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内容转载自Voicer
(公众号ID:voicer_me)
纸媒漫长的冬季不出意料地持续着——甚至连“纸媒衰退”这个词组,本身都已不再是热点。但是,在这个大刊们岌岌可危的时代,那些编撰费时费力、财务回报渺茫惨淡的独立杂志们,却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地诞生、顽强用力地“野蛮”生长。
为什么我们
看“大刊”的时候
越来越少,却反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起优秀的独立杂志呢?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在一个又一个无聊的、荒诞的、混乱的、可笑的热点中快速掠过,即使偶尔陷入谜团,最终却也只能随波逐流地转移注意力——我们的思维就这样在现实与虚拟间游离,而此时,
优秀的独立杂志则是一种自由的创作方式与态度,有着鼓励我们回归现实、拥抱创作的力量。
最近,全世界很多重要的小众杂志们,都齐聚伦敦一个很朋克的地下室,在惹人摇摆的音乐和酒精里,满怀快乐和期待地等待着属于他们
最盛大的“奥斯卡”——
Stack Awards
✨🥂
这个包罗万象的奖项,
Voicer去年介绍过
。作为一个才举办过三届的、圈子
里唯一的奖,Stack却
早已成为了
备受独立杂志圈、甚至整个主流杂志界双重瞩目的一场年度盛事。
Stack Awards由提供独立杂志订阅服务的网站Stack Magazines,在2015年创立和主办,每年都会邀请杂志分享平台magCulture与设计平台It’s Nice That一起参与评奖,表彰他们心目中最出色、最希望被大家所认识的小众杂志。
今年,第三届Stack Awards于11月20日在伦敦开奖,一起来看看,又有哪些有趣的独立杂志获奖吧!
🏆✨
STACK AWARDS 2017获奖名单
▲
今年的Stack奖杯
“管事儿的人同时做事儿
——
负责财务决策的人,同时也负责内容设计。”
- Stack对“独立杂志”的独家定义
➊
2017「年度独立杂志」大奖
《Buffalo
Zine》
London
今年的Stack「年度独立杂志」大奖由《Buffalo Zine》摘得。这本杂志由主编Adrián González和创意总监David Uzquiza两人共同创办,在伦敦和马德里都有编辑部。
▲ 《Buffalo Zine》第五期内页
《Buffalo Zine》先锋而特别,很难被概括定性,不过,之前magCulture将它评价为“教室后排的那位”——这就很好想象了,差不多就是
一本“嚼着口香糖、聪明冷静、叛逆朋克却又有怀旧情结的”次文化杂志。
▲ 《Buffalo Zine》的两位主创
《Buffalo Zine》“难以捉摸”的特性表现之一,是每期封面的logo、设计、风格、版式都不会重复出现,下一期《Buffalo Zine》将会
彻底“格式化”
上一期的自己,脱胎换骨,根据新的主题,重新塑造全新的视觉世界。
▲
《Buffalo Zine》创刊号内页
▲
《Buffalo Zine》第四期封面
比如《Buffalo Zine》创刊的第一期像是报纸,第二期是一本纸张破破旧旧的小杂志,第三期摇身一变,成了一本装饰精美梦幻的故事书,第四期为了探讨时装与大众消费文化,假装自己是一本1980年代廉价的购物目录册。
而到了今年的第五期,
《Buffalo Zine》
又俨然变身成一本手工感很重的超大开本拼贴集……如果不是紧紧盯住名字拼写,你根本无法发觉这些居然是同一本杂志。
▲ 《Buffalo Zine》第三期封面及内页
从内容到版式全都大胆不羁,但看似混乱的版面和纷杂的内容中,隐含着统一的审美和精神坚持,以自己的节奏异常缓慢地更新着。至今的六期,每一次都让杂志界惊艳、大呼过瘾。
P.S. 好消息是因为两位主创的全职投入,
第四期开始,《Buffalo Zine》已经
从不定期出版(前三期之间间隔三年……)发展到半年刊的规律出版🎉
▲ 最新的第六期《Buffalo Zine》,甚至在世界上最大的IKEA卖场拍起了
时尚大片
「年度独立杂志」的两位提名候选也不容小觑。
纽约独立杂志《Good Trouble》,其名来自美国政治家和维权抗议者John Lewis的口号“good trouble, necessary trouble”
(好麻烦是必要的)
。A2尺寸、双色印刷的这本杂志探讨的是关于“反抗文化”的命题。
▲《Good Trouble》封面
“我觉得我们这些在艺术、设计和文化领域工作的人,更有义务去寻找一个新的方式去与这个新的世界互动。”《Good Trouble》主创之一的Rod Stanley说道——这本杂志所有的收益都会捐给War Child公益组织,用于救助因战争而变得不幸的儿童。
