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被大厂抄袭的小鸡词典,败诉后解散了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我对自己有办法:送给当代年轻人的自爱行动指南 ·  2 天前  
真实故事计划  ·  新年快乐。时隔两年再次祝福。 2024年最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整天游山玩水的李白,钱从哪儿来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0-08-10 19:34

正文




本       文     约 6446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几百年前做的好坏没那么多人猜。”

不说李白卓绝的才华与“诗仙”地位,就他那整天游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的生活,就足以让今天的广大上班族、学术党羡慕不已。而且,他还不是省吃俭用的穷游,是那种“五花马、千金裘”的潇洒“富游”。

这就让人们好奇了,他一辈子基本没干啥正经工作,哪来这么多钱去支撑他这种说走就走的生活方式呢?

电影《妖猫传》截图,李白(公元701年-762年)
 

家境殷实

财大气粗的商贾人家


根据《新唐书李白传》《草堂集序》等史料的记载,李白是东晋时期西凉国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隋朝末年,他的先祖因犯罪而流徙到西域碎叶地区。他的父亲李客常年在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经商,于神龙初年(公元705年)带着时年五岁的李白以及其家人,从西域长途搬迁到唐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也有一种说法称,李客在李白出生前就已经迁往四川,青莲乡才是李白出生地。

有争议的李白出生地西域碎叶城
 
不论李白出生在哪,他的祖辈已经在西域生活上百年。作为中国西部的边境城市、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碎叶城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到李客这里已经积累了丰裕的家财。

李白的家庭富裕到什么程度,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不过我们可以从侧面推断出来。在古代,特别是宋朝活字印刷术普及之前,穷人家的孩子大多是读不起书的,而李白自称在五岁时就能诵读当时的启蒙课本《六甲》,在四川生活的二十年能够手不释卷,并培养出了过人的诗赋才华,家里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做不到的。

此外,他还在《古朗月行》中自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那个时代,能见到“白玉盘”这样高级物件的十分难得,而李白看到月亮的第一反应竟是它,可见其生活环境的优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十几岁在蜀中时,就结交了诸如赵蕤、元丹丘这样的名士,一定程度上是沾了父亲李客的光。在二十岁时,他的诗作能够得到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同为文学大家的礼部尚书苏颋的赞赏。假如他是个乡野出身的穷小子,又没有一些有一定地位的亲朋好友帮衬,在那个尊卑有别的时代,在没有经过科举仕途的情况下,即便诗文再好,恐怕也难受到官员的接见与重视。

李白出川游历后的经历,更是说明了他家境的殷实。他怀抱远大的政治理想,仗剑远游,去到处结交诸如宰相张说、安陆州裴长史、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等有头有脸的人物,每遇到一位都积极展示自己的才华抱负,同时也准备了大“红包”,便于向对方推销自己。他仗义疏财,花了很多钱在同市井之徒喝酒行乐和女人身上,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也慷慨相助,出行前随身带的三十万金逐渐见底(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而当时一个州官的年收入不到五万。“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千金散尽还复来”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抒发的气魄。不愧是“家里有矿”的人物。

李白出游路线
图片来源:王兆鹏《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可能你会问了,既然李白要钱有钱,要才有才,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根据《唐六典》记载,“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也说:“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李白商贾子弟的身份,限制了他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的可能性,即便他家有钱,在当时却社会地位低下,使得他只能走“旁门左道”去结交达官贵人,才能得到上层阶级的青睐。

虽然碎叶城在唐朝时是汉地,但久经西域胡风的浸染,在这一带生活的人既像中原人一样重视读书,又注重体魄的强健和武艺的习练,率真义气,李白正是在父辈这种性格作风的熏陶下长大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唐朝的整个风气也是崇文又尚武,文弱书生在西域生活或是长途远游中,很容易把命丢下。正是这样的家庭与成长环境,造就了李白这样能文能武、正直率性、任侠仗义的风格。
 

乘龙快婿

妻子都不是一般人家


李白的一生共经历了四次婚姻(包括同居这种“事实婚姻”)

