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综合自哈密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天山网、红网等
4月10日,新疆哈密市
通报4起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典型案例
,其中一起涉及哈密市融媒体中心旗下的两款新闻客户端
“哈密好地方”和“丝路密语”
。
通报称,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哈密市委宣传部以便签方式印发9个通知,要求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下载“哈密好地方”和“丝路密语”这两款新闻客户端,并进行网评、转发、点评赞等活动。以上要求被纳入了考评内容,导致了网络评比评选走形。
目前,哈密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已经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
3月27日,哈密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宣布,从即日起,面向全社会征集市域范围内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及党员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征集范围包括:党员干部政绩观偏差,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问题;执行政策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刻意搞事不过夜,违背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穷折腾”问题;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台账报表泛滥,重迹不重绩问题;强制推广下载安装APP,随意搞工作群、摊派截图转发、点赞关注、积分排名、打卡签到、统计在线时长等问题。
而稍早前的3月22日,官方就已经点名过“哈密好地方”和“丝路密语”。
当时的通报称,哈密市教育系统强制要求教职工关注下载“哈密好地方”“丝路密语”“链工宝”等10余个微信公众号及政务APP,组织教职工观看一些不必要的直播、线上答题并截图上报完成情况,要求教师督促学生完成网络答题、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参与率、测试合格率需达到100%,并与选先评优挂钩,占用一线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泛滥。
对此,新疆重点新闻网站“天山网”发表评论文章《摈除基层“指尖”之苦》,拆解地方津津有味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原因:
一方面,像其他形式主义一样,它在个别领导干部那里“闻着臭”但“吃着香”,以基层干部的“不方便”换取自己的“方便”;另一方面不顾实际、一刀切地要求基层干部下载这个关注那个,某种程度上也是权力任性的体现,是无能、无担当的表现,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哈密市的案例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的一个缩影。
数字化转型不应只是形式上的现代化,更应关注其实质内容和实际效果。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中央《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的措施外,还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高警觉,既要抓好深入学习认识到位这条重点,更要抓实深入贯彻落实到位这个关键,既要抓好全面安排部署“大线条”,更要跟踪评估的“小细节”,用严实作风,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折腾,才让意见真正发挥刚性约束作用。
同时,也需要通过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透明度,确保每一项政策和措施都在阳光下运行,避免形式主义的再次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