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下班后】品牌大本营,有钱有才有斗志,星姐带你一起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8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昨天  
华夏能源网  ·  谁是2024风电“签单冠军”?金风第一,运达 ...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德国能源转型:政策调整前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林依晨,请再捞一把自己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 公众号  ·  · 2021-03-30 08:00

正文

作者 | 张蕾
来源 | Jenny乔(ID:Jenny乔)

林依晨打破记录了。

出道以来0差评,却因为结婚6年没怀孕,遭到群嘲。


有网友当起了福尔摩斯,数她摸了4次鼻子,于是推测林依晨婚姻有变,豪门儿媳不好当。

不管这种推断是否严谨,论豪门,林依晨自己就是白手起家的豪门。

2000年出道,迎头赶上了台湾偶像剧大繁荣时期。

她演的湘琴,不仅成了8090永久的青春回忆,更是《演员请就位》等综艺的翻拍范本。

与胡歌搭戏《天外飞仙》,老胡夸她是自己最佩服的演员;

在《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程又青知性、脆性。

《兰陵王》上线后,新浪鉴剧科评价:
比起市面上粗制滥造的古装剧,林依晨演绎了教科书式的偶像剧。


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比一天一次的热搜,更有分量。

林依晨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她拼出来的。

从16岁的懵懂少女,到30岁的“大龄剩女”,林依晨的生活,就像这些角色的变化。

什么年龄,就散发那个年龄的魅力,做那个年龄该做的事。

脚下的每一寸江山,一步一步熬。


1.
贫民窟里的珍珠


60-80年代,台湾女艺人似乎被批量派发了同样的人生剧本。

刘若英父母离异,是姥姥带大的。

伊能静爸妈离婚,她随母亲跟着继父生活。

杨丞琳同样是父母分开,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

林依晨也不例外。

1982年暖冬,林依晨出生在台湾宜兰县。

妈妈对她十分宠爱,但她的整个童年,都很少见到爸爸的影子。

看见别家的爸爸,她就问“我的爸爸呢”?

他出远门打工,要很久才回来。

母亲除了上班,平时见缝插针地带她和弟弟,一个人唱黑脸又唱红脸。

(林依晨和弟弟)

林依晨湿气重,需要长期喝姜茶驱寒。妈妈担心外面买的速溶姜粉不健康。

每次她都买一袋生姜,装进塑料袋,胖胖的身子蹲在阳台给林依晨打姜、熬茶。

那个画面,她看得心疼。

除了生活照料,母亲平时对她管得也极其严厉。

小学到高中,林依晨从没和同学出去玩过。一直是学校、补习班、家里三点一线。

连独自到楼下的小卖部打酱油,都不行。偶尔去去同学家,也要提前报备。

妈妈总担心,外面治安不好,不安全。


严母出学霸,林依晨从小就是班里最早写完作业的。

但高二,一击重雷劈在这个家头上。妈妈去治脖子,结果推拿师父没有执照,出了问题。

母亲后脖颈血管破裂,造成小脑中风住院。

病床上,她把林依晨拉到一旁,说了这些年隐藏在心里的秘密。

早在林依晨5岁时,父母就分居了,高中,他们才正式离婚。

这些年,全是她一个人养活一家三口。

两个孩子上学,靠借钱和打工维持。就连外公传下来的金链子,都当了。

最后能借的钱都借遍,没办法,妈妈只好办了10几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

利滚利10几年下来,她欠下300万台币的债务。

从小到大,林依晨和弟弟要什么,妈妈都会买,姐弟两从来没体会过,什么叫穷。

直到这天,现实终于整盘端到面前:自己是贝壳里的珍珠,而妈妈是壳,挡住了一切风浪。

“我开始发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依靠,我必须靠自己。”

她要靠自己,从贫民窟的信用卡堆里,捞起一家人。


2.
出道5年,练习平庸


2000年,台北阳明山上的杨丞琳通过选秀,签约唱片公司出道。

一个普通的下午,高中生林依晨拿到捷运报(地铁报),顿时眼前一亮。

第一届美少女选拔赛,奖品:价值3万的电脑+百货公司提货券。

弟弟的电脑,早就宕机到用不了,妈妈已经负担不起家里的额外开支。

她不管能不能赢,冲着奖品就报了名。


没想到一路从初赛、复赛、打进了决赛。捷运报为了提高报纸销量,比赛采用投票制,买一份报纸,就可以投一票。

除了大众投票,就连林依晨中学时的小前男友,都默默买下几百份报纸,替她拉票。

总决赛,林依晨一跃冲上冠军宝座。

从这天起,她四处拍广告,拍MV,做平面模特,一分一分地替家里还债,并挤时间复习。

高考,她考进心仪的国立政治大学。“音乐魔术师”张雨生,曾在这里种下梦想。

林依晨也在这里接到人生第一部戏,《十八岁的约定》里的女主。

(《十八岁的约定》)

老师听说她要拍戏,建议林依晨休学。

她差点急哭,10几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得来太不容易,怎么能放弃?

