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表舅是养基大户
写点理财、基金的想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新春红包!这些上市公司最豪气 ·  3 天前  
陕西交通广播  ·  台媒报道:大S去世 ·  3 天前  
招商电子  ·  【招商电子】ASML ... ·  4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新春走基层丨归元庙会话“国潮” ·  5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反超!新势力车企变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表舅是养基大户

金融行业要打扫屋子?

表舅是养基大户  · 公众号  ·  · 2024-04-12 14:47

正文

这周上了一部挺火的电视剧,讲金融行业的,叫《 城中之城 》,第一个“城”,指的是故事的发生地,上海,第一集里,男一号陶无忌和女朋友吃饭,就是在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小公园,电视剧里也一个劲儿的冒上海话,而第二个“城”,指的是金融圈,这个开放又密闭的行业。
如果你听这个电视剧名比较陌生,表舅贴一下海报,下图,大家应该就知道了,多多少少应该在视频号、抖音、朋友圈、小红书里,刷到过电视剧里相关人物的桥段。
过去,国内的职场电视剧,从“描述职场”这个维度看,质量往往十分糟糕,主要原因是两个。
第一,在电视机时代,电视剧的主要受众,是居家时间比较多的,中老年人群、家庭煮夫/主妇,所以,所有的职场剧,几乎都是披着职场外衣的情感剧,戏剧的张力主要靠情感纠纷和家庭矛盾提供。
第二,大部分电视剧的编剧,可能自己都没上过几天班,知识储备完全不够,所以过去的职场剧,往往主角的工作单位,是公关公司,这类技术含量若有若无的地方,而拍出来的比如医疗题材电视剧,做医生的根本就没眼看,因为严重失真。
这一情况,目前有所好转,主要原因也是两个。
一是受众结构的变化,手机小屏、短视频时代,真正的打工人成了职场剧的主要受众,这些人,对于“专业性”、“班味儿”的要求高了很多,瞎糊弄的很难有市场。
二是编剧水平的提高,比较典型的,比如大鹏今年的电影,《 年会不能停 》,大鹏自己就是在搜狐干了15年的资深互联网社畜,拍出来的东西,自然可以和观众做到颗粒度对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官方/半官方力量的下场。
比如,今年贺岁档最佳的电影,张艺谋的《 第二十条 》,背后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为了宣传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边界。
又比如,去年大火的《 狂飙 》,是 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政法综治信息中心监制的,为了配合宣传打黑除恶
再比如,更早的《 人民的名义 》,背后也是最高检组织的,目的是反腐。
大家看完,都会觉得很爽,因为真实、合乎现实逻辑,没有智商被欺骗的感觉。
而这回的金融题材, 《城中之城》,出品方之一是 央视一套 ,显然也有背后力量的加持和推动,为了起到特定的目的。
表舅看了两集,和豆瓣上的影评的感受差不多,剧中确实有不少不合乎常理的点。
比如剧中的开头,有一家涉及矿产贸易的企业,叫嘉祥实业,因为在南美的矿产涉及风波,矿运不出来,导致可能产生和下游企业的交付违约,进而股票被华尔街做空,类似的事情,现实情况确实是有的,比如最近大火的矿企, 洛阳钼业 ,前两年在刚果(金)买的铜钴矿,就因为当地的政治及经济原因,被“勒索”,差点黄了,最后去年交了8亿美刀的和解费,厘清了股权关系,今年股价才能一飞冲天。
而不合理的是,电视剧里的 分行戴行长,一己之力,短时间内就通过信托通道,贷出去了10个亿,让企业在二级市场买自己股票,抵抗做空,业内的人看了都清楚,这根本无法实现。
但整体而言,瑕不掩瑜,很多时候,戏剧的情节需要,为了降低解释成本,难免采取很多夸张的表达,上述的案例,也只是为了说明,金融体系,通过通道嵌套等手段,违规放贷的行为。
电视剧里,还有不少类似,直陈金融行业痛点的情况,我小红书上刷到几个图。

1、下图,支农支小、支持科创的 政策性业务 。很多人的态度就是,糊弄糊弄过去就得了,吃力不讨好,这说的也没错,银行毕竟是开门做生意的。要解决这一情况的根本措施,在于,类似银行资本新规这种釜底抽薪的制度,直接把小微贷款等的资本占用降低,让银行愿意贷,且有利可图,这才是制度性的措施,而不是靠发文件、开大会、吹喇叭。

2、下图,季末 买存款冲量 。这更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不用熟人介绍,用小红书,在网上就能买存款、买个养账户的开户、买各种指标。而对于高息揽储的行为,监管最近也在加快整治,比如这周大家新闻看到的,银行“手工补息”被点名禁止,表舅一直说,目前金融行业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过高的存款利率(政策利率,以及贴息等增值利率),推高了全社会的无风险利率,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

3、下图, 资金嵌套 ,违规放贷,从中抽取暴利。去年开始的地方隐性债务置换,核心之一,就是去除各种资金嵌套,开正门,发地方债,赌偏门,把这些嵌套的高成本负债给替换掉,而过去10几年中,这些嵌套的生意,养肥了多少人、哪些人,大家可以在未来几年的法制新闻中,一探究竟。

4、下图, 信托 ,所谓的万能牌照。更不用说了,大家想想,近一周,光是四川信托、民生信托、平安信托的各类新闻,就够喝一壶的了(劝大家真的别买融资类信托了,今天五矿信托的kunming政信项目再次发生逾期),包括从清明节前开始传的,要整改理财子通过信托通道,平滑净值的手段,也将受到监管。

5、下图, 我的爷爷是总行副行长 ,所以我进个公司部很容易。前阵子农发行的案例,就是现实的翻版,利用关系很正常,这是人类世界的普遍现象,而正确的做法,是农发行在回应中提到的,优化近亲回避制度,也是制度层面的建设。
等等。

举这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事情。
大家知道,改革,改革,往往改革到最后的阶段,有一个词,叫改革进入了 深水区
什么叫深水区呢?就是说,人走到深水区后,水阻就大了,脚也没地方可以依附,所以前进会更加的困难,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且最好能形成内外的合力,共同前进。
回头想想,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事实上,长期以来,很少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而变化,来自于2018年8月的 昆山龙哥反杀案 ,清晰的视频让大家意识到,任何人,都可能受到龙哥这样的黑恶势力的生命威胁,需要全力反抗,而反抗的后果,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才有了后续的一系列动作。
而《人民的名义》里,侯勇扮演的处长,就着大蒜吃炸酱面的神演技,和后面在别墅里被查出来巨额受贿现金时,瘫软的双腿,让大家认识到,什么叫小官大贪,什么叫 实权处长 ,什么叫核心部门核心岗位的个人道德风险,进一步理解了反腐的重要性。
而《城中之城》描述的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像大众解释,问题在哪儿,这些问题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后面我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能获得民意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可能民意倒逼改革加速,懂了吧?
再结合前期,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对象名单中,金融口的占比,可能, 金融行业,要进一步打扫屋子了
而最大的愿望,是在这些过程中,有更多可持续的制度性措施,可以被实施,从而确保,金融行业,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