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转型绝非易事,在我们参与、研究和观察的转型案例中,阻力太大、半途而废的有之;战略不清、成果寥寥的有之;朝令夕改、无法持续的亦有之。实际上,转型也许是企业领导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更为严峻的是,转型过去是企业在面临“生死关头”或紧急情况时所作出的应急反应,如遭遇激烈的竞争威胁、业绩下滑或进行并购后整合等。然而,在今天这个飞速变化的数字商业时代,企业的转型早已不是亡羊补牢的被动行为,而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常态,我们称之为连续或持久性变革的时代。无论是被动(解决当前的业绩问题)还是主动(从目前强势的市场地位出发),在这个飞速变化、永动不息的数字时代,企业必须采用一种全面的、以人为本的新方式来推进自己的转型项目。
以近期创下股价新高的微软公司为例。2014年2月,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成为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当时公司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微软并没有陷入困境:公司收入增长良好,近五年的平均运营利润率仅略低于35%,并拥有760亿美元的现金与短期投资。但它面临着诸多潜在威胁:Windows的市场份额已开始下降;未能及时把握移动浪潮;诺基亚手机收购项目在“笔墨未干”时就被认为是一个错误;竞争对手与客户争先恐后地涌向“云”端,纷纷跑在了自己的前面;公司文化变得封闭好斗。
在纳德拉执掌企业的四年半中,微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公司2018财年总收入达到1,104亿美元,与2014年的868亿美元相比大幅提升;云技术相关收入在三年内从44亿美元跃升至189亿美元。公司股价是原先的三倍多,从纳德拉上任前一天的36美元增至2018年10月中旬的111美元;市值接近1万亿美元。最重要的或许是企业文化的转变,公司内部建立起了一种积极合作并继续致力于推动创新的新文化。
深入分析,纳德拉为公司制定了“移动优先、云技术优先”的企业愿景,确保他的手下与公司领导层就这一愿景达成统一,并大幅调整公司资源,把重心放到能加速创新和推动增长的转型优先事项上;换言之,他准确地把握了转型“大脑”。他提出了全新的企业使命——“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to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并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与领导模式,由此触达了转型“心灵”。他塑造了全新的工作方式,不仅能助推执行,还有助于激发创新和提高敏捷度,让公司的转型有“双手”。
从微软的成功和我们调研的100多个转型案例中,我们总结了一种新的转型方式,与传统方式不同,它强调的是以转变企业的“头脑”、“心灵”和“双手”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