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了一篇名为《熊猫外交:中国最萌和平大使?》的稿子。
资料画面收集得不错,煞费苦心地还整了中文字幕版。但看完这个标题:
就想问“和平大使”后面的问号是几个意思?
视频一开始,BBC指出,从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熊猫成了推进世界政治友谊的“工具”。直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只会把大熊猫送到个别国家,作为外交礼物。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一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
1957年,中国将熊猫“平平”作为特殊国礼送往苏联。1965至1980年相继送朝鲜丹丹、三星、琳琳等五只大熊猫。
19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BBC的回顾也从这里正式开始——美国(1972年)、日本(1972年)、法国(1973年)、英国(1974年)、西德(1974年)、墨西哥(1975年)和西班牙(1978年)相继获赠大熊猫。
1
BBC:大熊猫身价涨中国趁机改“送”为“租”
BBC说,
1950年代起,中国向美、英等国赠送了大熊猫。而从1984年起,中国不再继续赠送大熊猫,改为“租借”。
“白送”变成“租借”,BBC的语气中散发着浓浓的不满。
视频中说,“租借”的背景(原因)是“大熊猫身价飞涨”……
但是BBC“隐去”的事实是,1980年代之后,中国大熊猫生态环境恶化,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
同时,BBC“选择性忽略”了当时大熊猫的护理条件和海外生存状况。
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25年左右,早先出国的大熊猫多数死于肠胃消化系统的病变和生理紊乱性的疾病。“兰兰”和“康康”在日本生活了几年去世;在美国的“兴兴”也因患有睾丸癌、晚期肾脏病等疾病,接受安乐死。
中国出于对大熊猫的保护和对物种繁衍的长远考虑,停止向外赠送大熊猫。
所以说,中国停止向外赠送大熊猫与大熊猫“身价飞涨”并无关联。
2
BBC:中国推迟送马来西亚熊猫表达外交不满
BBC视频中又提到:
中国推迟向马来西亚付运大熊猫,因为大马当局对MH370空难的处理手法引起中方不满。
这与《印度时报》一篇关于中国“熊猫外交”的文章所表达的相似,认为中国利用熊猫表达不满,使其成为一种外交手段。这种度君子之腹的行为……
这些外国媒体忽略了以下重要事实:
首先,马航MH370并非一趟与中国毫不相关的国际航线,这架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有超过半数的中国乘客。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如当时一位我驻马大使馆工作人员所说,推迟移交熊猫此举是“为了尊重马航失事客机乘客、机组人员及其家属”。
马来西亚民众也出于对大熊猫爱,也表示同意“推迟”:“连飞机上的人都顾不好还要照顾两只大熊猫?”
为了照顾好两只熊猫,马来西亚财政部将拨款546万令吉(约合1100万人民币)给天然资源及环境部,作为大熊猫的饲养费用。
为庆祝中马建交40周年,原定4月16日抵达马来西亚的熊猫还是按约抵达。
3
BBC:中国“垄断”大熊猫
BBC等外媒还质疑,中国在“垄断”大熊猫,比如
在租借地出生的大熊猫幼崽属中国财产,须送返中国。
租借给马来西亚的大熊猫“靓靓”的孩子“暖暖”即将于2017年8月两岁之际回到中国。
但这并不是中国一意孤行的决定,马方表示,现有的熊猫园区地方不够,“暖暖”的到来会造成拥挤,要扩建又缺钱,因此只能把它送回中国。
其实,根据租约,外国完全有权利续租熊猫幼崽,而许多国家正是考虑到抚养幼崽成本高因此主动放弃续约的,并不是在中国的“强制要求”下做出的决定。
4
外媒:熊猫是中国赚钱工具和置换筹码
还有声音指责说,
大熊猫仿佛成为了一个为中国赚取金钱、谋取利益的工具。中国利用大熊猫获得高额租金并“换取”外国的资源技术、贸易协定。
……
租金看起来高昂,但是每年100万美元的租金并非是中国攫取来“享受”的,而是用于中国大熊猫保护与培育!
今年7月初,旅德大熊猫“梦梦”与“娇庆”首次亮相柏林动物园,仅第一个周末就有3万游客前去一览这对“大明星”的风采。
大熊猫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利润,更重要的是,给民众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喜悦和满足。
所以,这笔账你们真的要算吗?
5
一些媒体关于熊猫的扭曲心态
是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
以上可见,一些外媒称大熊猫是中国进行外交的工具,推导过程就8个字:断章取义,刻意扭曲!
真心希望,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不用踏出国门,就可以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和来自中国的浓浓情谊。
重磅!消费力10强城市榜出炉!全国哪里最能买买买?看完扎心了…
【震惊】紧急关停!人工智能"失控"真的出现了!机器人竟然能自己聊天了...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ID:interxinhua)
本文编辑:张婷敏
是谁太天真?!↓↓↓欢迎分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