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混沌大学
混沌研习社(Hundun University)是一所全新的互联网大学,力邀全球最顶尖的老师加入,奉献最专业、最实用、最顶级的移动互联网创新课程。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哪吒2北美首日票房310万美元# ... ·  昨天  
钛媒体  ·  百亿哪吒带飞周边,有人10天狂揽2个亿 ·  昨天  
36氪  ·  英伟达依然坚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混沌大学

除了家和办公室,你有自己的“第三空间”吗?

混沌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28 19:59

正文

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一直在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跑步、看书、旅行、画画……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改变自己”主创、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张辉。他认为,很多问题表面看是没时间,实际上跟空间有关。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第三空间”。


|张辉

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ID:huigeshow)



为什么我们要来谈第三空间?


周四下班去往地铁站的路上,用录音笔在记录思想,突然想起「第三空间」,印象中是日本作家写的有关整理的书籍里面提到的,其中讲到在家和办公室之外,我们要寻找自己的第三空间,书中的例子是咖啡厅。


第三空间为何重要?作者说:第三空间是和自己相处的地点 ,在家在办公室分别是跟家人和同事在一起,我们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所以「第三空间」的概念是帮我们找到这样一个空间和时间。


前段时间我开车上班的时候,感觉汽车就是我的第三空间。前段一篇刷屏的文章讲:「为什么有些人在开完车,下班或上班的时候停车之后不愿意下车锁门走人,而是愿意在车里继续安静一会,听一下音乐,一个人静静的想一想,或者干脆静静的呆着」,这就是一个第三空间的感觉。


我最近正好在车里去录音,所以对这种感觉越发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想在买一个电动车,考虑特斯拉,正好可以解决北京车牌的问题,当然这是个后话(后来在12月初订Telsa Model X,在2017年3月初拿到车)


我昨天在拿着录音笔在路上边走边录的时候,突然想到:为什么第三空间非得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能跟自己独处的地方不就是第三空间吗?


这真是一个叫尤里卡的时刻。「尤里卡」来自古希腊,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泡澡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浮力计算的方法,喊了一声「尤里卡」,所以尤里卡就是这样一个灵光一现的时刻。我特别感谢自己还有录音的习惯,看来录音的确可以刺激灵感。


第三空间为什么重要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你能找到一个与自己真正相处的时间空间,可以做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包括什么呢?包括运动、阅读、写作、画画等。专门勇于做这些事情的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就是第三空间。甚至冥想,甚至呼吸,这都是对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都在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这些事情平时是找不到时间去做的,第三空间恰恰是为这第二象限,就是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所预备的,这是为什么第三空间重要。


什么是第三空间呢?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第三空间就是让那些让你能自己独处的空间和时间。那么反过来问,能让自己独处的空间和时间是不是第三空间呢?注意不是所有的陈述都可以反过来说,这是逻辑上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的区别,正反都能说的那就是充要条件。


按照这个定义,咖啡厅是,汽车是,家是不是?你走的路,这个路是不是?是不是有时候家也可以是第三空间呢?上下班路上也可以是第三空间呢?甚至在出租车上、地铁上是不是也有可能发现自己的第三空间呢?


这些问题太重要了,这里给大家有一个提示,就是要不断的学会发问,问题不见得有答案,但问题一定能启发你思考,发问是最宝贵的一种习惯。回到话题,所以我进一步把第三空间定义为特定时段下能让自己独处的空间,即称为第三空间。


几个要点:


第一,特定时段。 说明这个空间是时空相关的,而不是仅仅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比如说你觉得咖啡厅是,但咖啡厅有时候非常吵的时候也不是。比如说你觉得家不是,但在家里你如果是一个人早起没有人打扰的时候,这个时候家庭也是,或者家人都在睡觉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也是第三空间,所以第一个条件一定是特定时段。


第二,与自己独处 ,这是第三空间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自己独处,那一定不是第三空间。


那么顺着这个抽象的定义,去看一下具体的例子。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中,第二个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其他条件(包括家庭、天资),努力程度都类似的情况下,人和人如果一生有什么差别,那么在第二象限的投入时间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差别。


我之前的苦恼是每天很忙,但是忙碌的时间都是花在家庭和办公室上面。剩下就是睡觉、吃饭和通勤时间。在时间的四个象限中,一,三、四象限都找到安身之所,有对应的时间,有对应的场所,唯独第二象限这个时间没有着落。这是不是很痛苦?