幸运的是,《十八岁的约定》多数是夜间戏,她每天早上八点到晚八点,在学校上课。

下课就飞奔剧组化妆拍戏,拍到凌晨,迅速下山,找个速食店趴一个小时,醒了匆忙洗漱,再回到教室。

林依晨在剧组,是出了名的守时。看剧本,也比任何一个导演、演员都认真。

她在剧本上,用彩色做了各种记号,包括台词的解读、人物情绪的转折变化,读一次,就标记一次自己的理解。

(林依晨的剧本笔记)

后来发掘她的瞿友宁导演,都怕了这个小姑娘。

如果我们不够认真,会有一点对不起她。

那段时间,林依晨像蜡烛两头烧。但她却觉得自己得像超人,是在干一件大事。

《十八岁的约定》在台湾热播的时候,撞上了张韶涵的《MVP情人》。

《MVP情人》的剧情,神似日本的动漫《灌篮高手》,这部动漫在当时正火。

林依晨第一部女主戏,风头就这样被压下去。

就连江美琪唱的主题歌《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都比林依晨火。


那个年代的大女主,都是安以轩、大S那样,高颜值、身材火辣的大气美女。

初出茅庐的林依晨,圆脸小个子,看起来像个小孩,观众一时还接受不了。

就这样接了一部又一部,直到2004年和贺军翔出演《爱情合约》,林依晨才被大众熟知。

不过初次走红,不是因为戏,而是她唱的主题歌《孤单北半球》。

这首歌上线后,在KTV和手机铃声下载网站,连续蝉联了12周的冠军,火遍两岸三地。

太多人因为出名过早,反而后劲不足;林依晨平庸里磨了5年,把每一场戏,都当做期末考。


3.
站在浪潮最前面


2003怀着导演梦,却靠写剧本养家的瞿友宁,得到“偶像剧教母”柴智屏的点拨。

柴智屏送他一本吉村明美的漫画《蔷薇之恋》,并指了条明路:改成电视剧。

2004年瞿友宁的第一部偶像剧《蔷薇之恋》,一举拿下金钟奖年度最受欢迎戏剧奖。

(《蔷薇之恋》剧照)

他入场,就尝到了甜头: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一部好的作品感染力会这么大。

2004年,瞿友宁开始扩大偶像剧版图,改编日漫多田薰的《淘气小亲亲》,取名《恶作剧之吻》。

男主是《蔷薇之恋》中趁手了的演员郑元畅,女主是唱火《孤单北半球》的林依晨。

让她演袁湘琴,林依晨是抗拒的。

因为现实生活中,她和湘琴性格太不一样。湘琴可爱到冒泡,行为冒失,智商常常不在线。

彼时22岁的林依晨,不仅是学霸,还把自己当军人一样“管着”。

日常聚会,她话最少,和朋友相处不苟言笑,严肃、高冷。

但瞿友宁相信自己的眼光,她就是湘琴。

2005年7月,陈乔恩和明道《王子变青蛙》热播,刷新了《流星花园》的收视记录。

9月,《恶作剧之吻》在台湾中视和八大电视热播,很快超越前人,成为本年收视冠军。15-24岁观众的收视率,达到历史最高值。


《恶作剧》第一部,瞿友宁只拍到漫画前10话。

因为收视效果空前,2007年他乘胜追击,开拍《恶作剧2吻》。

依旧是原班人马,第二部,湘琴和植树从校园步入了家庭。

湘琴也从一个“憨憨”,变成护士,慢慢体会到生活的酸甜。

林依晨演出了湘琴各个阶段的成长变化。


当林依晨站山潮头的同时,其他偶像剧女主也没闲着。

杨丞琳的《换换爱》盛夏热播。

继《青蛙王子》之后,陈乔恩携手阮经天拍了《命中注定我爱你》。

张韶涵接拍的漫改剧《公主小妹》开播后,连续13周霸榜收视冠军,并被湖南卫视引进内地。

2007年,台湾偶像剧大丰收。

那年的金钟奖颁奖台,把林依晨、杨丞琳、陈乔恩、张韶涵4位偶像小天后,拉上同一个擂台比拼。

但结果还未揭晓,台下林依晨的呼声早就一浪高过一浪。

那晚,林依晨是史上第一个,靠偶像剧当上金钟奖视后女演员。

这个奖她等了七八年,获奖感言最后,林依晨缓缓道出:

