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军迷的忠实战友迷彩虎。前不久,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公开表示中国确实“拥有令我们肃然起敬的电子战作战能力”。美国国防部也在向国会提交的有关中国军力发展的年度报告中称,中国越来越重视电子战,其重要程度已经和包括海陆空在内的传统战争类型相当。
这一通“捧杀”下来,虎哥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要钱的味道,只不过美军这回用自己拿手的电子战说事,还真是惊到了虎哥。不同于常见的陆战海战空战,通常对于电子战的描述只会有一句复杂电磁环境。今天虎哥就来和大家聊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战究竟是何方神圣。
电子战在学术上的定义是交战双方围绕电磁频谱控制权展开的一系列攻防行动。不过要是对着术语讲教条,那虎哥得猴年马月才买得起裤子啊。简单来说,电子战就是保证自己可以顺利地使用电磁波作战,而不让敌人使用。毕竟,雷达波支撑起的制导武器让电磁波充斥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电子战早已从幕后的无线电通信对抗走向战场一线。
越南战争初期,越南大规模使用的S-75防空导弹,每10枚就能击落一架美军飞机,电磁波的控制引导让长了眼的地空导弹成为飞机的克星。1965年10月,美军启动“野鼬鼠”防空压制作战项目,针对萨姆2导弹制导频段加装雷达告警系统的F-100F成为首批猎杀地空导弹的野鼬鼠。
不过只利用雷达波预警显然无法满足山姆大叔的野心,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问世后,开创了对辐射源的硬杀伤手段,后续的野鼬鼠们成为真正的地导杀手。
电磁频谱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子战要么打掉辐射源,要么对电磁传播进行软杀伤。美军为此建立了强大的电子战体系。EC-130通信干扰机进行远程压制,EA-6B电子干扰机负责近程干扰,F-4G等野鼬鼠战机,携带反辐射导弹直接摧毁辐射源。
这样的豪华阵容在海湾战争中一举摧毁伊拉克防空体系,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总架次超过10万次,损失飞机不到50架,损失率仅为0.04%。在科索沃战争中更是要350枚导弹才能击落一架飞机。
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权有着自己独特的作战规则,阻断敌方电磁波的传递就意味着胜利。而更大的不同在于,电磁频谱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这就决定了电子战更多的是技术水平的较量。毕竟频段就在那摆着,能用哪些怎么用就那么几种方法。传统交战领域还能拿战术弥补技术的不足,电磁领域的较量可真心没那么多弯弯绕。
拿反辐射导弹来说,早期导引头的灵敏度不高,只能应对特定频段,且一但雷达关机就会丢失目标。抗美援越战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我军雷达关机或转动天线后,抓瞎的百舌鸟只能触地自爆。而AGM-88问世后,采用捷联惯导和被动雷达导引头复合制导的新一代反辐射导弹,可根据记忆的目标位置,控制导弹继续飞向目标。更别说还能在头顶盘旋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了。
这些让我们有了与潜在对手正面较量的底气,1994年几架EA-6B带来的电磁压力;在去年美军4架最新的EA-18G来南海时并没有上演。而前出日本海的6架轰6就能惊得空自出动数十架战机紧急应对。
积攒的科技内力诚然值得自豪,但在电子战领域从来没有够用的说法。2007年,以色列18架F-16I非隐身战斗机突破“道尔-M1”导弹防御系统,进入叙利亚纵深,轰炸了位于土叙边境的疑似核设施建筑,并成功原路返回,整个过程完全未被叙军防空系统发现。
这场举世震惊的空袭背后是美军“舒特”系统的功劳,2002年为实现网络与电子战一体化而开发的舒特计划,能够通过敌方雷达天线侵入防空网络系统,注入欺骗信息和处理算法,甚至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接管指挥网络。
此次美军谦虚地称赞中国很早开始网络战与电子战的合二为一,无非是掩人耳目顺便向国会大佬抱怨被日益忽视的空中电子战平台。诚然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但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科研人员对战斗力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中国军工在新体制雷达领域已走在前列,我们有理由相信,摸透原理的他们一定会给我们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