先来看看她的第一任妻子许氏。许氏的祖父是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因此许家家门显赫,远胜过商贾身份的李家。而且李白在给安州裴长史的信中,坦言“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曰移三霜焉”。自己是许相公为自己的孙女招上门夫婿进来的,已经在许家生活了多年。

在古代,入赘女家的男性容易被他人戴上有色眼镜看,可李白似乎是受到西域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婚姻观念较为平等,且自己和许家门不当户不对,也就不在意了。他所看重的,是能够入赘后的政治资源,进而争取在政坛大展拳脚,实现抱负。

李白妻子许氏绘画
 
许家小姐不但不嫌弃他,反而欣赏他的才华与理想。从开元十五年(727年)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的十三年间,尽管李白好游山玩水、寻欢作乐,许氏仍在经济和精神上给予他较大支持,还为他生了一儿伯禽和一女平阳。只可惜许氏去世得早。

李白接下来找的两位对象都是同居关系,没有名义上的婚姻。前者为刘氏,史料没有记载她的具体身份,但通过李白的诗句,我们知道刘氏讨厌李白的放浪形骸,要与李白分开。李白愤怒写诗骂她——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

当然,李白后来也反省了自己的行为——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

之后,李白又和一个东鲁地区不知姓名的妇人同居,还生下一个儿子李颇黎。“颇黎”是当时西域胡人对“玻璃”的谐音叫法,可见李白给儿子取名也是带有胡风色彩。李白之所以只和这两位同居而不正式成亲,可能是觉得门第不高,不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政治资源(也有说法称这两位女子是李白的小妾)

李白最后一任妻子宗氏,其家族名头更响亮,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之孙女。宗楚客在任时依附武家和韦后势力,权势很大,但是在唐隆政变后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铲除。宗楚客虽然伏诛,家道中落,但是宗家在当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李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入赘了宗家。这位宗氏也很照顾李白的生活起居,给晚年陷于穷困的李白带来了新的希望。安史之乱时,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被朝廷监禁,宗氏一家也是设法营救。

李白与妻子宗氏的绘画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户人家的闺秀在李白面前显得更加温柔贤惠,对他各种放浪和离谱的行为包容度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大家闺秀在书香门第长大,所受到礼法教育更多,更加尊崇“妇道”。李白作为商贾子弟,又对婚姻有着比较功利的思想,即便是受到其他人的鄙视与嘲讽,能够和这样的妻子结合,对他来说也是无比幸运的。
 

贵人相助

挚友请客与“粉丝打赏”


不过问题来了,李白不怎么顾家,常年在外游山玩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走亲访友,即便是出门的时候妻子给了比较多的钱,出门这么久也会花光啊(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日贫)。那李白又是怎么支撑下去的?

首先,他的朋友也很不一般。他在蜀中有一个道士好友元丹丘。元丹丘何许人也?唐尊道教为国教,道士们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不少道士都比较富裕。这位元丹丘是当时道教上清派掌门人胡紫阳的弟子,在河南嵩山等处有不少产业,还和唐玄宗的一位修道的亲妹妹玉真公主是道友关系。李白也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成为一个修道者。

李白与元丹丘山中论道绘画
 
在蜀中时,二人就倾心相交。等到李白第一次赴长安没有收获时,元丹丘便邀请李白来嵩山一起修炼。李白在嵩山住了几个月,还和元丹丘一起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一起拜谒胡紫阳。李白对多年好友也是毫不客气,让人家有什么好酒都拿出来,不要藏着掖着(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好景好酒好朋友,要不是李白一直想着建功立业,四处闯荡,他可能一辈子在这里享受被丹丘生罩着的生活了。

李白另一位重量级好友是贺知章,时任唐朝廷的秘书监。当时李白正好到长安,向他呈阅自己的《蜀道难》和《乌栖曲》等诗稿。贺知章看后大为惊讶,感叹李白是太白星精下凡,是谪仙人。贺知章也是著名的“酒鬼”(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与李白等七人并称“饮中八仙”。二人互相欣赏,结为莫逆之交。贺知章经常请李白喝酒吃饭,一次,两人喝酒没带钱,贺知章直接掏出腰间的金龟饰品当酒钱付了。李白每次想到这些往事,都不由地感动流泪(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饮中八仙绘画
 
