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藏品阁
艺术品投资 · 我们更专业! 建立客户交流平台,方便与客户及时交流,发布最新藏品信息、公布热门收藏品、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让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多的升值财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15 小时前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15 小时前  
南京新闻  ·  南京地铁发布出行提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藏品阁

是他们的作品让每个人都爱不释手!

天津藏品阁  · 公众号  ·  · 2019-05-21 17:26

正文


对于书画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

但我国有几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是13亿中国人看得最多的作品,更让每个人都爱不释手!


马文蔚先生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套人民币改革的设想被提到议事日程。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特意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一支宫廷用笔,请马文蔚先生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字。

其后,虽然数字及“圆角分”等字从手写体换成了印刷体,但是“中国人民银行”这六个字一直沿用。

在当时,人民币的设计和人民币上的题字是作为国家机密不能泄漏的,所以几十年来马文蔚守口如瓶,从未向任何人提及。

马老博学多才,尤善书法。他用隶书题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力足丰润,为汉隶和魏碑的变体,典雅和谐且刚柔并济,虽然基本笔画仍属隶书,但字形与魏碑相似,尤与魏碑中的《张黑女墓志》神似。


侯一民先生


侯一民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擅长油画、壁画、中国画、陶艺、雕塑及考古鉴定。参与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设计。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他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作品,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第三套人民币中1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2元券上的车床工人、5元券上的炼钢工人、10元券上的工农兵代表均由他绘制;第四套人民币中1角券上的少数民族头像、100元券上的四个领导人像素描,也是由他和夫人邓澍共同完成的。

参与设计第三套人民币时,侯一民年仅28岁。1958年,正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的他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的邀请,和罗工柳、周令钊组成了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小组。在此之前,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的绘制、生产都由前苏联专家协助完成,而第三套人民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绘制和生产高质量货币的开始。

每每有采访,侯老总被追问画人民币的故事。而朋友向别人介绍候老的代表作的时候,最通俗的方式就是:他是画钱的。


刘文西先生


1946年,刘文西在阳山中学读书,学校学风端正,教学严格,师生关系融洽。他第一次听到美术老师讲到世界有个大画家叫“达芬奇”,当时译文是“达文西”。刘文西便想:我们都是“文西”,他能成为大画家,我为什么不行呢?从此,文西更加发奋了。

阳山中学同时也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意全面培养人才,经常带学生参加劳动,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品德,这一切,都一一灌输到刘文西的脑海中,影响着他的一生。

第五套人民币发行后,不少人对新版100元人民币面上的毛泽东头像产生了极其浓烈的兴致。细细端详,慢慢品味,其画笔是那样细腻,那般洗练;形象又是那般丰满、传神。 而这毛主席头像,正是出自刘文西之手。

1997年,当时中国银行正在设计第五套人民币,有关人员找到刘文西,请他为新版人民币画像。 当他领了为100元人民币画毛主席像的任务后,他无比激动,夜不能寐,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精心选照片,专心创作,这一画就是20多天,经过反复修改,方才定稿,并最后通过中央领导的审定。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吴作人评价刘文西说:“半生青山,半生黄土,艺为人民,传神阿睹”。




往期

推荐

· 央行官宣:7种新版人民币即将发行!

· 一篇文章带您读懂人民币冠号!

· 你的70周年纪念钞上有“月牙印”吗?

· 钱币要怎么“错”才叫错版币?

· 什么才叫“珍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