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春晖》:不认识自己,很难去爱 ·  6 天前  
书单来了  ·  年度盘点:2024年度十大好书! ·  6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2025人生转运指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厉害的女人,对待男人的态度只有4个字,这才是真聪明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2-30 18:30

正文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老公变得越来越讨厌?


说了很多次不要熬夜玩游戏,可他总打到你睡着也不愿停;


勒令他无数次戒烟戒酒,但每个月烟酒开销还是高得离谱;


叮嘱他少看手机、多陪孩子、做点正事,可他总是扔给孩子一个平板,自己在一旁对着手机屏幕傻乐……


为此你们频繁吵架,冷战,关系越来越坏。


你不禁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怎么就嫁给了这样的人?


为何你明明是为了整个家好,为了让关系更好,但他却总处处跟你作对?

不是死倔,就是嘴毒,精准回怼你,甚至丝毫不想解决问题,跟你冷战。


到底要如何化解这种“僵化”的消耗型互动模式?


很简单,四个字:正向反馈。



先说一件我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当初和我丈夫结婚,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性格乐观,很有正能量。


能够给予个性敏感的我,很多宽容和抱持。


可是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他变得喜欢“抱怨”了:


有人在地铁上大声说话,他会烦躁;


有人在路边随地吐痰,他会气得恨不得上去揍人家一顿;


隔壁邻居剁菜声音变大,他也会突然冲着窗外大声咒骂。


旁观他的“变化”,我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完蛋了,他要变成一个脾气暴躁、不讲理的人了!”——这种感觉又熟悉又让我恐惧。


因为我母亲就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从小到大,父母的婚姻总是充满了争吵。



我非常不希望、甚至害怕丈夫也变成那样的人;

担心因此毁掉我们的亲密关系。

所以,每当他“抱怨”小事,我就会变得不耐烦,心想:“至于吗?多大点事啊?”

当恐惧、烦躁的情绪升起时,我就会无意识想要压制丈夫的表达。


我害怕他变成像母亲那样的人,也害怕自己内在升起的否定情绪。

于是,我下意识地选择了一种“聪明”的表达方式——跟他讲道理。


“你不要去想这些负面的东西,要调整你的心态,不要试图控制你不能控制的东西。”


可当我们带着负向的能量跟一个人沟通时,无论你的言语多么正确,对方接收到的不是爱,而是否定。


所以,他一听到我讲道理,反而更生气了,好些天都对我冷言冷语。


我那个时候很焦虑,也很不理解,甚至觉得他是在跟我作对。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直到有一次,重复的模式再次发生,丈夫情绪突然崩溃:

“你以为自己很有道理是吗?

我跟你说这些,只是想跟你吐槽一下,不是希望你来教我怎么做!”


那一刻,我沉默了。


我太害怕丈夫成为一个“负能量”的人,我的恐惧让我一直在试图纠正他的所谓“错误”。


但我却忘记了,每一次我的不认可,每一次我的说教,其实是在强化他的“错误”。


那一刻的我,不是妻子,而是童年时期父母吵架时那个恐惧的小女孩。


丈夫需要的,不是指责和道理,而是我作为妻子的陪伴而已。


我的回应,让我们的关系走向了更深的负向互动。


“埋怨-恐惧-压制-强化被压抑的情绪”,如此循环,彼此的情绪愈演愈烈。



从那以后,我尝试改变自己的回应方式,接纳他的“抱怨”,听他说话,理解他的感受。


他“抱怨”的次数逐渐变少了,也不会突然发怒、咒骂了。

甚至会因为我的“倾听”,对我表示感激。


丈夫的变化让我深刻意识到:


关系中你希望对方如何回应你,其实是你可以“掌控”的。


你选择何种回应方式,就会获得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中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婚姻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就像现在如果告诉你:


不要想黑色;

不要在意呼吸;

不要想他的缺点。


你是不是没有记住不要,只记住了:黑色、呼吸、缺点。


这是人类潜意识接收信息的一种惯性,潜意识听不懂“不”字。


所以如果你在婚姻中只关注伴侣的缺点,以便随时纠正时,对方就会越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当你一次次强调“不要酗酒”、“不要抽烟”、“不要晚归”;

对方很难记住“不要”。


他的潜意识会选择性的记住:酗酒、抽烟、晚归。


这是一种消极信息的强化。


除此之外,当你的注意力时刻聚焦在关系的缺口上时,你内在的情绪,是深深的恐惧与焦虑。


你害怕关系变坏,所以拼命改变、控制。然后关系越控制越坏,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需要更深刻地觉察到:这份恐惧的底层,是爱。


但只有你能够消融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时,爱的底色才会显露出来。


爱,需要被唤醒和激活。

所以,关系模式改变的核心,是让你们彼此不断体验爱——

在关系中改变你的回应方式,输入“正向表达”。


让伴侣链接到正向的指示,创造出你想要的亲密关系。



在这一点上,最近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有金夫妇”,堪称楷模。


他们的互动里,很少有负面的表达。


有一次,他们在直播间带货吃东西,有金吃得满嘴满手都是油;


丈夫嫌弃地说:


