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私人空间总能承载关于个性的极致表达。
一条探访了三位独居男生的家,
精致,舒适,好玩,
还有灵感时刻翻涌的创造力。
90后西北男生鑫仔,
北漂14年,
如今是一名电影宣传总监。
他在市区买下一套二手房独居,
将55m²一室一厅
改造成“电影之家”。
明快的黄绿蓝撞色源自《托斯纳卡艳阳下》,
童趣满满的电影手办随处可见;
鑫仔还做了个
餐厨一体的
“小酒馆”,
像《爱乐之城》的男主角一样把名字刻上灯箱,
象征着自己的精神乐园,
在家里只休息、享受,不带一点工作回来。
36岁的时装造型师王宸,
租下400平的房子,
严格依据4位现代主义大师的经典之作改造,
每个细节都龟毛到极致:
为还原让·普鲁韦的铝制质感,
一扇门装了半个月;
小客厅
陈列收藏的小物件,
复刻夏洛特·佩里安的Les Arcs滑雪度假村;
带着“玩”心改造了
北京五环的一栋500㎡房子:
室内装下一部汽车、三辆摩托车、一艘船,
以及椅子、音响、玩偶等二十多年的旧藏。
房子只有一居室,
卧室之外的客餐厅、健身室、咖啡厅、书房等,
琢磨层高、灯光、能耗,
编辑:
陈必欣
责编:鲁雨涵
兰州人鑫仔今年33岁。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后,鑫仔进入影视行业,已经工作八年了。2023年,他买下这间位于朝阳区的55平小公寓:
“
这个房子对我来说,是对前30年人生的一个见证,它既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糟。”
房子改造耗时半年。
《托斯卡纳艳阳下》是鑫仔尤为钟情的一部
电影,也成为新家色彩设计的灵感来源:
以电影中的黄、绿、蓝为主色调,大胆跳脱的撞色,带一点中古风、混搭风。色彩营造的轻快氛围,让鑫仔可以在家卸下一切包袱。
地砖选用了亮度柔和的水磨石,有点像记忆中小时候的教学楼。搭配家具的木质纹理贴皮,有温暖的怀旧感。
电影《爱乐之城》男主角的酒吧Seb's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开放式餐厨区,鑫仔将它设计成了一个“小酒馆”。客厅与餐厨区连为一体,朋友来家里时可以边聚餐,边热热闹闹地看电影、打掼蛋。
在入口处的灯箱上,鑫仔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灵感源于《爱乐之城》:男主角塞巴斯汀最后开了一家酒吧,就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我也希望拥有一片这样的精神自留地,每次回家一打开灯,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鑫仔喜欢乐高手办,大大小小
珍藏了
将近一百个,几乎都是电影IP。为了收纳和展示它们,他请设计师定制了玻璃展柜,巧妙地嵌入吊顶、橱柜转角等各种随处可见的位置。
“我喜欢这些电影里的角色被带到生活中,陪伴着我的感觉。我还会继续收藏,一点点填满这个家。”鑫仔说道。
鑫仔展示自己收藏的电影票根
除了电影,鑫仔也喜欢逛各种艺术展览和看话剧:
“我美的东西‘上头’。”在
卧室里,他特意留了一个弧形的角落,就是模仿画廊的设计,房间里摆件与墙面的色彩搭配也满是细节。
鑫仔喜欢将工作和生活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所以在这个家里,他刻意没有设置工作区,不把事务性的工作带到家里来。“下班回到家,打开灯箱,自己的名字亮起来,我就可以开始在自己的地盘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鑫仔说,这是一个“过渡房”,以后肯定还会想买更大的房子。但自己仍倾注心血,把这个小公寓改造成了梦想中的家:“
作为一个知足常乐的金牛座,我选择活在当下,能享受一天就是一天。”
他谈到,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但对自己而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霍霍”,是让自己的理想生活有了具象化载体——“自由、自我、自洽。”
36岁的王宸本业是时装造型师,每两三年就换一个地方租房住。
每一次搬家,他都重新去动手改造:“我觉得每一套房子都能带给我不同的灵感,非常乐在其中。”
