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 Display / 尽管2025年刚刚开始,并且中国市场无缝衔接了国补政策,但电视终端零售市场表现却意外地不尽如人意。
洛图科技(RUNTO)分析表示,
高端产品的出货节奏有所放缓;品牌大厂整机和面板库存处于相对高位;价格工具开始重新回归零售市场,都是终端市场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2月末,全球电视面板价格已经出现了全线上涨,持续上涨则更多是由于面板厂的强势推动,而品牌厂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
(图片来源:京东方
)
对于电视面板价格,
CINNO Research在此前预期,2月32英寸至55英寸等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供应相对偏紧,可望再涨1美元,分别涨至34美元、65美元、94美元和119美元。65英寸、75英寸、85英寸等热门大尺寸电视面板需求更为强劲,均有2美元上涨空间,预计分别涨至170美元、228美元和308美元。
对于液晶电视面板价格,
洛图科技(RUNTO)2月26日发布数据显示,32英寸、43英寸、55英寸面板价格普遍上涨1美元;50英寸面板价格保持稳定;65英寸至75英寸面板价格上涨2美元;85英寸面板价格上涨4美元。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美元
第一季度面板价格上涨主要是“策略驱动”和“指标驱动”,而非“市场驱动”。
洛图科技(RUNTO)强调,面板厂为了实现开门红,以及为了在上半年拉高价格以筹谋下半年的经营策略,这些不同的诉求共同推动了第一季度面板价格的上涨。
此外,由于偏光片缺货、一线品牌上半年冲量竞争、二线品牌追求同比业绩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存在,第一季度的采购订单数量并不低,且品牌厂也不敢轻易下调订单。
上周18日,我
国台湾地区经济日报也对此分析表示,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品牌厂赶在了所有关税拍板前扩大备货推升报价,2025年第一季度电视面板传统淡季报价逆势上涨。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关税政策影响,品牌厂势必将成品制造转移至亚洲,这或许对台湾地区面板厂更有利。
分析认为,台湾地区面板厂可享受交期缩短、运输费头降等利好,客户则能享受到周转金下降带来的好处。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