没有瞿友宁,就没有林依晨。


整个剧组到现场的除了林依晨,只有郑元畅。

他体贴地站在林依晨身边,若哭,他就给她肩膀,照顾她的情绪。

结果林依晨非但没哭,反而满眼喜悦。

平庸时沉得住,起飞时攒够能量的女主,终于一飞冲天。


4.
改变,趁最顺的时候

成了名,拿了奖,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债。

出道六七年,终于清空10几张信用卡,还请300万外债。弟弟开餐厅,她拿出500万台币做启动资金。

林依晨悄悄跑到金店,给妈妈打了一条当年一模一样的金链子,补偿对母亲的遗憾。

终结了贫穷负债的日子,林依晨职业生涯,也开始急速爬坡。

2004年,琼瑶剧《还珠格格第三部》在湖南卫视热播,捧红沉寂已久的黄奕。

宣布封笔的琼瑶,再度出山,筹拍《一帘幽梦》。

《恶作剧之吻》出来后,琼瑶就十分欣赏林依晨:

她很可爱,我看了《恶作剧之吻》,很喜欢这小丫头,跟紫菱是有点像。

但那时候,林依晨已经接到《射雕英雄传》,搭档是合作过的老干部胡歌。

这是《射雕》第7次翻拍,挑战经典,压力本就大,胡歌在拍摄过程中。

却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意外,一场车祸夺走了助理的生命,自己去掉半条命。

《射雕英雄传》剧照

受伤的胡歌,担心剧组因为自己废了这部剧,出院他带伤进组。

老胡越是这样,林依晨越心疼,她决定付出全部的心血。

为了演好黄蓉,林依晨断食减肥,保持灵秀的身材。

这部戏,一拍就是3年,最辛苦的时候,她连续6天6夜没合眼,不断逼近身体的极限。

多年后,胡歌拍《琅琊榜》拿到金鹰奖,领奖台上他一席话,把台下的林依晨逗哭:

我要感谢林依晨。她对我说过两句话,是在我们拍摄《射雕英雄传》的时候。

第一句话,她说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

第二句话,她跟我说,她是在用生命演戏。

这两句话,我会记住一辈子。


过度扑在工作上,她的身体还是敲响警钟。

2008年,林依晨脑部被检查出2厘米长的囊肿,熬到《射雕》杀青。

林依晨躺上手术台,醒来后满身插着管子,蓝色的病房里只有仪器的滴滴声,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出道到住院,9年时间,林依晨的每一天,都像大学拍戏时那样,白天夜里,争分夺秒往前冲。

27岁,正当事业高峰的时候,林依晨决定停下来,充充电,休养生息。

从此,她变成了“晨型人”:每天早上出门,夜里9点以后,就乖乖睡觉。

朋友要约到她,只能约早饭、午饭。最夸张的时候,林依晨早上6点起来,就叫好友去唱K。

没有约,她早上四五点就起来看传记、看杂志、学英文。

她给自己买的房,两面墙全做成书架。

书架最上层,放着已看完的书;中间按阅读顺序,摆放近期要看的书;最下层就放置要看但目前还没兴趣的书。

风格像极了部队,码得整整齐齐。


无论是生活习性,还是阅读习惯,大家都觉得她活得像个小老太太。
接戏,图精不图多。

2010年,观众看了10年的日漫改编的偶像剧,开始产生审美疲劳。

瞿友宁发现了这个风向,2011年他不再改编。

开拍本土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林依晨饰演30岁,知性成熟的商场女店长,程又青。

男主是机场地勤人员,陈柏林饰演的李大仁。

(《我可能不会爱你》剧照)

这部剧一反常规,程又青不是天真可爱的傻白甜,李大仁也不是智商200的富家公子。

林依晨打破了湘琴时期的刻板印象,再次创造了一个现象级的女主,成为2011年的收视冠军。

她也拿下人生第二个金钟奖视后。

如同她那句,“没有瞿友宁,就没有林依晨”。

瞿友宁之于林依晨,就像侯孝贤对于舒淇、李少红对周迅、张艺谋对章子怡的意义。

脚步慢下来,成长反而更快了。


5.
告别李大仁,遇见“李大仁”

出道20几年,林依晨演过无数鬼灵精的角色。

戏外,她却严肃认真。

或许是这样的性格,即便搭档过郑元畅、胡歌、陈柏林这样的“花美男”,依然保持0绯闻。

在剧里,湘琴有直树,程又青有李大仁。

林依晨等了30年,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直树和李大仁。

2011年圣诞节,29岁的林依晨一袭白衣,去表姐婚礼当伴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