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7日在乌镇开幕,雷军谈及小米IPO时表示,自己当时并未投赞成票。但他也表示,上市或可以接受市场的锤炼。
成立8年的小米,于今年7月在港交所IPO。
作为港股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当天便遭遇破发,截止目前,市值缩水已近千亿。
在小米上市首日晚间,雷军曾放话:“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显然,以目前的处境,这次市场的锤炼对小米来说有点“狠”。
雷军可能暂时很难兑现自己的豪言了。
01
|
深陷市值之困
今年全球经济放缓,股市动荡,金融环境也在收紧,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众多因素使得国内企业运营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前期领涨的科技股出现下跌,且幅度领先。
推特自8月开始股价持续下跌,苹果、微软和谷歌也在10月持续走低;亚马逊甚至出现了10年来最糟糕的月度表现。
7月9日,小米上市开盘价为16.6港元,较发行价17港元下跌2.35%,收盘时报16.8港元/股,跌1.18%,市值为3759.19亿港元。
7月18日,小米盘中一度涨至22.2港元的历史高位,市值达4866亿港元,此后,股价持续走低,截至 11月7日,小米股价收13.3港元/股,市值3002.82亿港元,已缩水逾千亿港元。
面对股票破发,雷军在上市现场回应称,大市不好,长期表现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
而颇为有趣的是,上市前夕,小米CEO助理“小米公司陈曦”曾在微博上喊话:“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亲爱的米粉们,账户开好了吗?”。
小米能否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还未可知,但作为小米最大机构股东的晨兴资本却卖出了其持有的29%的股份,套现金额在106亿港元至137.9亿港元之间,备受外界争议。
另外,今年6月有报道称,雷军获得小米董事会15亿美元的股票奖励,此举也掀起舆论哗然。
晨兴资本合伙人刘芹后来称,只是卖出了2、3个百分点的股票,是很小的一部分。
过去8年,晨兴资本从没卖过小米的老股,即便是在小米业务最为波动的两年。此外,晨兴资本之所以接受12个月锁定期的要求,就是因为对小米长期非常看好。
至于给予雷军的股权激励,小米总裁林斌表示,这是全球新经济公司上市时的惯例,小米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比起巨额的股权激励,更让股民不满的是,林斌称该项决定是在雷军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几个董事开会大家一致通过做出的决定。
刘芹还表示,参照阿里、京东等公司,雷军获得的奖励不是最高的,“以这种投入度,还被大家质疑,有点对雷军不公平”。
回归小米手机业务本身,最近两月,小米接连向外界释放利好消息, 9月13日,小米宣布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一批更有冲劲年轻人开始执掌一线业务。
10月25日早间,小米发布自愿性公告,预计至月底,今年手机出货量将超过一亿部。同日下午,小米在故宫举办发布会推出年度重磅手机新品MIX3,雷军亲自站台。
最新研报Counterpoint显示,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品牌海外销量创出新高,小米在海外市场环比涨幅达到83%,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前者在国内市场表现平平。
数据显示,小米国内销量环比跌幅达到16%。
针对小米近况,多家金融机构发表了不同意见。
其中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小米只宣传全球出货量,从不透露收入和利润,而出货量对股价的刺激是很小的。
中
金公司则发布研报提示,小米存在需求波动、竞争加剧和库存攀升等问题。光大证券(9.890, -0.10, -1.00%)研报风险提示称,小米国内中高端手机未成功放量、海外手机市场开拓受阻、IoT设备渗透进程放缓和互联网变现进程不及预期。
相反兴证国际证券研报则认为,在广告业务的带动下,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将高速增长,将成为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海外手机业务捷报频传,将成为利润增长的第二驱动力。
02
|
“一场不能输的手机仗”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 Counterpoint研报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手机行业整体同比下滑3%。
这已是全球手机行业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全球手机厂商排名中小米位居第四,前三名分别是三星、华为和苹果。在海外市场,小米涨幅环比达到83%,超过了华为的60%,OV两家也均是国外增幅大于国内。中国企业出海进军新兴市场成效显著。
Counterpoint研报认为,下一个增长周期的出现将由商用 5G 技术引领,但这仍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
在10月最后一天的23点42分,华为副总裁余承东发了一条朋友圈描述了六年前接受消费者业务的心里路程:“来自内外的,各种不断的各种批评与挑战,内心近乎绝望的压力、痛苦与坚持!”
