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浪潮工作室
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看世界的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街派 生活报  ·  哈尔滨亚冬会主火炬点燃 ·  7 小时前  
新华社  ·  哪吒,凭啥这么火? ·  19 小时前  
江南晚报  ·  价格腰斩!无锡大量上市 ·  昨天  
话沈阳  ·  太突然!27岁男演员不幸去世! ·  3 天前  
话沈阳  ·  太突然!27岁男演员不幸去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浪潮工作室

乾隆爷的江浙迷情:他到底吃过多少叫花鸡

浪潮工作室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3-31 11:28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

beebee星球(ID:beebeesub)


有人说,一家地道的江浙餐馆,祖上一定能与乾隆勾搭上关系。

而这些皇室秘闻,现在就记录在餐馆的大堂里,不卑不亢,不悲不喜,只等你跨进来,为你讲一段清廷往事。



这些故事通常会带有“乾隆迷了路”,“偶遇”,“乾隆爷大喜过望”等关键词汇,每一个转折都理所应当,每一个包袱都掷地有声。

每一段话,都是历史书缺失的脚注。

那是一个未知世界的兴衰。



江浙地区的步行街,十家店里有九家可能都被皇阿玛宠幸过,剩下的那家是张飞牛肉。

我一度怀疑这些传说是与卫生许可证一并下发的。

“乾隆爷没吃过的,都是工业垃圾”,我听见一位食客说道,他穿着黄马褂,像一位阿哥。



每当乾隆迷路的时候,铁定就会出现店家进行接济,作家马伯庸曾经就收集了数十个乾隆故事,制作出了一份乾隆迷路图。

从图中可以观察出来,乾隆下江南时,每天都会迷路。每次迷路务必就会在街边打点野食,吃一些local的食物,虽然有权有势有钱,但饿起肚子来也和叫花子无异。


“借问酒家何处有,和珅现做叫花鸡。”


这可以说是八大菜系之外的第九大菜系——乾隆菜系的前世今生。



我们还能从图中看出,不止江南,连四川水煮鱼也被皇阿玛把玩过。

说不出哪里不对,如果需要一个理由,可能就是大明湖畔的鲢鱼,顺拐到了四川的盆地。


也许是沾了皇气,也许是百姓胡逼,也许是皇上那条吃剩的狠鱼被路边野厨供着带回了故乡,一路历经风波,最终成就川东老妈鱼。



江苏镇江的锅盖面就拥有好几个有关于乾隆的传说。

街头的那家让乾隆赞不绝口,巷尾的面馆救了乾隆一命,他们都是历史英雄主义的缔造者。没有那碗面,哪来乾隆爷?

把这些故事撮合起来,能发现一条史书上不曾记载的秘辛:乾隆爷当年一路上吃的都是锅盖面。顺着面馆,你就能顺藤摸瓜的发现乾隆爷当年压根就没去逛过窑子,一路都尽他妈在乡间打野食了。



街上所谓的百年老店都是去年开张的投机者,只有挂上乾隆俩字的店才有种叫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了晚上,金碧辉煌,像是故宫,又像是养生殿。

墩子工舞起菜刀就像一品带刀侍卫,鲜衣怒马,长安花。

有案底的扑街仔从不敢在这些饭店消费,有一股浩然正气,就像飞龙在天。



按照空穴来风的路子分析,不能简单的认为这些餐厅是靠乾隆的名头做广告。

俗话说,“纹身不纹关二爷,开店不供乾隆爷”,因为背不动。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明君报恩的故事。



多亏乾隆爷饿得狠了也会饥不择食,所以江浙一带的贡品多得令人以为宫里是不是在闹饥荒。



就算是一包花生米也能被万岁爷相中。我们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我仿佛看见了一部历经磨难的乾隆历险记。


无法想象,乾隆爷带着和珅还有纪晓岚这两位马仔,靠窝在一起啃花生米,是怎么渡过梅雨季节的江南春夜的。

然而这个故事还在继续。



色、香、味、乾隆俱全,这是乾隆菜系的特点,菜里没有乾隆的传说,比没放盐还可怕。


老板们都知道客人走进店的目的,是帝王与扈从,是格格与香妃,是全场菜品一律八折。



但我听说过最美的传说,是这样的:

某日,乾隆帝又与仆从走散了。他偶遇了一位白发老人,这位老者用自家的特产招待了万岁爷,乾隆吃后赞不绝口。

回京之后,乾隆赏赐了老者一官半职,并且命令全国的百姓效仿老者的手法,制作这些特产。

这位老者被后人称之为,肯德基上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