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会分享多个主题的书单,其目的在于“
用一份书单,精通一个领域
”。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分享了学习方法、历史等主题书单。
今天为你分享的,是关于“
心理学
”的主题书单。
这份书单,不是我写的,而是更懂心理学的“
寂夏空城
”——周同学。
关于心理学,我们的目的跟之前不同——我们希望,
通过书单中的每一本书,都能够学习或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这便是这份书单的由来,希望其中的书籍,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沙牛
-----以下为正文-----
如果要介绍一本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入门书籍,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再合适不过了,这本书已经出到了第19版。(在这里说一个小窍门,我们在购买社科书的时候,有一个参考信息,就是
版次
,出版次数多的书是经受了时间和群众的考验的,大部分可以闭着眼睛购买)
因为心理学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概念,并不适合自学,你买回来也许就束之高阁了,所以在这个书单里我并不想推荐这本书。
以下,我将介绍几本心理学书籍给大家,排名不分先后。
古罗马哲学家艾比克泰德曾经说过:"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的自律。
中岛敦在《山月记》里写道:“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如果我们是瓦砾,那就安安心心做瓦砾,如果是明珠,那就不断雕琢自己,而不是自以为明珠却羞与瓦砾为伍。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多的痛苦。
这是一本写给大人的心理咨询书,不要因为书名错过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几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将深奥的心理咨询知识讲述给读者。我们能看到在蛤蟆先生在和心理咨询师苍鹭互动中,如何一步步打开自己的心扉,一点点成长。读完了这本书,自己也像是经历了一次次心理咨询。
你是否也正在这样的怪圈里挣扎?在日益加剧的企业环境中,有些人不但不去跟上快速的节奏,反而减缓了自己的脚步。
这本书作者不仅分析了我们拖延背后的原因,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
1879 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而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在短暂的历史里,心理学是如何通过经典的实验发展的。
在这本书里,
作者综合了心理学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亲密关系的诞生到结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在第三章吸引力法则里,从吸引力的基础、影响吸引力的因素如空间临近,长相,别人是否喜欢我们,相似性,相处的障碍等等,详细向我们讲解了相似性在亲密关系中的地位。结论很有趣。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其他九十分都要靠颜值?知易行难,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
看完这本书后,哪里可以领对象?
现在的自己是过去的集合,正是因为过去的各种体验,你才能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晚上不睡觉是因为不想结束这一天,早上醒不来是因为不想开始这一天。
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睡得更好,而是让我们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安眠药入睡,但这只能解决我们无法入睡这个表象,却不能解决无法入睡的问题,因为失眠不仅仅是无法入睡,失眠的背后有一大堆困扰我们的心理原因。
宋代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觉察
”。当我们沉浸在上瘾行为时,比如不停刷手机、玩游戏,抽烟等等,我们要跳出自身,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觉察我们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
和《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这本书一样,
从上瘾症背后的原因分析,利用"元认知"的方法揭露了我们为什么会上瘾的真相。
我们想靠"吸烟"、"玩游戏"等等行为来减轻压力时,我们要分清楚这压力究竟是什么?究竟是生活的压力,还是因为不能吸烟、不能玩游戏带来的压力?分清楚了压力的来源,我们就能对症下药。
在面对诱惑时,永远也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低估自己的毅力。
knowYourself主创们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