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是经济日报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以经济报道、资讯传播和经济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最权威的综合经济类网络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两大央企重磅公告!多股涨停! ·  昨天  
第一财经  ·  争相入局!DeepSeek引爆这门“新生意” ... ·  昨天  
央视财经  ·  断货!全线售罄! ·  2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漾漾荡漾的漾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网

提醒!银行转账新规实行两日,新诈骗手法已经出现!丨警惕

中国经济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04 19:28

正文

据江苏网警,近日某群众在自助柜员机取完钱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凑上来两名男性人员,向刚取完钱的群众问道:


“你好,因我的卡今日取现额度已用完,能不能帮个忙,我把钱转给你,然后你再取现金给我”。


这一幕被路过的银行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上前询问详情。见诈骗行径败露,两名男性人员立即转身离开。


提醒:根据银行新规,在ATM机上转账时,除同行同户名的卡,其他均在24小时后才能到账,且24小时内可撤销转账!


可撤销!

可撤销!

可撤销!




不法分子以“先转账、再取现”骗取受害者信任,在拿到现金后,便会前往柜台撤销转账!


广大网友及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类似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另外,据媒体报道,银行新规已初显神威!


12月1日上午9点35分左右,一名客户来到湖南张家界永定支行向工作人员求助称,“自己接到一个未知电话,误以为是自己的朋友,就直接按电话里提供的账号在ATM机跨行转账28000元。完成转账后,越想越不对劲,怀疑自己被电信诈骗。”见此,银行10分钟内帮客户办理了转账撤销业务,追回资金。


据悉,这是银行账户管理新规实施后,国内第一起被成功堵截的ATM转账电信诈骗。


附:银行新规图解



骗子们这31路“招数”你到底能不能见招拆招


冒充公检法


犯罪分子冒充银行、通信运营商、广电、社保、医保等单位工作人员,以事主银行卡、电话、有线、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恐吓事由,之后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调查核查为由,诱骗事主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打款,或者套取事主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受害人熟人或者上级领导。之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或需要向他人送礼等理由,让受害者向指定账户汇款。


盗取、冒用 虚拟身份诈骗


1、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借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2、犯罪分子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冒充受害人的上级领导、熟人等身份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充值、购物,从而实施诈骗。


冒充黑社会 敲诈类诈骗


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冒充购物客服诈骗


1、犯罪分子网上购买网购客户信息资料,冒充客服人员以交易不成功给客户退款等为由,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退购网址进行诈骗。2、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购票、退票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发布订购、退换机票、火车票等虚假电话,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中奖诈骗


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ps照片


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卡号邮寄给受害人,勒索钱财。


办理银行卡 关联业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网络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提升信用卡额度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做资金流水”“保证金”等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从而实施诈骗。


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发布低息、免担保的虚假贷款信息,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保证金、手续费、税款、代办费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或骗取受害人的账户、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


提供 虚假服务


犯罪分子通过电杆广告、互联网、短信群发等方式发布复制手机卡、提供考题、私家侦探、办理证件等虚假服务信息,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便以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进行诈骗。


购物诈骗


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实施诈骗。2、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3、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发送钓鱼 网站 发送银行账号 诈骗


1、针对不特定的人群,群发仅有银行卡号和开户人姓名的信息。当有正与他人商谈转款事宜的受害人,收到此短信时,可能会误将应该转入他人账户的汇款打入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2、针对有租房信息的特定人群,向其发送“你好,我是房东,请将房租汇入XXXXX(银行卡号)”的短信,利用部分房主与房客间沟通不多的情况,误导房客将租金汇入其指定账户。


刷网评信誉


犯罪分子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要求受害人在指定的网店高价购卖商品或缴纳定金的方式骗取受害人钱款。


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短信或者传统媒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进而以缴纳服装费、押金、保证金、定金等名义,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户上汇款。


招商 加盟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或传统媒体发布虚假招商、加盟信息,以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取受害人定金、加盟费、货款等费用。


投资理财


1、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设立的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进而通过虚假注资、人为操控市场行情的方式使受害人在交易平台内大额亏损、爆仓,达到大额获利的目的。


2、犯罪分子以投资公司名义通过网络或传统媒体发布高收益理财产品广告,诱骗受害人投资,诈骗得手就以网站维护或被查封为由关闭网站。


婚介 交友诈骗


虚设博彩网站


犯罪分子开设一个虚假的博彩网站,然后在QQ群上发布信息,以收益好、回报高等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到虚假网站购买时时彩、六合彩等彩票,从而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快递签收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收藏 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各类收藏协会的名义,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或买卖古玩、艺术品等。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