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offer,本来是件开心的事。
但二胖却因此遭了殃。
“没想到这么抓马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份工作前前后后面试了将近一个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让我拿下了这份工资高领导好加班少楼下美食还多的好工作!
当时对方只给了口头offer,但我也没多想,觉得可能是大公司审批流程长,全然沉浸在终于上岸的喜悦里。
回家后我就放心的拒了其他offer,开开心心玩了好几天,秋招真的太折磨人了,我总算要上岸了!
没想到,等了两个多星期也没有后续通知,等我再去问的时候,被告知终面没通过,这都是什么事儿,明明都给了口头offer,说翻脸就翻脸!
想想又要重头再经历一遍这一切,好崩溃啊!“
对找工作的人来说,面试完得到对方的肯定无疑是件让人如释重负的事情,任谁都会觉得这波稳了。
但收集了很多人的求职经历才发现,有时候即使收到了面试官的口头offer,甚至是签署了意向书,依旧可能在最后关头被放鸽子。
@你好我叫蔡家旺
口头offer就像渣男的海誓山盟,承诺的时候信誓旦旦,兑现的时候两手空空,主打一个谁认真谁先输。
@刘璇
我是真的被毒打过。为这家公司请假了好几回,差点都要被领导发现了,还好最后给了offer,虽然是口头的,但当时我也没太在意,毕竟大公司流程长点很正常,HR也向我保证差不多两周就能收到邮件了。回来我就跟领导提了离职,那叫一个扬眉吐气啊,真得劲。没想到我交接的差不多了,跟我说老板对我不是很满意,审批没过,争取了好几次也没什么结果,气死我了!职业生涯唯一的空窗期就是拜他家所赐!
@nars019
俗话说得好,“空口无凭,立字为据”,凡事还是多给自己留个后路,不然可能就会像我一样,房子都付完定金了,工作飞了。
莫非,
这两类offer常年位列踩坑黑名单,是有原因的。
口头offer指的是招聘方通过口头方式(如电话、面谈等)向求职者发出的工作邀请。
公司通常会在口头offer后一两周的时间内,给求职者发送一个正式的书面offer。
但由于它不是书面文件,口头offer的法律约束力较弱,如果双方在后续沟通中出现分歧,可能会导致offer的撤销或变更。
与口头offer相比,意向书的约束力同样也较弱,但它更像是签订正式合同前的预订单,通常比较简洁,主要用于双方确认兴趣和初步条件,为后续的正式offer提供初步的基础和框架。
所以,如果你接到的是这两类offer,建议先留存证据,保存与招聘方的通话录音或短信记录,以便在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就是问清楚offer的具体内容,像薪资、福利、工作地点等,以及发放正式offer的时间,千万别因为一时胜利就马虎应对。如果你没有在约定时间收到正式offer,记得主动跟进,询问HR相关进度。
比较靠谱的offer当然是书面offer,或者电子邮件,因为电子邮件是受法律保护的。当然,现在也有HR图方便会通过微信等聊天工具发,只要发布主体足够官方正式,也是ok的。
此外,一份靠谱的offer一定不是模棱两可的。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一份清晰规范的offer既是对公司的法律保护,也是对求职者的法律保护。
像以下这些内容一定都是包含在内的:
① 用人单位的名称:明确你是在和谁签订合同,是企业本身还是第三方。如果你是外包岗位,最好先弄清楚入职企业和第三方的关系,以及签第三方的原因。
② 发放对象的个人信息:确定这份offer是专门发给你的,而不是致新员工/新同事这种宽泛的指代。
③ 职位基本信息:比如岗位名称、所属部门、岗位职级等内容。
④ 薪酬待遇:offer中需要包含薪酬相关信息,可能不会像劳动合同那么详细,但必须包含。
⑤ 报到事宜:报到地点、时间,需要进行的入职准备,入职当天需携带哪些材料。
⑥ 盖有公章:如果接到的offer上不是公章而是人力资源部专用章,是可以要求公司更换的。
⑦其他附加说明:如回复offer的方式、培训等,有的公司还会备注岗位发展路径等信息。
拿到offer后,可以先根据以上几点对offer进行梳理和判断,如果有不清楚/存疑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联系HR进行核实,了解清楚相关内容,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虽说失信的代价,对于强势的企业来说通常是比较低的,但是排除突发情况,也没有企业会以自身成本为代价故意发空头offer,所以大家在谨慎之外也不必太过紧张。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