去年,王宸从上海市区搬到了近郊,靠近虹桥机场。痴迷现代主义建筑的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房子,就想到艾琳·格瑞的海边小屋E-1027,当即就把想做的一些改造做成PPT发给了房东。
王宸非常迷恋一些细节带来的感受,这间房子的改造也处处透露着这份考究:
原本通屋是灰色的水泥砖,第一个改造就是铺了将近200平的地毯,增加温暖感。踢脚线之前也是灰色的,但王宸觉得黑色更有冲突感,于是全部用黑色的膜贴掉,一卷二三十块钱,也方便退租时拆除。
入户门,以及厨房跟客厅增加的隔断,也都改成了铝制的,王宸介绍,这是受到了建筑师Jean Prouvé的影响。质感、亮度、颜色,他都来回试了好多种,装上去又拆下来,前前后后光装入户门就花了半个月。
王宸一直有收藏现代主义家具的爱好,这些大师的家具也被精巧地布置在家中。
一层,开放式的客厅,地毯是艾琳·格瑞的海边小屋E-1027起居室里的床边毯,
墙上是夏洛特·佩里安的红色壁灯,但王宸没有给这盏灯连电线,而是把它当一个雕塑,也可以用作置物架。
窗边:限量版LC4躺椅、Jean Prouvé booth门板改造的装置画
整个区域有很多柯布西耶LC系列的产品,包括一张限量版的LC4躺椅,王宸记得当时大约只有1000把,还有一个浴室边几,是毛巾材质的。
Jean Prouvé booth当时用的门板,装了木框,王宸将它像装置画一样靠在窗边。
客厅里,王宸给自己留了特别多可以随时坐下来翻翻书、发发呆的地方。比如他最近收的Jean Prouvé经典的躺椅,坐下来可以慢慢地往后移动,然后再弹射回来,像坐宇宙飞船一样。
躺椅上方,王宸配的是Prouvé的壁灯,这种扣子的开关现在已经十分少见。另一边放置Pierre Guariche的“郁金香椅”,也是工业设计的经典之作。
二楼的小客厅,王宸平时用来陈列收藏的小物件和做手工,运用的都是夏洛特·佩里安给法国阿尔卑斯山附近的Les Arcs滑雪度假村设计的家具,甚至挂衣架也是,还放了一组他经典的彩色色块壁灯。
陈列桌是一个木工的工作桌,王宸把所有柜门换成银色铝制的,制造一些冲突感。
卧室,则致敬了王宸改造这个家最初的灵感来源——艾琳·格瑞的海边小屋E-1027,蓝色系、海军的感觉,购置了它卫生间的壁灯。
7年前,王宸离开杂志时装总监的工作,选择自由职业。没有打卡,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用更多的时间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他发现,这样反而让自己有了更多可能。
王宸将自然物改成项链,以及陈列的造型独特的海螺、鸵鸟蛋、椰子壳
现在,王宸把大部分的资金都花在“爱好”上。他狂热地收藏了上千件物件,像自己的一个小宇宙,还给它们做了一本杂志和分享平台,办一些主题性的展览,像是小板凳展、贝壳展……
家于他而言,“是一个造梦的地方”:“它反映着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将建筑师的经典作品浓缩到改造中的过程,让王宸感到“梦也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王宸说,是否有房、有车,或存下了多少钱,都不是自己安全感的来源,“我觉得我是不是还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是不是活得还有生命力、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生保障。”
王恒40岁了。十几岁开始离家读书,他去过日本和意大利留学,回国工作后,又待过广州、上海、深圳。辗转各地的生活里,他留下许多喜欢的、重要的物品:上学时打工买的第一双鞋、从老家到北京的车票、二十出头买的音响……“我是个特别好攒的人。”
2016年,王恒到北京做项目,之后一直留在这里。在设计这个房子时,他就希望让这个家承载起自己二十几年的爱好,能随时看到所有喜欢的东西,伸手就可以摆弄。
船用吊绳悬挂起来;
打开入户门,就看到停在家里的1辆汽车、3辆摩托车、1艘船。王恒说,这块区域是家和外界之间的模糊地带,特别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
在一堵墙上,王恒安装了大块面的洞洞板,收纳自行车、灯、潜水服、雪具、船桨、滑板等户外用品,这些也都是王恒的日常爱好。
家里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