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的时候一定听过这句话:“
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
所以一直以来,孩子们觉得长大很神圣,因为以前不明白的就都懂了。
但后来长大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当年还是孩子的我们,其实已经开始懂很多成人都未曾想明白的事情。
“思考和学习”这两件事,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但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答案是,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的。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宝宝只有在9个月大的时候才能意识到,
即使物体被遮挡,它也依然存在
这一事实。
这种被遮挡物体依旧存在的事实,我们把它叫做客体的永久性。
不同年龄的婴儿在这个问题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而现代心理学家发现能表现出类似反应的最小的婴儿月龄是在3个半月!
是不是有点颠覆认知?
婴儿什么都不懂,怎么可能这么早就会思考?
毛毛虫与蝴蝶
👶一名刚满月的小宝宝紧皱眉头,专心地凝视着妈妈,看着看着,突然绽放出快乐的笑容。他不仅看到了妈妈,而且感受到了妈妈对他的爱意。但是,对这个小宝宝来说,
他真切地看到和感受到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永远都无法再次体会这个神奇的过程。
👶一个两岁的孩子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送给了一个看上去很饿的陌生人,
那么小的孩子就已经知道分享自己的美食了吗?
👶一个五岁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条金鱼死去后不能再次复生。
这个有关于死亡和生命的真理,在他脑海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儿童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年纪越小的孩子越让人不可思议。他们想象的空间,有着成年人完全无法触及到的广度和深度。
孩子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
曾经看过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采访一名四岁的女孩,结果被女孩逗得哭笑不得。
我们会发现,
无论我们如何按照“逻辑”去跟孩子聊天,他们的答案永远是那么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更意外的是,我们似乎还会很容易被他们“反攻”,觉得大人的思路才有问题。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管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顾城 12岁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姜二嫚 7岁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陈科全 8岁
措辞都那么惊艳,不禁让我们想去探索,孩子们的思维,到底为啥这么牛!
心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孩子本身就具有科学地探索世界和自己找寻答案的能力。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他们探索的不同阶段,把可以探索的目标和问题放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系统地呈现出来。
我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两本书——
《孩子如何思考》+《孩子如何学习》。
书中有大量的儿童心理学实验研究,以此来证明,孩子其实比我们大人更会思考,更会学习,而孩子们在童年所学东西之多,是今后成为大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
就像,我们永远都无法再次达到童年想象力的顶峰。
照例,本周福利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