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农业补贴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
。
WTO
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
综合支持
。
农业部介绍,目前中国中央层面上的农业补贴项目有
50
多种,在接下来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中,对绝大部分的农业补贴政策都将做出大力度的改革、调整。
2019年农业补贴主要方向有哪些?
与去年比有何变化?
今后农业发展趋势如何?
2019年的补贴很多,总体来说分以下几个方向:
农业生产发展与流通
国家鼓励各地探索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挂钩的机制;
农机补贴的补贴额依据同档产品上年市场销售均价测算,原则上测算比例不超过30%;着力推进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支持制约奶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种植、家庭牧场和奶业合作社发展。补贴重点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倾斜。
农业资源保护利用
大力推进农业环保,
例如: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整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鼓励各地地膜回收利用、推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等。
农田建设
2019年,国家将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并
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倾斜。
同时,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
农业科技人才支撑
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在基层推广农技建设,支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力建设,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农业防灾减灾
中央财政对各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及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应急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给予适当补助;
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给予补助;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奖补试点。
乡村建设
此外,国家还将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县予以适当倾斜支持。
2019年农业补贴会更注重“精准性”和“实效性”。与2018年相比具体6大变化。
补贴对象扩大
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从小农户中逐步培育一大批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支持小农户与家庭农场主发展。
同时,也支持农民合作社主体高质量发展。
农业补贴只增不减 补贴范围不断扩大
国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增加农业农村财政支出,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
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
在2018年的基础上,
继续扩大“粮改饲”范围,实施面积1200万亩以上。
农机补贴涵盖更多方面
2019年购机者可通过手机APP等物联网技术申请补贴,同时国家将在各地开展试点,
包括:
在北京、上海、江西等省(市)开展农机购置综合补贴试点,支出方向可包括购置补贴、贷款贴息、融资租赁承租补助等。在四川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开展农机化发展综合奖补试点,支出方向可包括机具的购置补贴、作业补贴、贷款贴息、融资租赁承租补助等。
稻谷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9年国家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
大豆振兴计划
中美贸易摩擦,让大豆成为热点。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
国家农业补贴的这些变化以及补贴方向的转变,都是为了农业发展,那么,未来农业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呢?预测如下:
机械化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可以想见,
未来农民朋友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农机可以挑选。
产业化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
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