除了这两位,一些挚友如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有孔巢父等“竹溪六逸”,唐朝名将郭子仪,宰相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日本僧人晁衡等人,都在经济和政治上支持过李白。还有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多次留李白一家居住,在李白晚年也接济了他。

李阳冰像
 
还有一群人,是李白的狂热粉丝。李白的好友中不乏一些他的好友崇拜者,但大多经济条件一般。而那些花功夫追星给李白“打赏”的,不乏大户子弟。其中最著名的是原泾县县令、诗人汪伦。

清代袁枚写的《随园诗话补遗》曾记载了关于汪伦的故事:本来李白不认识汪伦,是汪伦听说李白居住在李阳冰家里,便写信给李白说:“先生您喜欢旅游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非常漂亮。先生您喜欢饮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可以让您喝个痛快。”(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一看到这封信就动了心,欣然前往汪伦所在之处,结果却并没有发现汪伦心中所说的景象。汪伦热情地将他请进家中,以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招待李白,并解释到:十里桃花是我家十里外一片潭水的名字,而万家酒店是酒楼的招牌名。

汪伦为李白践行绘画
 
一般人听了这番解释,肯定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愚弄。但李白是性情中人,认为汪伦招待自己的心是真诚的,便留下来住了几日,天天吃汪伦的喝汪伦的。临别时分,汪伦送了他八匹名马和十缎官锦,还表演了一番当地民俗“踏歌”为李白践行。李白大受感动,赠一诗以感谢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另一位李白的铁粉是魏万,上演了一出千里追星的好戏。他跟着李白的行程跑遍了开封、鲁南、江东等地,最终到了扬州才见到李白,二人一起游览金陵城(万之日,不远命驾,江东访白)。魏万论年龄是李白的晚辈,特地准备了礼物拜访。李白很欣赏这个年轻人,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大有名气。
 
李白名动天下后,走到哪里,就会有一些粉丝前来寻求见面,然后给李白一些赠礼。所以,李白如果没有在战乱之地,再怎么穷困也不至于饿死。
 

国家奖赏

皇帝给足了解聘工资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白打通了朝廷高官贺知章等人和唐玄宗御妹玉真公主的关系,再凭借自己的诗名,终于被玄宗注意到了。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召李白入宫觐见,行天子降阶之礼,并为李白亲手调羹,问其对国事和社会的看法。别看平时李白作出一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高傲范儿,这时他的内心无比激动,毕竟能够得到皇帝礼遇,搁谁不兴奋呢?而且,这也是他离自己的理想抱负最近的时候。
 
唐玄宗看重李白的文才,令其入奉翰林,做自己的御用文人,每到需要宴请或郊游的场合,都会叫他去写诗文。如果一直干下去,李白喝酒作乐的钱自然就不用愁了。本就非常自信的李白,走到哪都尽情抒发自己的得意之情,这从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中的“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可见一斑。

李白在翰林院供职时,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多次在半醉半醒完成上交皇帝的诗文任务,但是基本上都写的很好,因而得到的赏赐也不少。他起初很感激玄宗的“知遇之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久而久之,李白发现玄宗并未将他当做经邦济世的宰辅之才来看,倍感失望,本就酷爱饮酒的他更加醉生梦死,自称是“酒中仙人”。又因为李白文才卓越而又狂傲自大,朝中不少人对他心生嫉妒,针对他的流言和中伤也就越来越多。

据史料记载,在一次觐见皇帝的过程中,李白伸出脚来,让玄宗最宠信的太监高力士给自己脱下靴子。位高权重的高力士当然不愿意,还是玄宗主动解围,让身边的小宦官去给李白脱靴,于是就有了“力士脱靴”的典故。而这就为李白后来的翻车埋下了伏笔。

油画“力士脱靴”
 
当时,唐玄宗已经开始宠信杨贵妃,有时让李白给其写写诗文,如《侍从游宿温泉宫作》等。这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赏花,让李白为此情此景提写新赋。李白恰好又在醉酒状态,提笔便诗三首《清平调》。本来这三首是把杨贵妃夸出花来的诗句,杨贵妃也挺喜欢。结果其中“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惹了祸,高力士抓住机会对她说:这是把您比作西汉祸乱后宫的妖姬赵飞燕呢!这下惹怒了杨贵妃。

