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破10亿元! ·  4 天前  
百姓关注  ·  哈尔滨亚冬会倒计时!一文了解“亚冬会” ·  6 天前  
百姓关注  ·  贵州60县下雪了!多处路段临时交通管制 ·  6 天前  
贵州日报  ·  90亿人次!里面有你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深度】 为了更有质感的幸福!贵州:在困境中崛起,在后发中赶超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3-15 13:15

正文


●●●

  三月的花茂,鲜花绽放,草木蔓发。


  王治强张罗着拾掇客房、准备食材,迎接新的一天。过去一年,他的“红色之家”农家乐红红火火,每月进账万元。“习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在王治强家同村民们共话脱贫致富。


  上下同欲者胜。贵州四千万各族儿女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砥砺前行,把跨越发展的成果“立”在贵州大地上,把有质感的幸福“刻”进美好的生活。


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位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增加贫困群众获得感


  “我在小区做保安,妻子做保洁,加起来月工资近4000元。”在铜仁市万山区谢桥新区河坪安置点,身着保安制服在小区巡逻的孙良昌笑着说。


  孙良昌的老家在石阡县石固乡仡比村凉坡组,泥巴路,缺水严重。如今楼上新家,楼下就业。孙良昌感叹:“过了一辈子穷日子,没想到一下子变成了城里人,我很幸福。”


  如今,“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正成为贵州越来越多易地搬迁扶贫户的写照。


  我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脱贫攻坚是全省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说,很多贫困人口居住在边远的深山区、石山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去年11月,铜仁启动跨区域易地搬迁扶贫。春节前,首批689户3300多人从铜仁西部的山村,跨区域搬进东部条件较好的碧江、万山、大龙等安置点,在新城新房过新年。


  去年,贵州在全国率先打响易地搬迁扶贫第一炮,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2万人。这一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占全国减贫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也成为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的热话题。


  “现在政策特别好,从小工艺作坊开始创业,去年营业额已有800多万元。”36岁的蔡群代表在老家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开了一家苗族蜡染刺绣公司,带动300多名外出打工的妇女回乡创业,在家门口挣钱的同时照顾了老小。


  “我们村里的人过上好日子。”全国人大代表、贵安新区高峰镇麻郎村支书刘桥英细说村事,以前路不畅,业不兴,年人均收入仅一千余元。在扶贫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种养业,2016年人均收入7800元。还搬进了北斗湾小镇,有养老院、幼儿园、学校,有燃气、暖气,有健身场、娱乐场,“条件跟城市没两样。”


  今年,我省要减贫100万人以上,搬迁75万人。眼下,一场春季攻势正在全省热火朝天的推进,主攻精准实施产业扶贫,精准推进易地搬迁扶贫,精准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让更多的贫困群众走出贫困线。


把民生改善放在发展首位、贯穿改革始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民生为先,教育医疗是贵州的短板。补齐短板,普惠民众,贵州一直在努力,丝毫不松懈。

  “最大的感受是教育经费更足了。”长期在边远山区任教的吴明兰代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感同身受。近年来,我省连续几年压缩6%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31.7万名贫困高中生、大学生上得起学,16.89万贫困家庭学龄前儿童吃上营养午餐。

  对于遵义市凤冈县官坝中心完小教师李红霞来说,参加“国培计划”,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是最大的获得感。2010年“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培训农村教师40余万人,实现全覆盖。此外,乡村教师住房难题解决了,还加大了补助。实施幸福校园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吃住不愁。

  “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长坡村27岁的吴江海讲述自己的幸福,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次在重庆进行骨髓移植及化疗治疗,共花了75万余元。“大病保险报销51.9万元,加上新农合报销和医疗救助补助,家里的负担大大减轻。”

  去年,全省有32.51万人次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这种“特惠”政策,让大病患者看病更有底气。对于贫困群众,大力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通过“精惠”让困难群众不致贫不返贫。

  这是保障利益的“获得感”。城镇新增就业75.7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至420元,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7.6万套(户)……每一个数字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是一户户群众的笑容。

