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高院
传播法治精神,提供司法服务,推动法治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交通广播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捂”好这3处很关键 ·  6 小时前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昨天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昨天  
融媒吴江  ·  正大量上市,两男子吃进急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高院

云南这个法庭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典型案例→

云南高院  · 公众号  ·  · 2025-01-21 14:12

正文


1月20日
为有效推动人民法庭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促推借款合同纠纷预防化解” 典型案例
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八)

其中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人民法庭:
立足“金融+房地产”专业化审判
助推金融纠纷治理
入选名单
一起来看
↓↓↓





入选案例名单


【第274号】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泰达金融法庭:发挥金融审判职能 推动金融企业内部自治


【第275号】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复州城法庭:“望闻问切”赋能借款合同纠纷预防化解


【第276号】吉林省珲春市人民法院国际合作示范区法庭:“三聚焦”做强纠纷疏导 打造金融解纷好“枫”景


【第277号】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柘林法庭:聚焦主责主业 推动民间借贷纠纷预防化解


【第278号】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福田金融法庭:推动打造“融易解”金融借款纠纷治理模式


【第279号】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水果湖法庭:专业引领 全链衔接 融合共治 推动金融借款纠纷预防化解


【第280号】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长寿湖法庭:以“防、治、解”促民间借贷纠纷治理 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第281号】云南省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法庭:立足“金融+房地产”专业化审判  助推金融纠纷治理


【第282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法院三工法庭:重心前移 推动多元共治 助力边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弥阳法庭开展了哪些亮点工作?
接着往下看
↓↓↓



云南省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法庭

立足“金融+房地产”专业化审判  助推金融纠纷治理


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活动频繁多样,金融纠纷尤其是涉农、涉房地产金融纠纷大幅增加。2022年以来,云南省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人民法庭以“金融+房地产”专业化审判为引领,通过“三个三”举措,2024年金融纠纷的收案数同比下降23.38%,平均审理周期缩短41.02天,2022年至今仅有12件案件提起上诉,申诉申请再审率为零,解纷成本大幅降低,群众和金融机构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加。


一、强化办案环节“三个做好”


一是 做好立案环节的诉前引导和分流工作,将财产保全、诉讼风险告知、送达地址确认前置,引导当事人在立案前自行和解342起、调解99件,有效降低诉讼增量并切实解决金融纠纷“送达难”问题。


二是 做好审判环节的专业化审理模式,推广要素式起诉状、采用菜单式庭审、适用表格式判决,坚持“简程序不减权利”,平均庭审时长缩短至15分钟,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由2022年的22.25%提升至2023年的44.26%。


三是 做好执行环节的执前督促和风险预警,执行立案前发送《执行督促履行通知书》,探索执前和解及配套工作机制,2024年金融类执行案件同比下降28.42%,执行前保全同比增加100.75%,自动履行55件262.07万元。同时,切实抓好最高人民法院“二号司法建议”的一体落实工作,向辖区金融机构发出审判类、执行类司法建议各1份,从前端上减少金融纠纷。2023年末,辖区金融机构不良率同比下降2.4%。


二、建立多元解纷“三个矩阵”


立足金融专业化审判,整合基层司法力量、调解力量、行业力量组成“三个矩阵”。

一是依托“一庭两所”组建“第一矩阵”。 推动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在司法送达、联动化解、执行协助、普法宣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并会同乡镇(街道)综治办、金融监管部门对重大疑难案件及衍生问题会商讨论、协调解决,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二是整合调解资源组建“第二矩阵” 以设立在乡镇(街道)的综合服务站为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对涉农贷款、消费贷款等分别形成“人民调解+”“特邀调解+”联调模式。


三是发挥行业优势形成“第三矩阵”。 强化法银联动,与人民银行弥勒支行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择优聘任30名金融从业人员为金融特邀调解员,并与市房地产协会形成“房地产行业协会+”联调模式,有效促进银企良性互动。2023年,房地产行业协会协同金融特邀调解员成功调解某房地产企业3.1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确保房地产建设项目复工续建。2022年以来,金融纠纷特邀调解852件,调解成功和自行和解441件,76件申请司法确认,调解自动履行52件,履行标的941.35万元。


三、打造法治融合“三张名片”


一是“法治+乡村振兴”助推特色工程建设。 打造乡镇党委、人民法庭、金融机构三方联促金融一体化党建共建阵地,创新“党建+金融+治理+N”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示范调解”“示范判决”引领作用,多方协同将云南红、可邑小镇、小太平村等涉农文旅产业借贷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法治+特色产业”助推营商环境建设。 与辖区3家商会联合搭建诉调对接机制,将商会会员金融借款合同等纠纷“引流”到商会先行化解,法院“兜底”调处;加强对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司法保护,利用收购烤烟、葡萄上市等节点普法,提示生产经营过程中负债经营存在的风险。


三是“法治+民俗文化”营造良好守法氛围。 结合彝族民族文化内涵,将多元解纷纳入阿细村寨村规民约,推动组建“老寇调解室”及“改结嘚”调解中心,以“诚信贷款、理性用卡”为主题开展普法教育,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推进“阿细跳月之乡”基层善治。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