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豪放、豁达、乐观、吃货,人生游戏的超级玩家,文学艺术的集大成者……
他仿佛生来就是一个传奇,一个热烈的、绚烂的,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领袖。
然而,文化博主
@意公子
,在研究苏东坡数年之后,却将他的人生浓缩为四个字——
在新作《人生得遇苏东坡》中,意公子去掉苏东坡的层层滤镜,写出了他作为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同样作为人的抗争求索。
在书里,你将重回那个群星闪耀的北宋,看苏东坡如何闪亮登场,又是如何急转直下。
他也曾无数次懦弱过、绝望过,无数次在万千烦忧中丧失信心。
但最终,他依仗自己坚韧的心,逆转了人生局面,活成了那个魅力无限的苏东坡。
而是作者作为一个普通人,与苏东坡的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
书中的苏东坡,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为迷茫无助的我们指点迷津。
世事纷扰,烦恼丛生,但人只要不认怂,这辈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那是1079年,一个肃杀的秋夜,太湖鲈乡亭边,孤零零地飘荡着一艘小船。
几天前,乌台诗案爆发,政敌网罗的罪名,大有置他于死地之势。
而押解回京的路上,御史台同僚的冷漠,亲友们的绝望,又一次次刺痛了他。
前一天,他还是万民爱戴的湖州“市长”,光彩夺目的文坛巨星。
而现在,他却是因言获罪的朝廷钦犯,任人鱼肉,生死未卜。
遥想二十多年前,他赴京科考,一鸣惊人,被欧阳修视作文坛接班人。
四年后又以北宋开国第一的制科考试成绩,名震京师,被仁宗评为宰辅之才。
王安石一变法,欧阳修、司马光、富弼都走了,再无人提携他。
于是苏东坡自请出京,开始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做“知州”的日子。
那些年,他目睹百姓的凄苦却无能为力,试图纠正新法,却被政敌更猛烈地抨击。
乌台诗案后,他自杀不成,而后押解回京,经过长达130天的审讯,最后贬至黄州。
数十年后,他又卷入党争,被贬去了更荒蛮的惠州、儋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海南。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真是起伏跌宕,似乎没有一刻是安稳的,如愿的。
可见,这世间的风霜雨雪、忧愁哀苦,人是躲也无处躲,挡也挡不住。
我们只能在无数个暗夜里踽踽独行,在看不到头的苦楚中备受煎熬。
人再有抱负有才干,也要在困境中受苦,在痛苦中沉溺。
起初,作者也满心疑虑:人在逆境中,天生就可以快乐吗?
她也十分好奇,明明已入死局,苏东坡是怎么“活下来”的?
而细细探究一番才发现,原来答案就藏在他被贬后的日子里。
1080年正月初一,苏东坡沿着一条破败的驿道抵达黄州,被安排在一处名为定惠院的小寺,与僧人同住。
他没有自己的住所,也没有多少盘缠,更无亲友相伴以及随从侍奉。
他有的,是缺月、是残更、是孤鸿,是枯败寒枝,是寂寞沙洲……
但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中,苏东坡开启了他的“劫后重生”。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默坐省察:独坐禅房,反省己过,清理思绪。
每隔一两天,他就会去不远处的南安寺,烧火取暖,焚香沐浴。
在黄州太守陈君式的帮助下,他搬去了临皋亭官驿,将一家老小接来团聚;
后在友人马梦得协调下,申请到一块耕地,开始种稻子、麦子、枣树、栗子。
“苏东坡一直被贬一直在吃,放到今天,绝对是千万级的美食博主。”
苏东坡,从二十来岁起离开眉山老家,之后在做官与被贬间来回跋涉。
几十年间,他足迹从最北的汴京,到最南的儋州,中间还横跨十几个州县。
千般愁思,万般苦恼,在你心安的那一刻,都将烟消云散。
人只要意识到向内走,就能激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生命力。
这份力量,会在你愁苦时给予安慰,在你绝望时赐予希望。
什么运气好坏,什么富贵贫贱,什么得意失意,都成了不值一提的毛毛雨。
在书里,苏东坡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的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作者说,在现代人看来,比起苏东坡的诞辰,“苏东坡大半夜去承天寺找张怀民第n周年”更被称道。
就连“怀民亦未寝”,在网上都成了被二度创作的流行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深夜,苏东坡刚准备睡觉,忽然瞥见如水的月光洒进屋子。
他顿时睡意全无,便起身踱步,来到张怀民居住的承天寺,邀其一同赏月。
于是那晚,二人就在澄碧的月色下,看水草交错,看竹影横斜,尽享夜晚的美好。
然而,你能想象,如此美妙的赏月,仍发生在苏东坡贬谪黄州之时。
只不过游承天寺这年,他早已熬过低谷,想明白了自己到底该怎么活。
那就是身若不系之舟,全然地释怀过去,自由地释放自我。
在书里,作者写道,苏东坡的贬谪之路,亦是他的重生之路。
他竹杖芒鞋轻胜马,在一路颠簸与坎坷中,逍遥于天地之间。
作者在书里,高度浓缩了苏东坡的成就,看后令人着实钦佩。
苏东坡是几千年来,文人的天花板,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没有他不擅长的;
若论做官,他也堪称典范,办学堂、修水利、筑堤坝,为官一时,造福万世;
另外,他还是一等一的士林领袖,门下有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个顶个出色。
哪怕被命运抛入谷底,人也能靠自己触底反弹,去追寻更精彩更丰富的人生;
哪怕生计艰难,只要不自弃不颓废,人也可从清贫寂寞中发掘出趣味与美好。
人生之路漫长又颠簸,但每次被困难卡住,苏东坡都有他通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