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关注的圈子原因,我周围很多人都在关注时间管理。也许是因为我讲这个课程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写文章的大方向,很多以时间管理为主,导致我的生活每天就是这些关键词。
包括我自己在内,了解时间管理最开始是因为时间不够用,精力不足,效率不高,生活迷茫,然后自然而然的想到是因为时间不够用,所以需要学习时间管理,不过学过了之后才发现,有些事情的改变,单靠时间管理是不行的。不过还好,虽然学习时间管理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至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前面的方向,知道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优先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留着以后解决。
一般学习时间管理,都是先从记录时间日志开始的,像去医院大夫给你做检查一样,先了解一下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好对症下药。我觉得自己属于悟性比较差的那种人,这个事儿研究了这么多年,这两年才算真正有些苗头。这期间我一边在课程里讲时间日志的价值和好处一边鼓励大家做,然后我自己就这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做明天不做的,我也真是够了。确实,我自己没有像柳比歇夫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记录,几年都没有。还好,这两年我慢慢找到了感觉,不过自己越深入实践,越能感到这些行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果然应了那句话,不实践,真的和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然后,你会发现,越实践,自己做的事情离时间管理的方法越远,看似跑偏了,但实际上,这才是走向正途的开始。
昨天有两个小伙伴新加入小密圈,然后其中一个人留言说:嗯,这个圈子挺好的,还能关注养生知识。
mo?我听错了什么吗?我弄的读书会啥时候变成养生圈子了。然后我就去翻了翻大家的帖子,确实挺诡异。里面的话题被瑜伽,冥想,早睡早起,精力管理和时间日志占去了很大一部分,也难怪,确实挺养生。
忽然有些心满意足,感觉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已经上了一个段位了。
2009年的时候,自己只是一名开始关注时间管理的小白,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培训师的关系,在客户的建议下,开发了时间管理效能提升的企业内训课,后来又把这些课程搬到了网上。这些年做讲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比较扎实的掌握了这些方法,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拜他所赐,自己工作高效,目标坚定,行动持续。几年来自己在专业水平和个人目标达成上,都有不少收获。
不过我还是发现,很多时候仅仅靠这些方法,还是没办法解决所有问题。比如
李开复老师生病了,他的很多时间管理方法是我推崇的,不过生病后他的《向死而生》书中写到的很多感悟,对我的认知也是一种颠覆。我现在还是没办法掌握这个度,没有充分理解效率和其他方面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
个人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能直接的解决问题,但是也没办法解决所有问题,不过好在,真正做了以后,很多窗户就向我打开了。
其实有些事情,正面解决不了,换一个角度,就会豁然开朗。
跑步,冥想,瑜伽,早睡早起,学韩语,写作,阅读,这些怎么看也和自己的工作无关,但是却是大大的息息相关。有些东西,从正面解决不了,从另一个角度,就解决了。
比如最近参加冥想训练营,我每天都和小密圈的小伙伴分享感受,21天刚刚过,我也没啥太强烈的成就感,好像习惯成自然一样,不过带动很多小伙伴一起冥想,一起瑜伽,然后直接的改变就是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精力比以前充沛了。更能专注自己的呼吸,更能够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能量。
这些是时间管理的方法没办法做到的,但是时间管理的方法让我计划每日的时间,把瑜伽冥想的时间放在固定时间段,记录感受及时反馈,利用时间日志分析不足,我更好的正念的状态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然后我发现,我每天的有效产出时间比以前多出了一小时,这是最直接的进步了吧。
没有什么理念和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一招解决所有的招式,不然就不会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了。有些事情,需要科学的,系统的进行计划,训练,改变,反馈和行动,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自己愿意尝试,改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愉悦。
关于冥想,我觉得先看看《自控力》就可以入门大部分了,最近在读《正念的奇迹》,有时候冥想后翻翻这本书,会更有感触。这本书樊登读书会里讲过,不过自己读和听别人讲,和练习以后听别人讲,练习以后自己读,绝对是完全不同的几个层次。你懂的。
如果刚开始入门,可以下载个每日瑜伽APP或者“Now”这个APP,里面有冥想入门课程,告诉你怎么做,怎么呼吸,然后会引导你冥想,哪怕你一次都没做过,跟着做也是可以的。刚开始就像练习瑜伽一样,可能会有各种补适应,但是时间久了就会不一样,冥想我也没有太多体会,等真正体会深了,再写篇文章谈谈感受吧。
小广告时间:本周公开课主题《精力管理》,临时调整至周四,欢迎大家预约,点击阅读原文预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