▲《Good Trouble》内页
而来自伦敦的独立杂志《Migrant Journal》(移民日报)关心的不只是移民,他们所研究和探索的,是人类、物资、信息和动植物的迁徙和循环。
学术的它不爱拿无聊的论文或是表格说事儿,反而喜欢用充满艺术感的方式讲故事:金属油墨印刷的图集、浮雕的信息图表……在杂志中创造了奇特的阅读体验。
▲ 第三期《Migrant Journal》封面及内页
➋
2017「年度新刊」奖
《Anxy Magazine》
Berkeley
在这个令人焦虑的时代,来自伯克利、旨在为文化工作者减轻负能量与压力的《Anxy Magazine》,在今年创刊的一众独立杂志中拔得头筹。
渴望治愈内心、或是希望与自己的焦虑、抑郁、恐惧、愤怒或是心理创伤和平相处的人,都是这本杂志所服务的群体。
▲ 最新一期的
《Anxy Magazine》
以“Anger(愤怒)”为主题
《Anxy
Magazine》由Indhira
Rojas创办。她的团队中,除了资深编辑之外,还有一众可信赖的持牌心理医生、注册艺术治疗师作为权威顾问。他们一起通过充满创造性的视角关注心理健康
——像这样大胆正视这个敏感的话题,正是我们应对这些情绪时所应该采取的态度。
▲ Melissa Spitz此次摄影作品的主角,是她患有精神病的母亲
创刊号以“Anger”
(愤怒)
为主题,杂志的版面设计也相当的吸睛。从个人故事、研究建议、视觉作品和音乐等多个角度,帮助我们正视和理解自己的烦躁、怒气和愤懑,甚至从中获取能量、获得治愈的方式。
▲《使女的故事》作者 Margaret Atwood的采访
2017「年度新刊」提名:
左《Migrant Journal》 London
右《The Move》 London
➌
2017「年度主编」奖
2017「年度艺术指导」奖
《MacGuffin Magazine》
Amsterdam
Kirsten Algera & Ernst van der Hoeven
今年的「年度主编」和「年度艺术指导」两个主创奖项,都花落《MacGuffin》。
▲《MacGuffin》第二、三期封面,主题分别是“窗”和“绳索”
这本在去年获得了年度大奖的独立设计杂志,每期都会以一件“日常物品”为主题,贯穿全书,从人物、设计、事件、电影等各个角度,挖掘和探讨与之相关或者因其而生的故事。
▲《MacGuffin》第四期“The Sink”内页
《MacGuffin》的两位主创Kirsten Algera和Ernst van der Hoeven,
曾
分别是设计历史学家和建筑历史学家——也许是将对历史的研究力道放到了日常中,从创刊号的“床”、之后的“窗”、“管与绳索”到最新一期的“水槽”专题,他们从生活中不起眼的点所拓展出的一整本杂志,总是有着令人过瘾的通透,发掘出我们未曾探见的世界的魅力。
▲《MacGuffin》第四期“The Sink”内页
最新的第四期,探索了“水槽”的神秘生活。除了水槽和与之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这里还有关于维修水槽的管道工、不锈钢镜面的迷幻摄影作品。
我们不但能知道水槽所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不小心被冲掉的耳钉、隐形眼镜在里面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还能见到只存在于艺术家脑洞世界里的无底水槽。
2017「年度主编」提名:
左《The Happy Reader》 London(主编:Seb Emina)
右《Howler》 Tampa(主编:George Quraishi)
2017年度「艺术指导」提名:
左《Hello Mr》 New York(艺术指导:Qingyun Zhang、Ouliana Ermolova)
右《Sabat》 London(艺术指导:Cleber de Campos)
➍
2017「年度封面」奖
《Eye Magazine》
London
获得年度封面大奖的《Eye Magazine》,比起别的竞争者或许有些过于鼎鼎有名。毕竟,1990年创刊于伦敦的它,已经是设计视觉类杂志中的老牌选手了。
不过,这个独立杂志界的“老人”却一直玩心不减,今年发行的第94期字体特刊更是在封面设计上酷炫玩“飞”——这期发行的8000本《Eye Magazine》,每一本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高饱和度几何封面。
▲ 获奖的是第94期《
Eye Magazine
》,一共有8000种不同的封面
这
