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广州楼市的热度,相信不少购房者已经感受到了。
新房市场,7月19日,广州南沙的恒大阳光半岛首次开盘接受认筹,有千余深圳客组团来认筹,超过6000人到场,摇号抢房。
二手房市场,几乎全广州的中介朋友圈都在转发同一则信息:7月全市二手房共成交4887宗,创下今年新高。
他们还在这则信息下加上各种煽动性的话语:“再不买就涨价了!”“广州行情已到,你还在等什么?”
土拍市场也给广州楼市又添了一把火。南沙湾宅地晋升新地王,1.9万的楼面价刷新记录,未来面市预计会卖4万+。而目前南沙均价在2万左右,这地价都要赶上房价了!
现在,很多购房者手里正握着钱,困惑而又焦虑地盘算:
“我还没上车,怎么就涨了?现在买了未来还会涨吗?广州楼市会不会也跟深圳一样被调控?”
数据不会骗人,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先来看新房市场。
房价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广州在一线城市中涨幅最高,环比上涨0.8%,而被调控之后的深圳只涨了0.6%。
从成交量来看,在深圳715新政之后,紧接着的29-30周广州一手房成交量出现明显上涨,第30周2462宗的成交量更是达到年内高位。
然而第31周,全市一手住宅成交量只有1906套,环比下跌22.58%,已成强弩之末。
看来,深圳调控加码短期内对广州确实有作用,却没能给广州新房市场带来持续的热度。
从区域来看,广州市场大部分区域的新房周成交量变化并不大。
最热的黄埔,新房周成交量在新政前后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动,最近两周成交量还降了。
中介“深圳客都来黄埔抢房”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
相对于新房来说,二手房能更直观地反应市场情况。
7月广州二手房成交量达到年内最高,环比上涨9.2%。成交均价止跌上涨,为28208元/平,但也只是稍微超过去年成交均价,而这主要是天河、海珠、荔湾、黄埔等高价中心区的成交量上涨带动的。
尤其是黄埔,部分二手房房价是真涨了。
据大先生了解到的情况,像万科东荟城、中海誉城北苑、黄埔花园等热盘,虽然现在价格有所回落,但此前涨幅一度超过5%。
黄埔为什么涨?
市场供应少、去化周期全市最短、属于中心五区之一,靠近天河吸引了不少本地刚需,限购放松又满足了外地人需求。
天时、地利、人和,都满足了,黄埔才有机会成为这波行情里广州楼市最靓的仔。
不过,并不是整个黄埔都涨了,只是一些学位价值、区位价值比较明显的楼盘涨幅比较明显,也远远还没到“暴涨”的程度。
比如,最近中介们一直在炒的万科东荟城和中鼎名城,整体涨幅也一直在10%以内。
但除了黄埔外,广州其它区域好像并没有加入这次涨价潮的迹象。
平时涨得最猛的天河区,二手房有涨有跌,但基本都在2%区间波动。
越秀、荔湾、海珠老三区的情况也差不多,价格基本与上个月一致,只有少部分楼盘有微幅上涨。
至于番禺、白云、增城、花都这些位置,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基本都没怎么涨。
像番禺的祈福缤纷汇、荔湾的中海锦御华庭(B区),看起来涨幅还可以,但若是把时间线拉长,其实也只不过是涨回了(甚至没涨回)去年同期的水平。
看完这些数据,你还觉得广州的涨价潮真的来了吗?
事实上,广州的这轮上涨属于恰好遇到深莞调控政策后的局部行情,不管是一手还是二手,只是中心区四区和放松限购的南沙、黄埔热度提升,并不能说整个广州楼市都火了。
而且,从最新二手挂牌价来看,增城、黄埔、从化、天河这些区域,相对于深圳新政发布时的价格已经有所回落。
那么,广州接下来房价会怎么走?会不会紧跟深圳、东莞,出台调控措施?
先说房价的走势。
可以判断,接下来半年,广州房价大概率也不会大涨。
为啥这么说?
作为一个相对比较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一直以来,广州楼市住宅供应量都很大,基本处于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广州的土地供应是整个大湾区最多的,比惠州、佛山还高。卖地收入也超过了千亿,比往年高多了。
当供应长期充足的时候,大涨的核心动力就少了一大半。
像重庆为啥房价长期稳定,就是因为天量的供应。
白云虽然因为最近发布的人才绿卡细则,引发了一波骚动,但仔细研究下就会发现,学历要求比直接落户广州还要高,对楼市可以说无关痛痒,就别奢望这个人才绿卡能为白云带来什么涨价潮了。
再加上目前白云去化周期长达20个月,库存压顶之下,房价很难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退一万步说,广州即便是要涨,肯定也不是所有区域都涨。
外地客户之所以看好南沙、黄埔,是因为有强概念支撑,但这些区域的热度很难传导到其他区域。
像从化、花都这样的外围区域,本地人都瞧不上,哪个外地购房者会傻乎乎的跑过去?
再说调控的概率。
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慢牛”楼市,目前广州还远没有热到深莞那个地步,调控压力并不算大。
本轮的市场火热,主要体现在主城区和概念区,虽然新房成交量上升,但房价还没有出现暴涨,而且增城从化南沙花都可以拉平均价,情况可控,全面收紧的可能性不太高。
因此,比起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目前的“限购”政策是最松的,就算未来限购加码,也可能只是蜻蜓点水。
虽然南沙的某些资格证认定标准已经变严,没什么影响力的花都也收紧了人才绿卡,但基本上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举措。
在深圳、东莞楼市严控之后,广州又象征性的收紧花都和白云部分区域政策,但是没几天白云的限购又松动了。
这是什么操作?
看看广州的库存你就知道了。
广州整体的去化周期在12个月以上,白云区去化周期甚至达到了20个月!
但库存量仅剩4个月的黄埔,未来出台调控的概率就比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