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产三日侃
地产三日侃专注于地产内容,致力于分享地产知识。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  你以为占了便宜?背后隐藏的“猫腻”让你惊呆! ·  昨天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  你以为占了便宜?背后隐藏的“猫腻”让你惊呆! ·  昨天  
广西新闻频道  ·  “猪生巅峰”!南宁一女士家养300多斤宠物猪 ... ·  2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猪生巅峰”!南宁一女士家养300多斤宠物猪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产三日侃

中国房价高涨是不是得到默许?

地产三日侃  · 知乎专栏  ·  · 2016-09-28 12:09

正文

在这个问题 中国房价高涨为什么会得到默许? - 经济 下,很多知乎朋友持有的观点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基本可以总结归纳为这样几点。
  • 本次宏观的去库存政策没有起到作用,一二线本身库存量不大,但是此番房地产市场暴涨之后,反而没有去库存的效果(或者说一线以及个别二线城市不需要所谓的去库存),把价格拉到更高的位置去了。知友 @程步一 在他的回答里这样说“ 大家要知道,中央这次拉地产的主要目标是去库存,这是本届ZF的主要任务之一(三去一降一补);顺带还可以稳增长,可以转移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杠杆到居民身上,是一箭多雕的事 。”

我要说的是,本次房地产市场暴动性增长和三去一降一补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和中央去库存政策基本也没什么关系。这个311政策是2015年年提出来的,那时候房价暴涨的势头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热起来了。而且本次去库存的政策指的最主要的是商业用房吧。本次房价火爆的罪魁祸首一些主要城市的土地储备没有跟上,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评估错误采用了不断放量的形式激增了市场的饥渴程度。最后烧到了重庆,心疼奇帆市长(重庆有大量的土地储备,你们要记得)。
十多年来各地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已形成了供过于求局面,既带来了高房价问题,也带来了高库存问题。高库存已成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且,房地产还涉及到地方政府的收入、债务负担和金融风险等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高度重视、谨慎处理。

房地产去库存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发挥 企业在去库存中的主导作用 ,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减少新的无效供给,作为去库存的重要手段; 二是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购房,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 ;三 是要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预售制度等解决房地产发展的深层问题; 四是要认识到 房地产去库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做好打持久战准备 ,有一部分房地产库存因成本代价太高是 不可能去掉的 ,不能不顾代价强行去掉;五是要认识到去库存只是房地产 去泡沫的过渡性手段 ,房地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去泡沫来实现。

这里面怕是只有第三点才是南北院将来的重点,而且第三点将会是中央和地方的焦点吧。蛋糕这种东西,哪能是说碰就碰的,玩转起来的也就朱大人他们吧。这明明就是炸弹啊。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诚如大家所说参考了美日港的一些模式特点。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本身就有自己的几点非常突出的特征在里面。

第一点就是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这么大规模的人口基础参与房地产市场。如果把中国的每个省当作独立国家来看的话,其中5个省份——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的人口数量可以排到世界前20位。在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14个的人口数量超过了加利福尼亚州,后者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2010年,有6.74亿中国人被归类为农村人口——尽管这一数字不再继续增长,但它仍然比世界上除中国和印度以外的任何国家人口数的两倍还多。

第二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这是所有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已经走过的路。中国有160多个城市的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美国仅有9个。人口基础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城市化与人口红利密切相关,最近很多媒体称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快被消耗殆尽。但是中国的当下的城市化率又走到何种程度了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日前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 。国家政策三番五次的强调提高城市化率和发展现代化农业,那么用我们国家的说法就是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所以这个城市化率还是要等着极大的提高的,也许是10年也许是又一个30年。再一个与城市化相匹配的现代化农业有没有发展起来,没有,远远没有,河南、安徽、山东、苏北这些是目前东线中部地区农业区域,有多少地方实现了第一步土地集约化呢?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谁给他们的自信说人口红利吃完了呢。明明就是技术工种和工业技术发展没跟上,却让人口红利来背锅。所谓船大难调整,当前的矛盾是庞大的城市化人口与经济体的不匹配造成的。农业人口要进城,总要工作吃饭,可是庞大的人口有与之相对的经济实体接待吗?一方面要保障个人财富,一方面是要城市化,目前的经济形势,有比房地产置业更好的办法吗?这条路才走了一半,大家都不要着急。农民要进驻县城,县民要往市里去住,地市往大都会跑,可是中国有几个大都会呢?为了避免城市资源超负荷承载,上海的措施是控制常居人口在2500万。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目前全国这几个特大城市发展到瓶颈时期需要以控制人口来平衡,那就无疑是给社会的上升通道加了盖子。既然北上广深装不下,那就再造几个吧!所谓水满则溢,我认真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