本《Eye
Magazine》字体特刊的封面,是编辑部与英国设计师工作室MuirMcNeil合作的大胆作品。他们用MuirMcNeil自家的TwoPoint
和TwoPlus两种字体组成单词“eye”,制作了10个种子文件,输入数字印刷机的Mosaic程序,任其自动产生衍生,形成8000个完全不同的封
面图案。
▲ 《
Eye Magazi
ne
》
第94期内页
在这期获奖特刊的卷首语中,主编John Walters说明了他们这样“兴师动众”的原因:“这本字体特刊,挑战了
‘平面设计是一种表达创意的艺术形式’
这个既定概念——我们同意Muir和McNeil的观点,平面设计应该并不只受制于不可捉摸的灵感——就像我们这次用结构性字体、数据、数字印刷所制作出的封面那样。”
一直独立、一直充满好奇和探索力的《Eye Magazine》,这次获奖真的可谓实至名归。
2017「年度封面」提名:
左《Good Trouble》 New York
右《Pan and the Dream》 New York
➎
2017 「年度摄影」奖
《Four & Sons》
Victoria
在Stack的评选中,不乏许多关注动物的独立杂志,今年获得「年度摄影」奖项的《Four and Sons》,就是一本关于狗狗的“澳产”独立杂志,由资深狗奴Marta Roca和Christina Teresinski共同创办。
▲ 《Four & Sons》内页
不过,这本杂志倒不是要继续老生常谈“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个真理),而是以更精妙的角度,从那些被狗狗启发的文学、设计作品,与狗狗一起生活的艺术家,和其他所有与狗有关的有趣故事出发,来探讨
这种四只脚、可爱又神奇的小动物
,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担任的重要角色。
▲ 《Four & Sons》部分封面
每一期《Four and Sons》,都会用造型、风格截然不同的摄影作品来记录不同的狗狗和它们的主人。其精良和百变的程度,与时装杂志的人类大片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不会不知道给狗狗拍照有多难吧)
。
▲ 《Four & Sons》内页
而更重要的是,每一张可爱的照片里,满满都是这些小动物所带给这个世界的鼓舞人心的美好能量(开心摇尾巴!🐶)
2017「年度摄影」提名:
左《Petrie》 London
右《Victory》 New York
➏
2017「年度插画」奖
《Weapons of Reason》
London
今年是《Weapons of Reason》 第二次获得「年度插画」奖(Starck一共才办了三届呢),实力可见一斑。
▲ 《Weapons of Reason》内页
毕竟,只有《Weapons of Reason》 能把他们对老龄化、全球变暖这样枯燥、严肃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深度探讨,用色彩鲜艳、令人惊喜的可爱插画、易读的语言和信息图表,透彻地展现出来。
▲ 《Weapons of Reason》内页
《Weapons of Reason》
的编辑们认为,插画的想象力没有边界,所以它们在解释力和表现力上,都可以比摄影强得多。他们
合作的插画家,包括了Jean Jullien、Eve Lloyd Knight、Sarah Vanbelle和Edward Carvalho-Monaghan这样的大咖。
2017「年度最佳插画」提名:
左《Beneficial Shock》 Wiltshire
右《Oogst》 Antwerp
➐
2017「年度文学」奖
a 虚构类
《Harvard Design Magazine》
Cambridge
获得年度虚构类文学杂志奖项的,是由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设计部主编发行的
《Harvard Design Magazine》
。
▲ 《Harvard Design Magazine》内页
自1997年创刊,于2014年改版,《Harvard Design Magazine》的独立性依旧未变,只是从一本为设计学界提供专业知识的刊物,升级成了一本更有包容性,覆盖艺术、科学、文学等各个领域声音的2.0版本。
▲ 《Harvard Design Magazine》内页
通过研究人类、建筑、摄影、设计……以及这些学科如何与我们的社会政治环境相互交织,来探究“我们所处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