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信仰守望者
一个在2022年从爆仓到逆袭的炒股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 ...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2011年本·拉登被捕杀,最后时刻与第5个老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信仰守望者

一种简单的判断一家公司该不该买的方法

信仰守望者  · 公众号  ·  · 2025-01-08 19:12

正文

今天主要是看到“淘宝也在灰度送礼物”的消息,让我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第一眼看到这个消息,既感觉有点诧异,又有点被逗乐了的复杂感觉。


微信前脚灰度“送礼”,淘宝后脚就抄上了。中国式内卷,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公司,想不到有价值的想法,只能抄袭再抄袭,似乎觉得这就可以活命,就可以打败对方,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暂且不论微信的送礼到底有多大场景,能带来多大的电商GMV,你淘宝和微信就完全不是一个品类的东西吧,人家是做的“社交电商”,你这算啥?

所以这让我不得不感慨:其实判断一家公司该不该买挺简单的,就看它做了什么。

段永平浙大访谈时反复强调的“做对的事情并把它作对”,我是深感认同的。

我们回顾下中国这几家电商巨头去年都做了些什么。

2024年初,为了阻击拼多多,阿里京东全部开始卷低价了,想抄袭拼多多的低价策略以打败拼多多。后来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坚持不下去而宣告失败,重新转换战略。


而拼多多去年在干嘛呢?举办“农研大赛”,为农业技术的提升加大投入;修改商家相关规则,优化当前针对商家端一些确实不合理的地方,向商家返利;偏远地区包邮,中转费用由平台承担。这里的偏远地区,主要指的新疆西藏这些,这些地方很多平台是不到的,因为不赚钱啊。但拼多多却在做这件又累又苦的活。

段永平的浙大访谈里,有同学问怎么判断是对的事情还是错的事情,段永平的意思大概是,其实很多时候,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大家都是知道的。比如新疆包邮、农研大赛这件事,肯定是对的,但一般人或公司却是不会去做的。

再谈网络借贷这件事情。很早之前我文章里问过大家一个问题,哪些公司还没有开通借贷的?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拼多多。


坐拥如此大的流量,它为什么不做?躺着赚钱难道不好吗?但是它就是不做,你说急人不急人。


我猜啊,拼多多肯定是觉得它不是“对”的事情。至于它是不是对的事情,我觉得大家应该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再谈谈百度。

我是经常使用“翻译功能”的。之前一直用的“谷歌翻译”,有一段时间可能是墙的问题,不能用了,就改用“百度翻译”了。


下面我给大家贴贴这两个翻译产品的页面截图。


谷歌翻译:


百度翻译:



从上面这两张截图里,是不是很容易看出区别呢。百度的这个“翻译”页面,有没有一种“到处透着一股铜臭味”的感觉。什么“开通会员”、“进入企业版”、“切换Pro版本”,无时无刻不在凸显着它希望你掏钱的意图。

高级的赚钱方式,绝不是伸手朝用户要钱,而是让用户主动向你掏钱。

简单对比两家公司的“翻译”产品,就能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如果让你投,你更愿意投资谁?我这里还没举“魏则西事件”,只是简简单单的“翻译”产品而已。


投资和找对象一样,都是想找那种气质不凡的,看起来就猥猥琐琐的,自然就不应该投。


而一家公司的气质由公司的创始人决定,并在产品中体现。


之前我有说过,蔚小理三家中,我最喜欢小鹏,因为何小鹏看起来比较老实靠谱。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其实也是公司和创始人的气质让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何小鹏典型理工男的气质,属于埋头苦干型,除了造汽车,就是深挖自动驾驶技术,并在往飞行汽车、机器人方向拓展。而蔚来在干嘛呢,在忙着换电,忙着做手机,理想在忙着往车里装冰箱彩电。


三家公司做的事情差别挺大的。让我选择,我自然是选择小鹏了。


如果了解美团王兴的,翻翻他之前饭否发表过的一些言论,就知道此人极有思想,而且能将事情做得深入和极致,这也是我看好美团的一个关键原因。


类似的就不再举例了。所以一家公司怎么样,该不该投资,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并不需要懂得太多的财务知识,你去体验体验他们的产品,看看他们做了什么,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


昨天的文章里,我提到的那位老爷爷,很多人给找出来了。是的,文章里我提到的那位老爷爷叫马吉德,那位博主叫北海。老爷爷从一位教授沦落到街边小贩,从战争前的幸福家庭沦落到房子被毁,腿受伤,儿女流散各地的境地,但是他依然热爱生活,依然说: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生。


一位群里朋友摘抄的这两句话依然让我湿了眼眶。


他爱自己的妻子,哪怕北海送的一支玫瑰,他都会送给奶奶,然后你会在他们的阳台上看到爷爷种的花,看到日落,看到水塔,看到翱翔的鸟儿,看到飞机,看到那一望无际的天空,看到被战争损毁的建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