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作者:姚赟
微信红包偷袭支付宝,占据移动支付一席之地;在线打车软件补贴大战,滴滴熬了过来;美团重金招聘恢复运力,逆袭百度外卖;抖音火力全开,魔性15秒短视频加上集中冠名赞助大赛,火爆全国、压制“一哥”快手。
这些经典的“反转逆袭”商业案例,都发生在放松、休假、回乡、家人为关键词的春节黄金周。
长假期间,打不到车、快递慢等问题出现,整个社会的商业效率快速降低。于是在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中,黄金周偷袭战,成为互联网的一大传统。但,
并不是所有黄金周,都能成为互联网争相抢滩登陆的诺曼底
。
十一黄金周中,却鲜少见到此类奇袭、弯道超车的商业大动作。
兵者,诡道也。现代商业偷袭战的本质还是“奇”。利用众人休假、放松的心理,出其不备,给予关键或致命的一击。
那同样是7天长假的十一黄金周,为何却鲜少发生互联网的偷袭战?十一黄金周,它不配么?
偷袭,需要一个足够大的舞台和主战场,去吸引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战火。
在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并不存在的概念,叫
偷袭营销
(Ambush Marketing)
。最初的含义,指的是一个公司在赞助商付费的情况下与主题事件
(活动)
的一定特性想联系,围绕主题事件侵入公众意识,占据消费者的智力空间,从而避开昂贵的赞助费,以低成本实现品牌知晓和品牌形象目标的营销推广活动。
最早在1984年柯达偷袭富士的洛
杉矶奥运中出现,而后一直与体育赞助密切相关。
2014年,马云称微信红包的胜利是“偷袭珍珠港”。
微信红包偷袭支付宝后,马云在来往上感慨到:此次春节“珍珠港偷袭”确实计划和执行的完美……幸好春节很快会过去,后面的日子还很长,但确实让我们教训深刻。
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与微信携手:除了摇红包,微信将“摇一摇”发挥到了极致,将除夕各种场景与这种交互融合在一起,摇春晚节目单,摇好友的新春贺卡,摇出”全家福”,摇出朋友们的小视频,摇正在直播的春晚节目表演者的祝福。
2015年之前,在线支付领域中支付宝一家独大,2015年春晚之后,微信支付强势崛起、与支付宝平分天下。微信支付通过“摇一摇”的活动形式,在2015年春晚发放五亿现金红包,几个小时就收获了100多亿次互动,从此彻底激活微信支付。
根据微信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10.1亿次,在20点到今天凌晨零点48分的时间里,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互动峰值出现在22点34分,达到8.1亿次/分钟。
十一与春节放假时常都是7天,但春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春晚这个海量的流量池,天然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给予企业足够争抢的舞台。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和国庆假期分别延长为3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调休周末时间,形成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7天长假。
而这样的格局一直保持到2007年。2007年,国务院发出《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通知,正式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后,春节和十一,成为国人仅有的两个长假。
虽然有足够的用户注意力和时间,但这十一并非天然节日,后期也没有和双11一样,成为一个人造节。而十一黄金周的目的也很简单——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
各自的出行旅游计划,才是十一的主题事件
(活动)
,但
这都是分散的
。
那今年中秋与十一相会,有了传统节日和中秋晚会的加持,十一能有所不同么?大概率是不会的。
通常,如果事件
(活动)
赞助花费巨大,且存在排他性条款时,偷袭营销涌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偷袭营销》彭丹)
96年奥运会、96年欧洲杯、98年世界杯上,耐克都不是官方赞助商。但是在这些赛事期间,耐克都在比赛场馆周围购买了大量的户外广告牌,并且利用了足球形状的热气球有力地强化品牌形象。据事后调查显示,耐克虽然不是官方赞助商,但是却被超过1/4的人认为是官方赞助商。
柯达与富士、耐克与锐步、百事与可口可乐、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滴滴与快的、抖音与快手。这些相互偷袭的商业案例中,有两个共通点:一是,
两者在行业中旗鼓相当
;二是,
这个行业容易形成巨头,吸引到足够的流量和注意力,让人关注到这一战事
。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吃吃喝喝走走逛逛是十一黄金周的主题。这里就涉及到行业主要有两个,一是旅游行业,二是餐饮行业。
但,在旅游行业和餐饮行业这两个都具有万亿规模的领域中,都
没有产生如BAT一样占据绝对控制力的巨头
。
参照其他行业的情况,我们暂且把营收超过100亿,市值超过1000亿的公司称之为巨头,目前A股旅游类上市公司的现状,只有中国国旅一家达到了这个标准,其他除了几个旅行社业务为主的企业,景区类企业无论是营收还是市值,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可谓“万马齐喑”。
(《万亿规模的旅游行业为什么没有巨头?》张永佳,2017年)
(数据来源:相关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按照市值降序排列),图片来源:新旅界)
从上述图表中能发现,A股上市旅游公司,大部分还属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阶段。同时,对于容易产业规模聚集效应的互联网来说,
在旅游行业成为绝对头部也很难
。
如下图,以国内在线旅游度假行业产业链来看,可大致分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组合及分销、媒体及营销、在线用户等几个部分。
(来源艾瑞网)
在行业中深耕二十余年,占据主导地位的携程,也难以在这一领域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细分市场各异,各参与者错位竞争。
携程资源优势突出,同程艺龙发力腾讯小程序,飞猪背靠阿里生态圈,美团深耕低线城市。
携程具备商旅客户及酒店资源优势,向海外市场及低线城市扩张,目前综合实力最强。同程艺龙背靠大股东腾讯,发力小程序并转型 ITA。飞猪背靠阿里生态圈,以平台化模式深耕 85 后用户。美团点评拥有低成本交叉获客的优势,抓住了本地住宿需求,得以在低线城市快速扩张,未来赶超携程潜力最大。
(《OTA(在线旅游) 行业知识分子红利驱动行业繁荣,竞争格局变数仍存》国盛证券研报)
在线旅游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上游资源供应,中游产品组合及分销,下游产品营销。上游资源供应又可分为航空公司、铁路总公司、酒店供应商、景区供应商和其他产品供应商;中游产品组合及分销,则分为旅行社-批发商-代理商和分销商;下游产品营销,则包括了UGC、社交媒体、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移动应用和其他。
而万亿级别的市场,分散到大出行、小出行、酒店、餐饮、民宿、机票等等细分又细分的领域后,无法形成BAT级别巨头的原因显而易见。
无论是旅游业还是餐饮业,本质都是服务业。而服务业因消费者多元和不断升级的需求,其商业基因中就不具有寡头的天性。
对企业来说,
十一注定就是一场正面较量,时刻警惕的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