昨天下班路上,有关「第三空间虚拟化」的想法彻底打开了我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我可以很轻易地在家、办公室、通勤的路上、旅途中、酒店里找到自己的第三空间。


举几个例子,比如最近起床早,早晨6点多就能起床跑步了,以前是7点多。6点钟起床跑步到8点出门,这一段时间是无人打扰的。这就是我的第三空间。以前怎么没发现呢?以前抱怨没有固定的时间去写作、去记录自己每天的思想。


每天晚上家人睡觉之后,也可以看30分钟书,这也是自己的第三空间。像开车路上、上班路上、走路的时候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第三空间。当然这段时间是无法去写东西、看东西,但是却可以听东西。所以听书,听我的语音,或者用录音笔录自己的思想,都可以让这个「第三空间」变成现实。


让自己的路变成第三空间,让这个第三空间变得充实。 甚至是好好听听音乐,一个人哼唱都是在享受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当然在路上的时候,还是安全第一,这个事不用再强调。


在公司,每天午饭之后其实有一小段时间可以自己休息,可以独处。没有会议和其他人的干扰,这个时间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第三空间。


那现在我的愿望就是每天有三个30分钟:第一个30分钟是30分钟运动,第二是30分钟写作,第三个是30分钟阅读。之前为30分钟的运动已经找到了固定的时间。昨天顿悟之后,30分钟的写作和30分钟的阅读时间已经找到了。


很多时候我们困惑、着急、焦虑。表面是着急这些时间,但根本原因在于空间。 我不知道读者中有多少人学计算机。计算机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叫以「空间换时间」,就是说你可以拿更多的存储空间换更快的运行时间。以空间换时间这个想法,对于时间管理也是有效的——这是我最近一周很大的一个发现。


很多时候,你按照计划坐在那里,该写作业,该写PPT了,该写一个邮件了。


但是你心却静不下来。你在这里坐着上上网,逛逛淘宝,或者打一局游戏,一晃30分钟都过去了。然而你计划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干。这就是缺乏第三空间的表现。此时此地你心不定,你不属于这里。


但是对于我们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找到固定的空间和时间,每天去做。 这就是为关键的少数事情,创建固定的、舒适的第三空间。这一点成为时间管理的关键,对于最近流行的「精力管理」也有启发。


这是我个人对于时间管理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对于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全力以赴,花大片时间来完成的事情,一定要配上一个合适的第三空间 。一个能让你静下来,不受干扰,与自己相处的时空。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不是固定的时间,也不是某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是时空组合。


如何创建自己的「第三空间」?


下面是我的经验总结:基于以上的解释,寻找自己的第三空间就不是难事,说得极端一点,只要你带上一个降噪耳机,在闹市里你也能找到自己的第三空间。这里面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把你人生重要但不紧急的3件事情列出来。 我列出来的是三件事情,就是健身写作和阅读,一开始可以是一个,但不要超过三个,超过三个你就很难去完成了。


找到那些与自己独处的时间 ,比如早起之后下班路上或者说睡觉之前。


一定不要影响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是什么?第一空间是你的家庭,你的家。第二空间是什么?是你的工作场所或者学校,不要影响你的家庭生活,也不要影响你的工作,这个是大前提,很多人如果为了强调第三空间本末倒置,这会引起家庭内乱和工作的问题。


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具体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记住,只有一件。在这个时空里要对这一件事情全情投入。比如我的运动第三空间就是六点钟起床之后的半个小时的家中。写作的第三空间就是早饭之后,到出发之前这个半小时到40分钟时间的家中(现在因为早到公司的缘故,写作第三时空搬到了办公室)。阅读时间有可能就是在晚上家人睡觉之后这半小时时间,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事情。


采用合适的工具。 喜欢我语音和文章的朋友们,我相信你们是创造者,你们需要有合适的工具来武装自己,来让自己变得更强。比如上下班路上,用听和说的方式和自己相处比较好。那这时候有一个简单的录音笔或者说有一个iPhone等手机上能用的微型的麦克风,都会让你有更好的感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