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见证历史!超2000亿元! ·  16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遭弹劾后,菲副总统首次发声 ·  昨天  
世界说  ·  印尼立法设立国家投资机构 ...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OpenAI,放大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风险提示 | 严防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20-02-04 07:08

正文



共抗疫情,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之时,仍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 在此晓保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近期严防不法分子利用肺炎疫情实施诈骗。



近期,根据武汉市反电信诈骗中心披露,有以下两种诈骗手段。

诈骗手段一:


诈骗分子通过发送短信,以“航班因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被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为由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若受害人未核实即拨通短信中电话,对方将在电话中准确地说出受害人身份信息与航班信息,并 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将卡内余额全部转走。


诈骗手段二:


诈骗分子通过在二手交易网站、社交网站等散布可帮忙联系医院提供住院床位为由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汇款来实施诈骗。


此外近期还出现了新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以“献爱心”的形式行骗 。例如冒充慈善机构,向群众发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群众的同情心理进行诈骗。


晓保提醒






一、 接到退改签的电话或短信,一定要拨打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核实情况,不要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

二、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应尽快做到 六不、一要、三问”


六不: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一要:要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