寒性
目前牛奶的生产,和以前自然生产有非常大的区别,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视频↓↓↓
让奶牛不断的被人工授精,不断的怀孕,不断的生小牛,不断的产奶。。。。奶牛,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
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吸收。如果没有乳糖酶,那么,乳糖在肠道堆积引起发酵,而产生腹胀、腹痛、腹泻的情形。
曾有数据研究:
在3~13岁1168名儿童中:
3-5岁乳糖缺乏的发生率为38.5%
7-8岁乳糖缺乏的发生率为87.6%
11-13岁乳糖缺乏的发生率为87.8%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中国人的乳糖不耐受是比较严重的。
香港电台拍摄过一个关于牛奶的纪录片,该片曾获得芝加哥国际电视节优异奖。节目采访了多名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牛奶不为人知的一面。
「香港人过去廿年,鲜奶的生产及进口量以倍数计,直线上升。很多人认为牛奶是不可或缺的健康饮品,但一直饮用大量牛奶的西方国家,却逐渐发现牛奶制品与癌症、糖尿病、肥胖、肠胃病、及各种敏感症有关。牛奶并非中国人传统食品,亚洲人亦有高达八成以上的人有乳糖不耐受症,牛奶,还一定要喝吗?」
(请自行搜索全片,这里只摘取一些片段。)
香港儿科专家医生梁淑芳患者常见对牛奶敏感,因为人的肠胃最难适应牛的蛋白结构,婴儿未成熟的免疫系统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如湿疹、便秘、肚痛、呕奶等征状。影片中访问两个家庭,孩子都对牛奶有过敏反应,戒奶后身体都有明显改善。
哈佛大学Dr. Walter Willet 的研究发现,喝牛奶对预防骨折未必有帮助。喝牛奶越多的地区,骨折情况反而愈严重。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Dr.T. Colin Campbell表示,牛奶蛋白反而会令钙质流失。
Dr.T. Colin Campbell表示,牛奶确会令孩子长快,但成年后患癌及有骨折的机会亦愈大。
哈佛大学的Dr. Edward Giovannucci跟太太都表示,选择不给他们的儿女喝牛奶。
牛奶是给小牛喝的,对小牛有益。
今天的牛奶并不是过去的牛奶,能补充营养的也一定不仅仅是牛奶,我们建议您: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喝就不喝,实在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