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plasmodium)引起的疟疾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传染病。每年新增感染病例超过2亿,至少50万人死亡,与此同时,还会迅速引起可怕的并发症,例如脑疟疾、呼吸窘迫、严重贫血等,威胁生命。虽然大多数患者都能被治愈,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疟疾幸存者们往往仍携带一些隐藏着的疾病,但是这些疾病还未曾被很好的定义。
现在,以Cevayir
COBAN教授为首的大阪大学免疫前线研究中心(IFReC)的免疫学团队在鼠疟模型中发现,持续的免疫激活和疟原虫感染时或感染后留在骨髓中的副产物,会打破成骨细胞(osteoblasts)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s)所维持的骨骼代谢自我平衡。
“无论低水平慢性感染,还是已经从感染中痊愈,仅1次疟疾感染就会产生慢性骨流失的后遗症。”Coban博士说。
本文第一作者、准博士Michelle Lee解释道:“我们发现,疟原虫的产物不断地积聚在骨髓龛(bone marrow
niche)中,使骨骼黑化,随后被破骨细胞‘吃’掉,最终破坏骨平衡。”
这些有“毒”的产物包括疟原虫色素(hemozoin)、疟疾蛋白(malarial
proteins),还有一些尚未被定义的毒力因子。它们能诱导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前体的MyD88依赖性炎症反应,导致RANKL(让破骨细胞分化的关键分子)表达上调,过刺激有利于破骨发生的骨骼再吸收。
Coban团队构建了副产物较少的突变疟原虫,用它们感染小鼠后,小鼠的骨骼没有流失,进一步确认了他们的发现。
Coban博士解释说,众所周知慢性炎症容易引发骨骼残疾,我们的研究首次表明,疟疾也能导致类似的骨骼障碍,留在骨组织内的特别标签,是疟疾感染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特征。(如上图封面:右边明显发黑的骨头是曾经遭受疟原虫感染的骨头)
人们可能认为抗疟疾治疗已经完全治愈了感染,其实不然,遗留的寄生虫副产品的长期刺激使骨头处于慢性炎症状态,造成骨质慢慢流失,尤其对年幼的感染者来说疏松的骨质和脆弱的骨头可能会影响生长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该研究已经证明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扭转疟疾感染对骨骼的副作用。口服阿法骨化醇(alfacalcidol)可有效地防止骨质流失,在给予抗疟治疗的同时,加强骨骼保护可改善疟疾患者的骨骼健康。抗疟疾药物氯喹“旧药新用”来抗癌
原文标题
Plasmodium products persist in the bone marrow and promote chronic bon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