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老产业观察
养老产业观察者、思考者、实践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2 天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2 天前  
李楠或kkk  ·  其实,既然说 ai ... ·  3 天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  3 天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  3 天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3 天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老产业观察

混合所有制改革,带动国资国企探路养老

养老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7-16 11:50

正文

6月初,上海浦东政府信息公开一栏显示:浦东国资组建养老公司,助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其实,国有资本与养老“牵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2018年是国资国企改革质量提升之年,很多地方国企希望通过“混改”,探索未来城市养老的新路径。


“从国家层面来讲,十九大报告当中明确了我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要积极的应对老龄化,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从地方政府来讲),要建立宜养之城,医疗卫生全覆盖,全面提高质和量。”6月12日,扬州教育投资集团总经理耿辉在“2018中国养老行业推动者峰会”上表示,作为一家全资的国有公司,集团从2016年开始在养老的产业和领域做了一些尝试,从企业层面来讲,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有盘活无效资产的需求,有赋能低效资产的要求,同时,国有企业参与养老具有比较明显的资源优势。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需求也呈现了“井喷”之势,这片“蓝海”释放出的巨大投资机会,吸引着各路资本蜂拥而至,坐拥资本和资源优势的国企,也加快了布局的步伐。


由“非主流”转向主导产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不断加深,形势严峻,顶层设计开始推动养老服务业改革。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走多产业融合路线的政策导向,吸引资本纷至沓来,其中也包括了正直面转型挑战的国企和央企。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吹响了养老服务转向市场化的号角,养老事业走向了养老产业,因此,2013年也被称为中国养老元年。此后,国资国企也恰逢面临“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要求,“去产能”、“瘦体强身”、寻找新主业成为国企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期间,记者梳理发现,国企、房企、险资等纷纷通过自建、并购、海外投资等方式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探索与布局。


而此前的国企、央企更多集中布局在资源垄断型、大型建设等基础产业。不过,据记者了解,在介入初期,养老产业对于国企来说普遍还是一项“非主流”的投资项目。


毕竟,运营从来不是国有企业的强项,同时对于拥有的资产,国企有盘活无效资产的需求,有赋能低效资产的要求。加之,刚刚转向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尚未形成体系,养老的项目也缺乏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同时,单单从城市养老这一块来讲,投入比较大且难以持续。


不过,保利(广州)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力力对此比较乐观,他表示,养老产业是从萌芽期走到快速成长期,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社会资本涌入这个产业,行业分工也会逐渐的清晰,投资回报率将回到合理的水平。


同时,随着养老产业蛋糕的逐渐做大,国企介入养老产业显现出了新动向。


来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养老已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巨大的养老产业商机,据社科院估算,目前养老产业规模为4万亿元,到2030年将高达13万亿元。


据记者了解,“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而就在此期间,不少国企已将养老产业作为企业培育的主导产业,未来将继续充分发挥国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很明显,养老企业真正开始拼品牌、拼实力的关键期已经来临,灵活性更强的民资、资金成本更低的国资在未来的养老市场上愈发“势均力敌”。


探索养老产业新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