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萧内网
综合杭州日报、浙江在线、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公室
转载已授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起摇号竞价,不少萧山人就开始头疼。摇号太难,竞价又太贵,手中的沪C、浙D何时才能变成浙A?
4月浙A牌摇号中签率再创新低
近日,4月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资格审核结果出炉,拟配置小客车增量指标共6991个。其中:
据此可以大概推算,
本月的个人摇号中签率约为0.72%,相当于138人抢一块车牌。
相比3月的0.76%,4月的个人摇号中签率再一次下降。
网友「我要睡了」在萧内网发帖吐槽说:指标的数量连摇号的人零头都没有……
本月竞价将于4月25日(星期二)举行,摇号将于4月26日(星期三)举行。
在这里依旧祝大家好运。
政协委员建议摇号优先无车家庭,但执行是难题
近日,杭州两会上,政协委员洪明提出建议:增设「
无车家庭摇号单列
」政策规定。可以从现有年度增量指标数中切出五千到一万个指标,单独用于无车家庭的摇号,以优先满足这部分人群的迫切需求。
杭州政协委员洪明提出的完整建议如下: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的建议
:
自2014年5月1日出台《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市的小客车调控政策不断修改完善,如增加申请人需持有驾照条件、对四个县市(桐庐、建德、淳安、临安)实施县市指标、设定竞价报价上限机制、将买卖出租指标等「失信行为」与个人征信系统挂钩并采取惩罚机制等,较好地满足了群众需求,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方面,在个人中签率仅为0.85%左右、一牌难求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着摇到号而不使用即放弃现象,说明这部分申请人并没有做好购车准备,但迫于严峻的上牌形势而急于来申请;另一方面,
许多无车家庭因迫切需要用车,又摇不到号,只能去上沪C等外地牌照,从而导致路上车辆不减反增,管理难度加大。
为了更好地缓解这对矛盾,发挥好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的效果,建议对我市小客车调控政策作进一步完善:
1、维持年度增量指标数不变,维持现行申请条件不变,维持对失信行为惩罚措施不变。
2、
增设「无车家庭摇号单列」政策规定。
可以从现有年度增量指标数中
切出五千到一万个指标,单独用于无车家庭的摇号,以优先满足这部分人群的迫切需求。
目前各部门已有效履行现行《规定》中的各项职责,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应该说条件已具备,只需稍加整理,即可在总数据库中单列一库,然后操作实行。在实施时可考虑一年摇二次或四次,如在这部分单列号中也摇不中,可以同时参与常规月度摇号,以增加中签机会。
市人大代表、萧山区市场建设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凌云也提出:
针对目前摇号中签率太低,有些无车家庭长期摇不到车牌的状况,建议完善目前的《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
对长期参加摇号却未果的「无车家庭」,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
此番言论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
水中明月:
一直觉得应该按户口本摇号,无车家庭多增加机会。
ShengDaiLi:
扯蛋,摇了2年多刚摇到,弄这个对我们幸苦摇到的公平吗?
蓝色海:
应该把摇号摇的时间长先摇一下,后来的慢慢排队,有的想买摇了两年都没摇到,有的不想买先去摇号反而一摇就中。
catcool:
应该本地无车家庭优先。
实际上,从摇号开始,就一直有人建议「提高无车家庭的上牌指标摇号中签率」。
有一些意见,希望摇号竞价能够以家庭为单位,政策上向无车的家庭倾斜。
官方也曾两次回应,均明确的表达了:
不可能。
杭州市调控办:
首先,
家庭的概念很难确定,是按照户口本来确定?还是按照其他方式来确定?这很容易引发政策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