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设计
新锐景观设计服务平台 | 只为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宜家家居  ·  小白也能搞定!美味下午茶治愈整个冬天 ·  3 天前  
清单  ·  7 种温暖治愈的味道,让心情变好! ·  1 周前  
宜家家居  ·  冬天的第一口蛋糕,快来@朋友一起吃!!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设计

贝聿铭的100年 :用尽一生, 只为呈现最极致的设计

微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7-03-28 21:13

正文


再过一个月,

也就是2017年4月26日

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00岁的生日,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向这位伟大的设计师致敬,

3月26日贝聿铭的家乡--

苏州美术馆将举办“贝聿铭文献展”,

本月底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将对他一生的

建筑项目、至交好友及影响进行回顾,

秋季香港M+博物馆也计划举办一场

有关贝聿铭设计作品的研讨会。

在这位伟大建筑师100岁生日到来之际,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贝老的传奇一生。



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籍华人建筑师,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其祖上贝家是吴中的名门望族,

原籍浙江兰溪,明代中叶迁居苏州。

贝家族人中人才辈出:

清朝中期的贝慕庭为吴中巨富,

与戈、毛、毕姓人家

合称为当时的“苏州四富”;

颜料大王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

其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

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


年轻的贝聿铭在狮子林


1935年,年轻的贝聿铭远渡重洋留学,

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


 贝聿铭在哈佛


毕业后,贝聿铭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哈佛短暂的留校任教之后,

受邀加盟纽约地产大亨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

从事商业房地产的规划和设计,

而且一干就是12年。



十二年中,

贝聿铭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

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1960年聿铭离开柴根道夫,

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

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

1989年日本帝赏奖,

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章等。



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先驱者,

贝聿铭以其东方的智慧、

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

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

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理念,

横跨东西城市,历时半个世纪,

创立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筑名作。 



贝老所设计的建筑特色鲜明,

界内人士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光线特点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玻璃与钢材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



混凝土

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



几何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

文教建筑为主,

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下面小编梳理了贝老的几个作品,

与大家重温经典。


【一】

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


这是“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

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艺术宝库卢浮宫,当得知被选中的是贝聿铭的金字塔方案时,整个法国都快骂炸了,为什么,一个中国人,居然要在法国造一座金字塔…卢浮宫可是代表着法国的过去与未来的。



同时贝聿铭的金字塔还成为了法国政治拉锯战的支点,因为反对者中有一位是密特朗的竞争对手---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为了让自己的设计被采用,贝聿铭果断断跑去找希拉克,他向希拉克保证,要给卢浮宫动手术,使它和巴黎市重新统一成一体…在经历了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之后,力排万难,最后他成功了,说到底好的设计总是能得到认可的。


组成这座金字塔的玻璃净重105吨,但作为支撑物的金属支架就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金字塔并不只是一座体现贝聿铭独特美学的典范,也是结合了现代科学精细计算的杰作。


【二】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卡塔尔 多哈


这又是一个贝老的呕心沥血之作,

时年91岁高龄的贝老,

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

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

到过埃及,去过突尼斯,

研读穆罕默德...



这座博物馆在2008年顺利开馆,

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贝老的目标是

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

或如他所说的,

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

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

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而再看建筑的细部,

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

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

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

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

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

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



【三】

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 

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

描绘了一片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田园,

让世人对桃花源般的世外生活产生了无尽的向往。



然而在现实当中就有一片这样的地方,

贝老所设计的美秀美术馆,

正是一处对“世外桃源”最好的阐述。

贝老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

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



美秀美术馆远离都市之外,处于深山之中,

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

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充满意境之美的山水画。

贝老以桃花源为原型,

精心策划设计了这栋美术馆。

整个美术馆的参访过程,

好比是世外桃源的发现之旅,

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唯美景致处处动人,让人留以回味。



▲美术馆平面图。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局部鸟瞰图。整个美术馆掩映在群山环抱的绿色当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鸟瞰图。


▲入口处的接待中心,这是参观美秀美术馆的第一站。


继续向前走,便是隧道口前的樱花大道,正合了《桃花源记》当中所描述的意境:“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过樱花林,便到达了隧道口。


▲隧道不大,特意设计成S状,让人看不到尽端,隧道内的梦幻灯光,仿佛带你穿越了时空。正所谓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


▲穿越狭长的隧道,即将到达隧道的另外一端时,美术馆的主体建筑便映入眼帘。


▲走出隧道,穿过吊桥,来到美术馆前的开阔广场,便到达了“世外桃源”。正如《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美术馆的入口。大家见的最多的一张图片,也是美秀美术馆的形象标贴。


▲站在美术馆门口回看时光隧道与吊桥,对面的青山将这里团团环绕,只有一个小洞口与外界相连。



▲美术馆前台阶的灯柱和造型松,干净清爽。


▲精致的景观细节,做工一丝不苟。


▲美术馆之前的”梦之门“。


▲”梦之门“与大堂后面的造型松树形成框景,俨然一副山水画面。


▲大堂中的游客也是画面的一部分,人在画中游。


▲在大堂内,透过梦之门回看远处的青山,也是一副精彩的画面。


▲大堂内的景观。


  一进入室內,便可领会到因美术馆室内环境而产生的戏剧性变化。阳光从屋顶装有百叶窗板的天窗中进入宽敞的大堂当中,照亮了米黄色的大理石墙,带来一种温暖的光芒。


▲精细的建筑细部。


▲建筑布局图。为了达到建筑与周边环境最大的融合,贝老巧妙地将建筑的80%都埋藏在了地下。


▲每逢下雨天,管理处会收起游客的雨伞,提供统一颜色的雨伞供游客使用。



▲雨雾缭绕,万绿丛中一点红。



收起游客花花绿绿的雨伞,

不是故意刁难,

目的是为了不希望游客花花绿绿的雨伞

破坏了“桃花源”的至美画面,

给大家一个最纯正的意境之美,

这是对场地环境的尊重,

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


▲人在画中游,你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四】

苏州博物馆

(新馆)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

———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

光线的层次变化,

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

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

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

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

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

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在建筑的构造上,

玻璃、钢铁结构

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

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

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

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首先,屋顶之上

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

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

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

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

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

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

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

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

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

更丰富和发展了

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

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



就屋面而言,

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

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

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

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

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

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

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

淋了雨是黑的,

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

石片加工成菱形,

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贝老即将迎来他的100岁生日,

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

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从中国的香山饭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术馆,

他的作品征服了世界,

他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

倾其一生,

只为向世人呈现

最美、最极致的设计。

谨以此文,

向贝老致敬。


提前祝贝老生日快乐,

愿您健康长寿。



微设计 | 中国第一设计微刊

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识别,即可添加关注


注:本文由微设计整理发布,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请回复“转载”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