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说95的新瞄准镜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最近03和95这两款中国的制式步枪又出现了新变化,在QBZ191逐步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的情况下,尚存几百万的03和95也喜提新瞄具:
▲03步枪装了新瞄具,图片来源:轻兵器
▲95步枪也装了新瞄具,图片来源:南诗屿
95/03这两款步枪原来并不是没有瞄准镜用,每支枪在出厂时在包装里都会附配一个白光瞄准镜,而且还有一种微光瞄准镜可以配套使用。其中95步枪原配的白光瞄准镜放大倍率是3倍,可以对600米内目标进行瞄准射击和战场观察。
▲95步枪在出厂时就自带一个白光瞄准镜
▲95-1自带3倍白光瞄准镜
微光瞄准镜同样有3倍的放大倍率,可以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的目标进行打击。瞄具有是有,但在平常训练中却是很少见到部队使用瞄准镜,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少看到95全副武装出镜
粗的那一款就是微光瞄准镜
首先是不好用。95步枪总设计师朵英贤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设计95步枪时在瞄准具上的设计主要是
“满足以机械瞄具为主要瞄准方式”
。也就是说95步枪原本就是以机械瞄具为主,光学瞄具为辅。这种设计思想无可厚非,因为在95研制的年代光学瞄具根本没有普及,现在广泛使用的皮轨也没有普及。
▲假如95没有提把,根本瞄不了
为了照顾机械瞄具,作为无托步枪的95专门设计了一个提把,以此将机械瞄具提高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机械瞄具舒坦了,但在用光学瞄具时,高高的架在提把上,用起来就有点膈应了。
▲加了瞄准镜就有点偏高了
▲特别是早年演习时还要加激光发射器
那瞄准基线可就更高了(现已改善)
另外是成本问题。都说“瞄比枪贵”,虽然一个光学瞄具的价格远不如传言说的那么夸张,但也价格不菲,且95的瞄具相对比较细长,训练中经常摸爬滚打,很容易就造成瞄准镜损坏。
另外部队各种重型武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战士们手里的步枪也就收拾一下200米左右的敌人,更多情况下步枪是野战部队的防身武器。在大规模高烈度战争下很少需要步兵用瞄准镜打击远距离的敌人,如果有远距离目标重武器早就发言了。
▲用这玩意儿它不香吗
道理虽是这样,但单兵步枪上安装光学瞄具,显然是可以提高武器战斗力的。装不装光学瞄具其实就是一个性价比的游戏。比如说普通野战部队装备瞄准镜性价比就不高,他们可能更愿意把钱拿去整点炮,关键时候炸他娘的。
而需要执行特殊作战任务的部队,比如说需要深入敌后解救人质,很难得到及时的重火力支援,手里的家伙式是唯一可靠的武器,配发光学瞄具就很值得。
▲特战用什么瞄都不过分
要是家大业大有条件,不管是特战还是普通部队,人手一个瞄具也不是不行。这两年来我军发展一改“土”的感觉,颇有家大业大的赶脚。开头提到的新瞄准镜第一次出现是在去年阅兵中和QBZ191一起亮相。
随新步枪亮相的这款新型白光瞄准镜具体型号叫做QMK152。
▲央视经济频道曝光新枪白光瞄具型号
QMK152改进型班用枪械白光瞄准镜
很明显QMK152白光瞄准镜是为新的QBZ191设计的光电瞄准系统。QMK152放大倍率为3倍,顶部有采集阳光的光纤,用来在白天照亮分划板,夜间则用放射性材料氚气。也就是说此型号瞄准镜不用更换电池就可以长时间使用。和国外流行的ACOG瞄具差不多(吃鸡里的四倍镜)
▲分划板长这个样子
虽然现在流出的相关资料不多,但可以预见QMK152也使用了和ACOG类似的黑科技——BAC自动变倍功能。
所谓BAC,是指当射手带着武器快速运动时,瞄准镜的倍率是1,相当于没有倍率的快瞄,有利于射手在快速运动过程中在宽广的视野里寻找目标。当射手停止运动或者缓慢运动时候,瞄准镜就会自动恢复到先前的倍数,然而有BAC功能的瞄准镜内部完全没有任何变焦机构。
▲有BAC功能的瞄准镜看到是这样的
BAC实际上是利用了人类的大脑强制性选择特性。射手在运动状态下剧烈摇晃,瞄准眼在瞄准镜里能看清分划线,但是看不清图像,这时候大脑就会选择更清晰的另一只眼睛做主视角,人脑中的图像是两只眼睛叠加而成的,这时候看到的就是图像倍率就是1。
如果在静止状态下,瞄准眼能够看清放大的图像,这时候大脑会把两只眼的图像叠加到一起,所以双眼都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BAC功能堪称瞄具黑科技。突击步枪用上BAC瞄准镜,既能不影响视野还能看到放大倍率图像,如虎添翼。
▲双眼都看到了放大图像
QBZ191的新瞄具还让95和03沾了一把光,也用上了这款新的白光瞄准镜。由于95/03的瞄准镜接口是燕尾槽,和QBZ191的皮卡汀尼导轨不一致,中国军工专门为95设计了一款燕尾槽版本的QMK152,更名叫做QMK171。
▲带有燕尾槽锁紧装置的QMK171
▲QMK171和95原配白光瞄具对比
▲西藏军区95也用上了新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