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WTT修改赛事规定! ·  17 小时前  
新华社  ·  WTT修改赛事规定! ·  17 小时前  
新华社  ·  这些神话,为何不断创造“神话”? ·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斜杠的时代,选择跨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四川茂县山体垮塌超30小时:失联名单上有9人确定安全(附现场航拍视频)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25 14:49

正文

澎湃新闻记者 陈兴王


发生高位山体垮塌的叠溪镇新磨村属于高山峡谷区,整个坡体稳定性差。新华社 图


6月24日凌晨5时38分55秒,突然发生的高位山体垮塌,让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62户村民100余人被掩埋。据人民日报消息, 24日晚10点,搜救人员已在现场发现15具遇难者遗体并妥善安置。截至25日11时20分,现场又挖出遇难者遗体9具,仍有109人失联。


据@华西都市报 报道,25日中午,叠溪镇两河口村村民张连刚说,名单上9人是他的亲人,现在都已联系上,均已回到新磨村。他们分别是65号颜盈、100号颜双、108号张仕浩、109号张仕杰、110号张世瑞、111号张世朝、112号张仕会、113号张娇、114号张世伟。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救援现场航拍视频(4:50)


24日晚间,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凯衡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发生高位山体垮塌的 叠溪镇新磨村属于高山峡谷区,正好位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又处于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龙门山后山茂汶断裂带,河谷切割比较深,整个坡体稳定性差,几乎每年这一带都有较大的地质灾害发生。


而1933年叠溪镇发生的7.5级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地震活动,都对新磨村此次高位山体垮塌影响较深。


胡凯衡提醒,新磨村发生高位山体垮塌后,附近山体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安排人员上山进行人工监测,注意可能发生的再次垮塌;垮塌土石堵塞的河道也需要尽快清理,防止形成大型堰塞湖。


胡凯衡说,茂县和汶川一带地质环境比较脆弱,经常会发生一些大型的地质灾害。而频繁的地震活动对新磨村此次高位山体垮塌影响较深。


历史上,1933年阿坝州曾发生过一次7.5级大地震,震中就是叠溪镇。当时垮塌的山体阻断了岷江,形成了堰塞湖。加之此后的一些地震活动,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当地地质结构和岩土体结构、坡石稳定性等都造成了很大创伤。一旦遇到一些极端情况,比如集中降雨等,很容易导致山体失稳;而危险坡体位置较高,导致垮塌速度会加快。


据此前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信息,四川地震台网有33个台站记录到了本次茂县滑坡事件,经过分析计算,山体滑坡发生在6月24日5时38分55秒,滑坡中心点在东经103.650度,北纬32.091度(由于台站密度等限制,这与实际位置偏差约500米左右),山体滑坡周边5公里内平均海拔约2967米。另外据初步计算,垮塌持续时间约100秒。


茂县国土局一位张姓副局长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此次发生山体垮塌的新磨村此前已被国土部门列入2016年新增隐患点,并按照“群防群测”的方式安排人员进行监测,在这一体系下村民也有预定撤离路线,但此次灾害属山体高位垮塌,已超过了此前排查出的监控范围。


胡凯衡就此表示,针对一些多发地质灾害地带,国土部门也做出了统计和监测,对于一些有明显裂缝的显性地质灾害,通常便于监测和预防;但事发区域地质状况复杂,面积、范围比较大, 暂时还没办法做到监测完全覆盖。


附:失联人员全名单


同时公布24小时值守电话


茂县“6.24”叠溪山体滑坡118名失联人员身份已经确认, 同时 阿坝州政府网 公布24小时值守电话:0837-7428325,希望社会各方面进一步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对失联人员进一步核实核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