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为人处世,没人会告诉你的25条人情世故 ·  3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情绪疲惫的你》:觉察自我是一场精神的归乡 ·  3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在“卷”与“躺”之间,生活的世界还有哪些参考 ... ·  4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19 日,宜埋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他的一幅画能卖3000万,他却不愿意多画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2-07 21:37

正文


文 | 十点君

十点君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作家,今天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很佩服的画家。


▵油画中的冷军


他,就是冷军。他被称为中国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近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一幅画能拍卖到3000多万。


什么画能这么贵,他到底厉害成什么样子呢?先看几张画,你们就明白了。



这张叫《肖像之相——小姜》。


放大看,里面的人物头发,毛衣的丝线都根根分明。




脸上的小雀斑和小痘痘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而且,不止这一张,他的每幅画都是这种风格。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画中的女孩皮肤白皙、眼睛清澈柔和,薄薄的皮肤,其下透出的冷色、脸上的几点小雀斑以及手上的毛细血管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似乎吹弹可破。


他画静物是这样的。



甚至连专业画家都怀疑过,这不是画,是照片。


当他的画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时,受到一位美术老师观众的投诉:“画家把画拍成照片开展览,画展成了摄影展,作为观赏者感觉受了欺骗!”


07年全国第四届画院展,冷军的作品《肖像之相——小罗》获画院奖。


当时评委不能肯定这个作品是真的,还拆开画框专门研究,后来发现真的是画出来的。


毕竟人家连素描也能画成这个样子。



有人怀疑他用了高科技,有人怀疑他的眼睛拥有某种超能力 很多人问冷军创作的秘诀是什么?觉得他一定有什么独门秘籍。


冷军给的回答很酷: 我的绝招就是审美、感觉和技法!


有了审美就有了感觉,有了感觉就有方向性了,知道技法朝哪方面用力,“不择手段”地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觉就会平添许多奇迹。


▵冷军在现场写生


经过研究,十点君觉得,冷军的绝招其实就是两个——有原则,耐得住性子。 这也是最让我佩服的地方。


和很多西方的超写实主义画家不一样的是,冷军一直坚持现场写生,因为用照片照出来和写生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如果把一个场景从白到黑分成十个等分,照相机最多能够表现7到8个,缺少最亮和最暗的细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今天如果生病了,脸色苍白,人眼一下子就能看出你脸色不好,但是照相机反映不出来。


而通过油画,冷军则能够表现最丰富的层次。



这样的画乍一看像照片,但比照片有魅力,能吸引你一直看,钻研进去。画中每一块即使放大看也层次丰富。


最典型的就是肤色,在冷军的画里,那些女孩总是皮肤白皙,但细看之下,甚至能看到毛细血孔、小雀斑。



所以冷军找人物模特,最看重的就是肤色,而被画时模特最好素颜,这样的皮肤才通透。其次才是气质和形象。


冷军还非常耐得住性子。这在当下这个浮躁的世界,是非常难得的。


画超写实非常需要功夫磨。有时候, 一天只能画一个瓶盖大小。还不能着急。


动用各种手段,吹风机、高倍放大镜、反光片、投影、实物写生时对应的高清晰照片、电脑显示器...... 还有冷军自制的特殊油画工具、特殊油画底子、特定的画室环境光线等,想各种办法让画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


给模特造型


甚至连画布都自己做,一层一层用胶、丙烯颜料,刷成平而不滑的毛糙效果,需要好几天。


所以冷军画画很慢。一幅画往往需要几个月,一年也只得一幅。


模特累,他也累。为了缓解模特的疲劳和困意,冷军会播放影碟。


久而久之,他居然练成了一项特殊本领,可以不看画面背出大段大段的电影台词,惟妙惟肖。


有时候画着画着,桃子烂得很快,冷军就需要想方设法减缓它腐坏的速度。



但这样的画画出来,真的是有一件算一件。曾经在美术馆,站在他的作品前,久久挪不开眼。


初时,是觉得震惊,怎么可能画得这么真实;继而会开始思索,怎么画出来;再继而就是感叹,得花多少工夫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所以冷军的画很受市场欢迎,很多人催他多画。


冷军坚持自己的节奏,他说, 这个时代,大家都在非常快速地创作,很多不好的东西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


▵冷军在作画中


太多的展览,反而导致人们无暇观看。观众看一眼就没了,什么都没留下。


而一件好的作品,不管有什么趣味,只要能把人拴在那里静静欣赏,使灵魂得到升华就行了。美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在没有创作灵感的日子里,他会去碰,和等待。“等着天上掉馅饼,掉下来我有能力接住就好了。”


他有几幅作品还真就是这样随缘出来的。


冷军拍卖价格最高的一幅画是《肖像之相——小罗》。



2005年,这幅画横空出世,一时震惊美术界,还在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中获得画院奖。被称作“细而不腻,真切自然”。


画中的模特小唐原本是一位小学老师,心怀艺术梦想。在冷军创作《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过程中,经常到画室拜访。


她欣赏冷军严谨的作画态度,喜欢他精益求精,对细节的追求,后来毅然辞掉了工作,成为冷军的第二位模特。


▵模特小罗与画中人摆着一样的pose


小罗说,做模特的日子十分枯燥辛苦,每天早上开始作画,一个姿势得保持一整天。如果某一块未完成,冷军会一直不停地画下去,有时结束已是深夜。


2005年9月,历时5个月的《肖像之相——小罗》终于完成。


画画结束后,小罗受到冷军影响,去了广州美院进修,现在也是一名专业画家。


这是我最喜欢冷军的一张人物图——《肖像之相——小唐》。



画里的女孩身着白衣,不施粉黛,清纯中带着些无辜,眼神清澈又有一丝迷惘,非常动人。


这幅画的灵感完全是一次意外。一天,冷军和朋友去一家小餐馆吃饭,一眼看到服务员女孩气质独特,肤色白皙通透,很有美感,冷军忍不住当场拿出手提电脑展示自己的画,邀请女孩来做模特。


很久之后,女孩在姐姐的陪同下来到冷军的画室。几个月,每天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冷军在画纸上一点点雕琢,历经几个月,《肖像之相——小唐》终于完成,画成之后,一经展出,《小唐》大获好评。


▵图上分别为《小唐》的眼和手。放大来看,更加有说服力


当时小唐19岁,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一次偶然且美好的邂逅,成就了这幅艺术画作。


但小唐之后并没有因为这个机缘走上专业模特的道路。后来,她跟着男朋友去了内蒙古打工,人海茫茫,冷军也再没她的消息。


但她的形象,她最纯真的年华,最美的样子,却被留在了画布上,永远感动着我们这些观看者。


▵《肖像之相-小唐》局部。


近些年,因为精力下降,冷军的眼睛也由于长时间的劳累而患上飞蚊症,他现在已经很少再画这种超写实的作品了。


他被陶瓷这种最具有中国古典美的艺术吸引,专门去景德镇学习,将油画与陶瓷结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