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功效:益气健脾。
推荐人群:普通人群。
材料:太子参20克、莲子10克、薏米10克、蚝豉干10粒、珧柱20克、鲜淮山200克、排骨300克、陈皮1块(3~4人量)。
烹调方法: 蚝豉、珧柱温水浸泡;鲜淮山削皮,切块;排骨洗净,斩块,汆水;药材冲洗干净;在汤煲内加2000毫升水,加材料,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
汤品点评:春节期间,大家见面都要说上几句“好意头”的话,在“以食为天”的广东,菜式也会换一个“好意头”的名字。像蚝豉、猪手、猪脷、生菜、鱼头等,春节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它们。
蚝豉是生蚝(牡蛎)肉的干制品,广东人经常食用,它具有滋阴清肺、补心养血的作用,可以搭配不同的食材,如清热降火的苦瓜蚝豉汤、清热利湿的冬瓜蚝豉骨头汤、滋阴清润的银耳蚝豉汤、健脾的莲藕蚝豉骨汤等。
蚝豉(生蚝)和珧柱(干贝)都是含锌丰富的食材,对缺锌而食欲不振的人有改善调理的作用,这两者做的汤、菜肴味道都很鲜,能刺激食欲。汤中搭配一些常用的健脾、益气、祛湿的药材,有调理脾胃的作用。
材料:排骨400克,榄角4粒,豆豉10粒,面豉酱20克,陈皮1/3块(水发后),姜丝、葱丝、蒜蓉各15克,盐、糖、胡椒粉、生粉、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排骨用清水冲洗5分钟备用;榄角洗净切小粒制成榄豉;陈皮切丝备用;容器中放入榄豉、豆豉、面豉酱、糖、米酒、蒜蓉、陈皮丝,下适量水,中火蒸15分钟后,加入适量熟油、生粉拌匀成三豉酱。排骨均匀抹上蒸煮后的三豉酱,入锅蒸至熟透后取出,撒上姜葱淋熟油即成。
原料:排骨2斤,干香菇4朵,八角、桂皮、香叶、青葱、姜、料酒、生抽、老抽、白糖、盐适量。
做法:1.排骨切成6厘米长的块。把干香菇放入40℃的温水中浸泡1小时,泡软后用清水洗净。2.锅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热煮开后放入排骨,焯烫3分钟将排骨捞出沥干水分,焯烫的水倒掉不用。3.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待油4成热时,放入大料、桂皮、香叶、青葱和姜片,煸炒出香味后,放入排骨,翻炒2分钟。4.放入料酒、生抽,老抽,将颜色炒匀后,倒入开水,加入白糖和香菇,盖上盖子,调成小火炖40分钟。5.打开盖子,调入盐搅匀,改成大火收汤,待汤汁变黏稠即可出锅。
提醒:将排骨炒上颜色后,要倒入开水,这样肉炖出来才会比较香。最好不用冷水。炖排骨时一定用小火。越用大火炖,肉越不容易软烂。只有最后收汤的步骤,才需要用大火。
主料:金针菇100克,杏鲍菇50克,圆白菜菜半个,胡萝卜1根,排骨500克。
调料:葱姜、料酒、胡椒花椒粉、盐、豉油、鲜贝露各适量。做法:1.排骨洗净,开水焯一遍,撇去浮沫,加葱姜、料酒、胡椒花椒粉和水,入高压锅定时20分钟。2.杏鲍菇、胡萝卜切片,圆白菜手撕片状。3.将高压锅煮好的排骨连汤倒入砂锅内,加入金针菇、杏鲍菇和胡萝卜,大火烧开后改小火微炖5分钟。4.加入圆白菜片、盐、豉油、鲜贝露,开锅后即可食用。
功效:中医认为,圆白菜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骨髓、润脏腑、益心力、壮筋骨、利脏器、祛结气、清热止痛等功效。对睡眠不佳、多梦易睡、耳目不聪、关节屈伸不利、胃脘疼痛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圆白菜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和较多的维生素K,常食可增加免疫力,增强骨质,并有利于肠道的健康。圆白菜中钾的含量较高,对防治高血压和心脑血管健康有益。圆白菜中富含延缓衰老的抗氧化成分,这种成分能有效的抵抗细胞的老化,延缓细胞衰老的速度。圆白菜中富含维生素U,这种新型维生素其他蔬菜很少含有,维生素U具有保护黏膜细胞的作用,因此对胃炎及胃溃疡的防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