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上海城隍庙广场将被拍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eiya

人到中年,不抛弃不放弃,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meiya  · 公众号  ·  · 2018-08-25 17:09

正文


1


最近这一个月,我特别有人到中年的既视感。


先是一岁多的女儿因为得了小儿急疹子,高烧四天,需要日夜照顾。然后五十多岁的母亲因为心脏不舒服,住院做了一个小手术。而我自己也因为劳累,休息不好,感冒咳嗽了大半个月。


由于我是自由职业的心理咨询师,所以可以减少工作安排或是把工作先放一边,照顾家庭,休养自己的身体。


现在,孩子、老人的身体都恢复了健康,我也因为有足够休息,重新有能量投入到工作中来。


但这一个月,我依然感觉到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生活处在兵荒马乱、疲惫与压力之中。


我忍不住想,那些经济压力比我大,又必须每天朝九晚五工作的中年人,如果遇到家中孩子、老人生病,亦或者其他的一些意外和挫折,如被公司辞退,被人骗了钱等,他们的生活和内心又是何等煎熬。




2


微博上流传了这样一句话:“你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这几年,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中年人不堪生活压力跳楼的事件。


去年,中兴公司的员工欧先生,42岁,上有老,下有两个孩子,因为遇到公司裁员,跳楼自杀。其实欧某是中国非常典型的中产,生活水平比大多数人都更好。出身农村的欧某有着很棒的学历和履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南开大学硕士,华为工作8年,然后跳槽至中兴。他是中兴工作了6年的老员工,由于被劝退或裁员,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波动,引发自杀。


万达44岁高管徐毓跳楼自杀。当时,她投入无数心血亲手运作起来的万达茂刚开业几天。据传徐毓因为业绩没有达标遭到了批评,随后又被人事负责人约谈施压,有可能撤销她总经理的职务。


之后,徐毓就关机失联了,在只有自己、丈夫和女儿的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对不起。


徐毓自杀前,是商界混的风生水起的女强人,性格开朗,家庭美满。这样的一个人,你无法想到她会自杀。


中年人的崩溃是悄然无声的。



不久前,华为一名优秀员工的控诉信再一次让我看到了,人到中年,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中年人,活得多么委屈和心酸。



因为公积金的调整,他每个月收入少了2000元,正是因为这2000元,让他寒了心。


因为买了房,每个月要背负1万8的贷款,生活压力大,自己出差连瓶水都舍不得买,裤子都是穿破了再买新的,老婆再也没有买过名牌包,女儿过生日想带她看一次海都实现不了……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而中年人的生活,真的太艰难了!


环顾我身边的中年人,他们似乎也在生活中负重前行,举步维艰。


有人的父母生了癌症;有人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难以管教,不肯上学;有人的婚姻出现危机,随时都面临着分崩离析;有的人遭遇中年危机,心理出现问题……


在中国,中年人尤其不易,要顶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还要抗住房贷车贷孩子上学等经济上的压力。


房贷、医疗、子女教育这三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中年人的肩头,让他们不敢有一丝松懈和喘息。


因此,有人会说,人到中年不如狗。



3



二十多岁时,我觉得人生很艰难,一无所有,常常很迷茫,对自己对社会都认识不清,又要努力在职场和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定位,可工作上、恋爱上的失败一个接着一个劈头盖脸地过来。


我那时总认为三十多岁离我很远,而且还认为,到了三十多岁,一切都会更好。


一转眼到了三十多岁,我发现,确实比年轻的时候更好一些,但是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好。我感受到,作为个体存在每一个人生阶段其实都不容易。


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那句经典台词: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Always like this. (总是如此。)



4



以上讲的人到中年的状态是不是有点消极,有点丧?


好在有其他人,对中年持更积极的看法。


台湾作家朱天文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她走在路上,迎面遇到欢快的中学女生,她说, 确认更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没有羡慕,没有自惭。


在她看来,相比十几岁的青春年少,她更喜欢现在四十多岁的自己。


《张爱玲私语录》中讲到:“ 中年之乐——有许多人以为青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其实因为他们已经忘记青年时候的许多不愉快的事—— 那时候还没有‘找到自己’,连二十几岁时也是。我倒情愿中年,尤其中年初期,人渐渐成熟,内心有一种宁静,是以前所不知道的。


英国作家大卫•班布里基写过一本书《中年的意义》,从人类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视角透视中年。揭示出人类之所以形成动物界独有的中年现象,是数百万年演化出的完美礼物,它将中年人推向人生的巅峰,并赋予他们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他对中年有很多积极地看法,如:


● 中年人利用能量的效率高得惊人。


●中年人,是已知的宇宙中最聪明的动物达到认知的巅峰。


● 感知的时间本质、意义、价值和急迫性都改变了。


● 人生的成就从青春的希望,变成实际而无法避免的现实。


● 我们的认知和情感达到完美的平衡。


●中年是我们精神稳定的美妙时光。


● 生育力逐渐衰退,性有了新的意义。




他还说, “中年人有一种特殊的心理韧性——终于学会,怎么让情绪避开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挫败的循环,转而用有目标,有重点、有效率的方式对待生活。”


我特别喜欢这一段话,这也是我自己的体会,当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三十多岁的我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自我批评和攻击了。


“谁叫你不够努力”“活该你要买房和生孩子”“真是没有用”这些话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的脑子里了。


我变得更接纳自己,更接纳现实,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再问:“为什么是我?”而是问:“我要怎么做?”


三十多岁的我,对人对事对生活也变得更有耐心和韧性了。


就像那位华为员工的最后几句话:“今天,我真的寒心,但是生活压力还得继续,工作奋斗还得继续……”


是感到寒心,但不会陷入自我攻击和批评的情绪漩涡,不会给自己的伤口撒盐,而是给自己鼓励,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和有担当,并继续奋斗和努力。


最后,愿你,人到中年,不抛弃不放弃,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你什么时候有人到中年的赶脚,你觉得中年的意义是什么?

我在底部留言区等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