  这是便民惠民的获得感。2013年以来省级审批事项由569项减至29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382项减为178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省市县乡村实现行政事务“一张网”,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民生改善的“乘法”。

  群众的获得感,容不得半点缩水。以民生监督工作为抓手,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老百姓身边的腐败,2016年共发现处理各类民生方面问题近6万个,让群众的红利应享尽享。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的需求,时刻放心头。


主动作为,共生共勉,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用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百姓幸福指数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政府工作报告这段话,全国人大代表、都匀市委副书记胡荣忠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干的。”


  胡荣忠曾是“背篼干部”的一员。长顺县敦操乡是全省100个贫困乡镇之一,贫困程度非常深,三分之一村民组没通路,地少,缺水,群众住房很差。在走访调研中,当地干部背起背篼主动帮群众背生产生活物资,进而到背“项目”、背“产业”,群众称为“背篼干部”。


  小小的背篼,背出党和政府的温暖,背出党情、干情,背出老百姓的幸福感。


  晴隆县广大群众念念不忘的,是他们的“羊书记”——原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为了让全县的养羊户增加收入,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养羊技术,走村串户,几年下来,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而他自己,却累倒了。


  在麻山深处,罗甸县麻怀村民感恩的是“女愚公”邓迎香,她用13年的时间,带领村民一镐一锄地凿岩石打山洞,打通一条216米的隧道,凿通了村民的出山路、致富路。


  在海拔2900米的“贵州屋脊”,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连续七年决战贫苦高山,带领254户群众脱贫,成了海嘎脱贫路上的“守望者”。


  在全省脱贫攻坚最前线,全省15.7万名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用脚底板丈量民情,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编制精准扶贫作战图。


  "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幸福感,坚持为民初心,一切为人民打算,我们一同为小康实干。"来自道真自治县的基层代表郑维勇说,实干才能推动发展,实干才能赢得未来。


从“三无”到“三地”,新的名片亮出百姓自豪,贵州人文精神彰显发展自信

  “贵州在哪里?贵州有什么?”倘若多年前,多数外地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那么,现在会变成这样的认识,“贵州,我知道,不仅有茅台、黄果树、遵义会议会址,还有高桥、天眼、大数据!”

  一位人大代表说,曾经贵州被认为是"三无",贫困的标签压的我们喘不过气。如今,贵州一些方面冲出“洼地",有的地方走到“平地”,一些领域攀上“高地”,贴上新的靓丽的名片。从"三无"到"三地",凝聚成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

  在全国政协委员、黔东南州副州长胡国珍眼里,高铁是一张新名片,“每天都有大量游客乘高铁来感受苗乡侗寨的独特民族风情,当地群众从家门口坐高铁可直通北上广。” 

  县县通高速,高铁纵横,贵州,山高水长,路不远。一座座飞架峡谷的大桥,成为一张张闪亮名片。

  “贵州已建成桥梁2.1万座、在建5000座,可谓是世界桥梁博物馆。”全国人大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秉清自豪地介绍,世界高桥前100名,中国有80座,其中贵州有40多座,有六个是世界第一,建设设计水平达到世界水平。

  作为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贵州的又一张名片,“国之重器”聚焦世界目光。

  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三大国家级试验区齐落户,先行先试的贵州备受瞩目。

  和这些后天拥有的名片相比,秀美的山川,多彩的文化,是贵州与生俱来的颜值。通过外交部蓝厅吹向世界,走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大放异彩,多彩贵州正风行天下。《纽约时报》公布的2016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贵州榜上有名。

  在困境中崛起,在后发中赶超,发扬贵州人文精神,沐浴着党的好政策春风,勤劳勇敢的贵州人民一定能在幸福的大道上越走越好。






撰文: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成嘉廷

设计:刘添元

编辑:晏海艳 胡莹


您还可以关注

【两会关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

【两会关注】陈敏尔孙志刚亲切看望贵州代表团随团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