结果,唐玄宗想要提拔李白做位列中枢的中书舍人时,被杨贵妃的枕边风给阻止了。

李白题写《清平调》绘画
 
其实,这件事还不至于让玄宗马上赶李白走,以高力士和杨贵妃的身份,犯不着去担心李白冒犯自己的地位,只是想打击一下李白的傲气罢了。但是,李白自己却发现在朝廷里越来越待不下去(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没有施展自己所认为的经济之才的机会,朝中腐败堕落的风气与现象让他看不惯,自己的性格也得罪了一些心胸狭窄的官吏(如张说的儿子)

李白最终决定请辞。尽管他诗才当世一绝,但大唐人才济济,玄宗认为少他一个不少,便接受了请辞。唐玄宗还是表现出了帝王的大度,赏赐了他一大笔金钱“放还”。这份赏金,足够李白支撑好一段时日。此时的李白已年逾不惑,再没有当初出川时那样阔绰的身家,大手大脚的习惯也收敛了一些。他在东鲁置办了房产和田产,还经营了一些生意,用来养家糊口。尽管如此,他视钱财如尘土的性格还在,喝酒一定要喝名贵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电视剧《大唐歌飞》中的李白
 
后来,他在安史之乱时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也曾得到五百金的赏赐,不过这一回他却因政治短视栽了跟头,被先下狱后流放。
 

自产自销

一手卖文,一手经商


盛唐时代,文风大盛,上流社会中特别推崇诗文和艺术名家。李白之前结交的文学家李邕,十分擅长碑文,不少人用厚厚金帛请他来写,以致于他累财数万。

李白名气那么大,自然少不了想要买它的墨宝,或者花钱找他写作诗文的人。尤其是李白在翰林院的两三年里,接下了许多应酬之作。除了金钱报酬之外,也常收到茶叶、美酒等食物报酬,甚至不排除一些小贿赂。总而言之,可能在翰林院的这几年,是他自从出川后收入最多的阶段。

李白金樽对月
 
靠文笔赚钱,在当时是有排面的。但是靠经商赚钱,在商人地位低下的唐朝,在尊崇儒学的齐鲁大地,可就不是那么光彩的事情了。所以,李白应当是做了一些生意以赚取收入,但是他较少在自己的诗文当中提及。

作为商贾子弟,他抓住当时李唐王朝推崇道教的国策,同他的一些道士朋友一起炼丹,然后把丹药拿去售卖(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他在后期置办了一些产业,或许还和他人合伙做了一些生意(穷与鲍生贾)

还有一种推测是,李白作为当时“天下第二剑客”,曾经开过类似武馆,教授学生剑术。他有一个叫武十七谔的门生,在安史之乱时帮李白的家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在乱世没有点功夫是难以做成这件事的。所以,李白在这方面可能也收取了一些学费。

作为有妻有儿的中年人,他再浪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豪掷三十万金花天酒地,所以是花了一些精力在经商上面。不过,他的生意应该也没有多大,不然晚年也不会又穷困潦倒到需要妻子支持和好友接济。

这样回顾下来,李白的钱从哪儿来?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资料:
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新唐书》
李阳冰:《草堂集序》
魏万:《李翰林集序》
郁贤皓选注:《李白选集》
周勋初,童强:《李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黄玉峰:《天生我材必有用:黄玉峰说李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子墨:《天宝初年:李白的光辉岁月》,载《文史杂志》2020年第1期
倪宇航:《从上清、丹鼎二派看李白对道教的认同》,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胡明:《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本文经“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授权转发。

原标题:一辈子基本没工作,整天游山玩水,李白的钱从哪儿来?


微信更改推送规则,点击【在看】【星标】
在每一篇推送里,与新周刊及时相遇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吉野家败退,一碗牛肉饭满足不了孤独的美食家


你一辈子都不愿进的工厂,

是村小孩子的人生理想


北上广没有眼泪,但深圳没有烧烤摊


撞脸各式豪车的众泰,快把自己撞没了


别天真了,没有一个小散能在股市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