用筷子吃也是嗦来嗦去,用手吃也是嗦来嗦去,像个小屁孩一样。

丈夫的本意是想吐槽有金吃相不好看;


没想到有金又羞又笑,背过脸小声说了一句:


“总算说了句好听的。”

丈夫一看妻子莫名开心起来,也只能愣一下了事,丈夫的负能量迅速画上句号。


还有一次,丈夫说有金像“猪”。


有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娇羞地说:


“老公你说我是猪啊,那我就是你的小猪。”


有金的回应方式,能把老公话语里的略带锋芒的针眼,迅速扭转成圆润的情趣。


仿佛她眼里的关系,只有好的一面。


她会夸自己的老公帅,会因为老公偶尔的“占有欲”高兴得合不拢嘴。



而她真挚与热切的“爱”,被丈夫感受到后,会用同样的爱意回流给妻子。


丈夫勤劳能干,疼爱有金,时常带有金出门露营,给她买衣服。


有一次,在谈论大学生话题时,有金调侃自己说:


“大学生最有本事,我很羡慕他们。我就是没什么本事。”


丈夫立马反驳:


“谁说的,你很有本事。”


两人的相处让我们发现:你在关系中的回应方式会塑造你们的关系质量。


因为在良好的互动中,我们无形中教会了对方如何爱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很难像有金一样,听到伴侣“夹枪带棒”的话后,迅速给出爱的回应。


相反,我们在婚姻中体验的更多的,是被伴侣激发出的原生家庭、过往经历的创伤。


恐惧、焦虑、愤怒,这些负向的情绪回应,会迅速抢先在“爱”面前,把沟通变成关系的战场。


就像《玫瑰的故事》里的方协文,明明爱着黄亦玫,却为妻子有着那样一个优秀的前男友吃醋。


但是却不能够坦诚表达“我害怕你离开我”,而是用控制、暴怒来发泄心底的不安;

一句“那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北京到底有谁在啊”彻底伤害了对方,挑动了两个人摇摇欲坠的关系。


所以,在和伴侣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如果不想当言不由衷的“情绪炸药包”,给出爱的回应,是需要做爱的练习的:

1、先觉察看见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2、再关照自己的内心,储存更多的爱;


3、最后给出爱的回应,让爱在关系里自然流动。


而第一步的觉察,是有次第的。


第一层:觉察你给关系自动“设置”了哪些负面信念?

例如:


“男人就是理解不了女人的”

“他的个性就是这样的,说了八百次都不改”


“婚姻就是这么现实,有几个女人能真的获得爱啊”……


觉察并且改变这些已经储存在你脑袋里的前置性的负面信念。



第二层:觉察当两个人发生争吵时,对方激起了你怎样的情绪?


为什么伴侣的举动让你愤怒/伤心/羞耻……这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是否是因为过去被忽视的糟糕体验?


比如,伴侣忘了你的生日,你会想到:

也许是工作太忙了,我提醒一下他好了;


还是沉浸在愤怒和委屈里,甚至判定对方根本不爱你?


扩大化的负面情绪往往和我们过去遭遇的创伤有关,是对方的忘记,唤起了你曾经被忽视的感受;

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从“灾难幻想”里脱离出来,就事论事与伴侣沟通探讨。



第三层:觉察你真正想表达的需求是什么?希望对方怎么做?该如何正向表达?


接着,就是好好关照你的内心,允许你的情绪,抱持你的过往;

当你的内在全然地被你看见,表达也会舒服顺畅了。


最后,当情绪被处理后,尝试改变自己的回应方式,给出“正向反馈”。


练习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伴侣好的部分,并不吝啬直接表达感激和赞赏:


“老公,谢谢你,你真是太好了。”


“老公,你怎么这么会疼人,嫁给你真是我的福气。”


而面对伴侣让你不舒服的行为,就脱离开争对错的怪圈,具体描述事情,温柔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希望每次帮你收拾东西以后,你可以抱抱我,表示感谢。这样我会很开心。”


“我希望每天的辛苦之后,你能陪我聊聊天,这样我会感觉被爱。”


对方也会因为你的感知,不断强化这些“正向”的信息,最终成为你所期待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开始的正向表达练习中,你内心可能会升起对抗,比如:


“凭什么要我哄着他?”


“如果对方高高在上怎么办?”


没关系,接受它。然后在内心慢慢建立一个声音:


“我的改变,不是为了改变伴侣,而是为了关系里的自己更舒适,是对自己和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良性互动模式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坚持,也要接纳对方不“配合”的结果(因为这是他的权利)。


正如张德芬老师所言,正确看待事物是非常重要的正知正见的累积过程。

我们只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剩下的就臣服于“命运”,避免掉入想要改造伴侣的陷阱。


我们永远无法改变伴侣本来的样子,但是关系中的互动模式是可以重塑的。


当你开始好好爱自己,对方会被你的高能量吸引;


当你收起浑身的刺,会发现对方也会慢慢卸下防备,袒露最脆弱的部分;


学习正向表达,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为这段关系打开更多的可能。


你或许能发现:婚姻中如何相爱,是可以学习的。





作者 | kiwi本文转载自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

主播 | 闻悦,爱唱歌的主持者,公众号:听闻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