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人力资源与管理者学习平台,专业、专注。GHR致力于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和组织转型,陪伴中国HR下一个十年的成长。GHR全平台超100万用户关注,目前已为超8000家企业提供过公开课、内训、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羊城晚报金羊网  ·  废弃年花年桔别乱扔!广州市713个临时收集点 ... ·  20 小时前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任正非:不懂业务的HR,只能隔靴搔痒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8-06 07:1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人力资源和HR的角色在业界一直备受争议。从学者的角度和企业老板的角度看,HR需要更懂业务、懂经营、懂CEO。文章分享了HR如何跳出人力资源部门的范围,去理解CEO,将业务视角融入在日常工作中,并从5大角度阐述了HR应如何与业务同频。最后提到了GHR研究院的专家课程,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实现转型提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概述人力资源和HR角色的争议。

文章中提到,无论是学者的角度还是企业老板的角度,都要求HR更懂业务、懂经营、懂CEO,这也是直接影响HR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关键观点2: 文章分享了HR如何跳出人力资源部门范围去理解CEO。

通过从业务视角出发,从了解目标用户、产品和服务、价值传递、价值交付、获取价值等五大角度,HR可以与CEO同频,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业务。

关键观点3: 文章强调了了解业务对HR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业务,HR才能更好地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持,成为更专业的HRBP。

关键观点4: 介绍了GHR研究院的专家课程《BeyondHR®:业务型HR转型提升的必修课》。

该课程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转型提升的机会,通过场景化教学、案例分析、实战演练和工具练习等方式,帮助HR更好地实现业务型转型。


正文

来 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作 者 | GHR编辑部

业界对人力资源和HR的角色讨论,一直都没停息过。


1996年,斯图尔特发文《炸掉你的人力资源部》,炮轰HR部门的价值。



2014年,拉姆查兰发文《分拆人力资源部!》,称HR只精通自己的专业,对销售、采购、财务、生产了解很少,无法给CEO提供一些更全面的建议和一些战略储备人才,所以HR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


随后,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创者”的戴维·尤里奇也发声,观点就比较中肯:HR部门是否取消并不是问题所在,重要的是HR确实需要做出改变,从原来更专业和本位的角色,转向更懂经营、懂业务、懂CEO的HR。



在企业界,HR不懂业务也一直被诟病。


华为的任正非曾说,华为的HR必须要懂业务,否则你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隔靴搔痒,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所以,无论是学者的角度,还是企业老板的角度,都要求HR更懂业务、懂经营、懂CEO,这也是直接影响HR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我们在咨询服务中接触过很多的CEO,发现他们和HR之间存在大量的理解偏差和沟通障碍, CEO认为HR不懂业务、工作没成效,HR认为CEO不够专业、还瞎指挥。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让CEO更多地去站在HR角度理解HR呢,还是让HR更多地去同理CEO呢?


仁者见仁。接下来我们要分享的,是HR如何跳出人力资源部门的范围,去理解CEO,将业务视角融入在日常工作中。



作为一名HR想要跟你的CEO同频,想要了解你的业务,需要从下面这 5大角度 去思考:



以上5个问题CEO是怎么思考的?对于HR岗位又意味着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解。

1、谁是我们的目标用户、现在的、潜在的?


以下CEO简称C,HR简称H。


C

客户,是业务产生的基础,也是公司产生的基础。重点是服务的对象是谁?


比如我是做手机的,我期望通过手机来为用户提供通讯服务;或者我是提供车辆的共享单车服务,又或者是作为滴滴平台为用户提供快速出行的共享服务;首先我们要确认的是我们服务的是B端还是C端客户?因为 C 端客户和 B 端客户在需求点上、把握点上和产品的塑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懂业务,才能清晰的知道谁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


H

作为HR,你可以把你们公司的目标客户群描述的清晰吗?只有了解目标客户群,才能知道为什么做当下这个业务,以及后续为什么做那个业务了。当你的CEO在思考业务变化,有一些新的战略和方向的时候,你也就能与他的想法同频了,可以进而提供匹配度更高的员工给他。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如何满足的?


C

企业在知道目标客户群是谁之后,就在思考怎么样去帮客户创造价值?帮他创造价值的基础在于要知道他的痛点是什么?他还有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其实我们很难创造一个需求,更多的是让他原有的需求体验更好,更快捷,更节约成本,更便利。


此前提下,CEO就要考虑要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客户?用什么服务来满足?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而且产品本身应该怎么定价,才能让客户觉得更有价值?


H

作为HR,就要从以上几点更好的去理解自己的使命,进而为客户创造价值。HR的使命就是打造雇主品牌。只有懂得了如何创造价值,才能明确属于公司的雇主品牌该如何打造!



C

在创造价值时还需要找到公司的独特定位,因为当你的公司提供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一定还有其他的企业在提供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那你们的独特定位是什么呢?这也是你的CEO在思考的另一个问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UVP(独特价值定位)是什么?因为这是公司存在的壁垒,也是公司要应对竞争的最核心要素。

H

作为HR,你要意识到CEO认为的核心壁垒是什么?你要怎么样帮助他去建立这个核心壁垒?核心壁垒是来自技术还是专利又或者说是来自人才?作为HR,要如何帮助CEO找到能够创造核心优势的人才,怎么样才能挖到那些最关键的技术、运营和市场的人才,以及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公司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可以说竞争对手那里的优秀人才是我们觉得形成壁垒的地方,也就是公司想要的人才。作为HR,这样你就能够跟你的CEO在人才的需求上达到同频。

3、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我们的价值和品牌传递给我们的客户?


C

接下来CEO考虑的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方式,市场的策略应该是怎样的?用线上的还是线下的,又或者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CEO会思考如何将公司产品的价值传递客户?

H

作为HR,清楚需要应该用什么样的市场策略?只有理解销售和营销的策略,才能知道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销售人员和市场专员等。清楚了品牌定位,就可以在面试的过程中更好的候选人传递公司的定位和价值。这就跟你的CEO同频了,因为你在跟你的CEO 或你公司的业务一起在传递你们公司的品牌价值。

4、我们怎么样把价值传递和交付给我们的客户?


C

让用户的体验更好,会觉得这个服务是一个高质量的体验,进而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或者在享受我们提供的服务的同时,可以理解到我们的价值,他的体验感会更好,在整个过程中,塑造我们的产品、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

H

作为HR,清楚了公司的运营体系是如何构建的,才可以搭建一个更好的客户服务体系。对于公司而言,也就知道需要招聘什么样的运营人员,来支持我们的价值传递。



C

当然了,在价值的传递过程中,还需要跟公司的外部或者内部的伙伴进行合作,这个时候CEO会考虑哪些合作伙伴可以提升公司的发展速度,应该怎样去合作?

H

作为HR,那就要考虑在这个合作的生态体系中,哪些人可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该怎样去和他们合作或者共处,这也就是在业务同频的角度去思考。


5、我们怎么从我们的客户那里获取我们的价值?收入/利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