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构建了一个由政府为领导者,制造商和零售商为跟随者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根据制造商绿色生产技术,政府提供其研发成本补贴或单位生产补贴,研究了制造商采取不同销售渠道结构下的政府补贴、制造商产品绿色度水平和直销渠道价格,及各个成员的利润或绩效
。主要回答如下问题:(i) 政府提供给制造商不同形式的补贴对其渠道结构的选择以及对其绿色生产水平、定价、市场需求和利润有何影响?(ii) 对于政府提供的不同补贴形式,制造商应如何构建其渠道结构,以及不同的渠道模式对政府补贴、环境和零售商的利润有何影响?(iii) 面对采用不同渠道策略的制造商,政府应向其提供何种形式的补贴?
考虑由政府、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政府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主导作用;根据政府的绿色产品补贴形式和决策,制造商再制定其相应生产与价格决策;最后,零售商基于制造商的决策制定其零售价格决策。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生产绿色产品并分别以批发价卖给零售商或以直接渠道价格卖给消费者,绿色产品在两种渠道的市场需求,由两种渠道价格及产品绿色度水平
e
共同决定。
形成政府、制造商和零售商构建的三阶段供应链模型,该供应链结构如图
1
所示,博弈顺序如下:步骤
1
:政府根据其效用函数确定补贴
ϕ
。步骤
2
:制造商确定批发价格
w
、直接渠道的销售价格
pd
和绿色度
e
。步骤
3
:零售商确定零售渠道的销售价格
pr
。
政府的效用函数(绩效)、制造商、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分别表示为:
计算结果表明,当政府向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制造商提供研发补贴时:(a)
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k)的增加
,政府受到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产品偏好的刺激,
增加对制造商生产绿色产品的单位补贴金额
,制造商受到资金的影响和政府的激励,
提高其产品绿色度
。消费者越偏好于产品中的绿色属性,则越愿意选购该绿色产品,所以
零售渠道和直接渠道的需求都增加
。此外,
当消费者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时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额外的金额,
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使需求量增加,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利用自身利润就能够开展技术研发,所需的补贴减少,所以
研发补贴率随之减少
。(b)当
绿色技术研发成本率(f)提高
时,因为制造商生产绿色产品的成本增加,所以
政府会为制造商提供更多的研发补贴
;同时,绿色生产的成本增加会使
产品绿色度降低,消费者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绿色技术研发成本率的增加会增加制造商绿色制造的成本,降低制造商提高产品绿色度的热情,政府为了提高每个产品的环保属性向制造商给予单位补贴,而当政府发现市场上的产品绿色度降低时,会相应地减少补贴金额,因此
政府给予的单位补贴金额下降
,从而也导致了
产品绿色度和两个渠道的需求也减少
。(c)当环
境改善的边际收益率(α)增加时,政府会为制造商的绿色生产提供更多的补贴
,从而诱使制造商生产出
绿色度更高的产品
,产品的环保属性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
增加了渠道需求
。
在单渠道结构中,制造商仅通过传统零售商进行产品的分销(结构如图
2
所示),其博弈顺序如下:步骤
1
:政府根据其效用函数确定补贴
ϕ
。步骤
2
:制造商确定批发价格
w
和绿色度
e
。步骤
3
:零售商确定零售渠道的销售价格
pr
。
计算结果表明:当政府向单渠道供应链中的制造商提供研发成本补贴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改善的边际收益增加时,产品的绿色度水平和需求量随之增加;环境改善的边际收益增加会使政府提高其研发补贴率,而消费者环境意识的增强则有相反的效果。当绿色技术研发成本率上升,政府补贴率增加而产品绿色度和需求量会降低。当政府向单渠道供应链中的制造商提供单位生产补贴时,政府会大力支持公民更加重视绿色环保的举动,为每单位的绿色生产提供更高的补贴金额,从而诱使制造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绿色度水平并促进了市场需求;绿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减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需求、产品绿色度和补贴金额都下降;环境改善的边际收益率增加使得政府从绿色环保中获得了更高的绩效,因此会为供应链提供更多的补贴,这一举动也会使得产品绿色度和需求增加。
当政府向制造商提供研发成本补贴时,若制造商降低其绿色研发成本,则双渠道模式能减少政府支出并且对环境、制造商、零售商和政府都是更好的选择。当政府提供单位生产补贴时,不同渠道下制造商获得的单位补贴金额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弹性和绿色技术研发成本,同时制造商会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双渠道策略;在价格弹性系数和绿色技术研发成本都较小时,零售商能从双渠道模式下获取较高的利润;价格弹性较小时,双渠道模式能更好地改善环境,使政府达成目标。当制造商的绿色技术开发成本大于某一阈值和环境改善的边际收益大于某一阈值,则政府采用研发成本补贴;否则政府应该采用单位生产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