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舆论知识点集锦的单独页面已经做好了,以后该栏目就放在文章底部 |清博报告| 那一块了,我们会将之前的知识点放进去,及时更新,没有点击收藏的朋友们,以后想看所有的知识点,就可以直接从哪里点击进入了~
今天为大家科普
“舆论倒逼
”。
“舆论倒逼”是一个新兴概念,它是指在公众中形成的与官方、官媒、企业等期望形成的舆论不相协调、甚至相反的舆论,这些舆论反过来迫使官方、官媒、企业等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做出回应,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与新媒体时代密切相关,但它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民意、民声、民心,因而“舆论倒逼”就有了不可低估的力量。所谓“舆论倒逼”的实质就是舆论的监督作用,它离不开自媒体发展大生态,并呈现由网络传播的特性衍生出的新特点。
比如2016年4月5日,一个微博名为“弯弯_2016”的女网友连发多条微博,并上传监控视频,讲述了自己在北京一家酒店里遭遇陌生男子袭击的经历。酒店人员先打来电话,“在没有任何歉意和关心的情况下,给钱删微博”,而后在多次发布的声明中,酒店方语气冷淡,官方用词过多,“高度关注”、“连夜排查”等字眼频出,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在多位KOL以及明星的转发和助推之下,此事最后得到了包括酒店和警察在内所有人的重视,并成立了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无论是群体性事件还是个案,舆论追诉的都是其背后的职能部门。在最初的一些舆论事件中,由于部分人员媒介素养不高,处事经验不足,在处置事态时大局观不强、手段僵硬,因此激怒民众、引燃舆论之火。在此背景下,“倒逼真相”一时间成为潮流,并获得了一定合理性。
在新媒体时代,对舆论简单地管、人为地卡、粗暴地压,是不合时宜的。改革和改进舆论管理的理念、方法,势在必行。
但真理多走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舆论倒逼”也是如此,比如“南京官员夫妇打瘫护士”事件中的标签化手法、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的“人肉搜索”等等。为了寻求真相,少数舆论领袖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煽动情绪、制造对立,无限放大对腐败和黑幕的想象。“围观改变中国”成为口号,以将小事闹大、大事闹炸的气势,将舆论场搅成一汪浑水,“谎言倒逼真相”“谣言倒逼真相”“影射倒逼真相”层出不穷,这导致许多事件反转之后,当事人只能自舔伤口,无人同情。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 清博报告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微信千强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