这一天的整个下午,余承东代表CBG在集团董事会上做了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报告。
余承东所说的内心近乎绝望的压力、痛苦与坚持,雷军也没少体会。
快速发展的小米,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便成为国内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品牌。但2015年,小米手机销量的高增长突然中止,未达8000万台预期,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冠军易主,小米被华为、OPPO、vivo、苹果超越,仅排在第五位。
2015年12月底,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上述情况一直在反思之中,公司内部的讨论是回归初心,用户开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不会再关注外界的评价和数字。“非常多的短期目标,不容易做出感动人心的决定。”
有着“拼命三郎”之称的雷军,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亲自负责手机研发和供应商管理,连续一年多凌晨2点以后回家。
同年7月,在小米手机部誓师大会上,雷军表示:“我是跟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的,我没有任何批评和指责的意思,我今天真心压力巨大,手机是场小米绝对不能输的仗,绝对不能输。”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2016年开始,小米选择打造MIX系列抢夺高端市场份额、将销售渠道重心从线上营销转向实体门店,大力扩张小米之家和海外市场。今年10月底,小米手机出货量正式突破一亿台,并将于明年一季度在欧洲地区推出5G手机。
2018年,国内各大手机厂商都投入研发,布局高端市场,华为Mate 20 RS保时捷款国内售价已达12999元,创下国产手机价格新高。
面对外部的多变环境,小米近日推出了重磅新品MIX3,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手机的陶瓷机身版本,有手机分析师告诉新浪财经,陶瓷工艺的机身成本要比玻璃机身贵一倍,但是小米MIX3的价格并没有涨。
换句话说,目前来看,小米很难靠手机获取到高额利润。
另一方面,小米的营销模式和生态布局也在被竞争对手借鉴和追赶。2017年10月26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现身深圳小米之家旗舰店,引起围观。
而今年10月26日,华为第二家智能生活馆在上海营业,300多个华为产品全部陈列。面对竞争,雷军在今年2月8日的小米年会提出加快线下布局,到年底要开满700家门店。
业内分析师王海(化名)向新浪财经表示,由于印度市场处于空缺阶段,小米进入的早,销量更容易增长,但今年以来小米手机的竞争力在持续下降。
此外,小米一直是走性价比路线,而在国内只注重性价比已经行不通了,国产手机纷纷转战中高端,三星手机也希望卷土重来。但高端产品竞争是需要企业通过高利润支撑研发,而小米此前曾对外表示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那么如何保障研发投入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王海还认为,小米手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应链话语权问题,小米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这就很难把控供应链,之前就出现过断货现象。此外,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已被竞争对手完全学会。
上述疑问,新浪财经也咨询了小米内部人士,后者表示,小米非常注重手机研发,发布过全球首款双频 GPS、也是最早使用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厂商。
国内手机市场与国外市场不同,国内市场已经成熟,因此小米手机在国内开始向高端手机性价比路线转移,平均售价已经增长25%,而海外还处于开拓阶段,印度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拿到第一。
曾预言小米将在2017年重新崛起的魅族高级副总裁李楠向新浪财经表示,2018年国内手机厂商主要是华为、vivo、OPPO和小米四家的竞争,未来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会进一步加强,将向寡头化和集中化发展,也会转向子品牌的比拼。
目前,华为荣耀手机发展迅速,反观小米的红米并不突出。据报道,今年8月,小米在印度推出了子品牌Poco系列Pocophone F1手机,10月25日,雷军出席了小米投资的一家专做游戏手机的厂商的第二款新品发布会。此前发布第一款新品手机时,雷军就曾亲临现场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