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读  ·  李行亮公主抱麦琳摔倒的科学分析 ·  17 小时前  
蓝钻故事  ·  刘晓庆的弹药和马斯克的大火箭 ·  3 天前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反省自己,叫醒自己,放过自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女人最高的涵养,是修成菩萨相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09 08:09

正文

作者:大亮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授权发布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有涵养的女人处世落落大方,不亢不卑,不张扬,不显摆,似一株幽兰,芬芳四溢而不自知。

——兹心


01

称赞女性美貌的极致

不是“美女”,而是“菩萨”


人人都说“好女如佛”——面如满月,目若青莲,低眉生慈,回眸肃穆,步步生莲,吐气若兰,行则上善,动则若水……



每当我们提及“菩萨相”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温婉可亲、端庄玉润的女性形象。


“菩萨”不仅寓意女性姣好的容颜仪态,更涵盖了女性慈悲纯良的品质。


“菩萨”本是佛教中的音译词,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的简称,可以翻译为“觉有情”。即一切有情感、有灵性的生命觉悟之意。


在印度,菩萨皆为男性,通常是伟岸俊美的男子形象,而且佛经中说,一切诸佛菩萨成就菩提时,非男非女,随机应化,体现出“众生平等,无有高下”的基本教义。


然而,当佛教传入中国后,菩萨的形象就开始发生了变化。隋唐时代,观世音菩萨就都成了女身,如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形象,也逐渐显现出女性化倾向。这也反映出中国人对女性的潜意识崇拜及审美理想——慈爱端庄、温文典雅,胸怀宽厚,博爱无私。



而“菩萨相”中的“相”,是指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外貌特征,比如佛有手指细长、足跟广平、身形端直、两肩圆满、声如梵王、齿白齐密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但佛陀庄严的德相,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后天修炼得来的,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即“百福庄严”。


《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什么意思呢?


若以美好的色相、悦耳的音声来寻觅真如佛性,那是一种邪知邪见,并不能领悟如来真相。


比如,在佛陀众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有一次想要测试佛陀说法的声音,于是飞身到距离娑婆世界无量远的东方佛国,结果佛陀的音声依旧相近如故。另有一位外道,因为听说佛身一丈六尺长,心生怀疑,用尺去量,谁知量了丈六,还有丈六,永远也量不完。可见佛陀的金容相好,岂是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能道尽!


其实,女神之所以称之为女神,拥有的并不仅仅是美貌。


对于身处世俗的我们来说,即使你再怎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经不起岁月的打磨,韶华终将逝去。既然容颜只是昙花一现,还有必要花“一百大劫”时间去修正容颜吗?有谓美容、美颜、美姿,不如美心。


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养出旷日持久的赏心悦目。



02

想要美好相貌,就得让自己心境明媚


《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即相由心生,一个人有怎样的心境,就有怎样的面相。


一个雕塑家,喜欢雕塑妖魔鬼怪。有天照镜子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变丑了。丑,并不是说肤色五官改变了,而是指神情神态很是凶恶古怪。


于是他遍访名医,但均无法治愈。


一次,他游历一座庙宇时,把心中苦闷给庙中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你得先为我雕几尊观音像。雕塑家在塑造过程中不断研究观音像,模拟其慈祥、善良、温和、宽仁之态。


雕完三尊观音像后,他找到长老:“请你帮我治病吧。”


长老说:“不用了,你的病已经好了。”


雕塑家一照镜子,五官果已变得神清气朗。


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心里想什么,你就像什么。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的相貌、气韵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变化。再端正的容貌,也不会一成不变。可是它一定会随着人心的动荡而此起彼伏。


愁苦,会生出相应的皱纹。快乐,则会有完全不同的欢颜。世间幻变万千,皆因内心意念而起,正所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如果你想要美好相貌,就得让自己心境明媚。


曹雪芹写多愁多病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善良懦弱的迎春“肌肤微丰,温柔沉默”,写精明强干的探春则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忧郁的人眉头紧蹙,宽厚的人眼神温和,自信的人自然嘴角上翘……这些习惯年深日久,就改变了面相。同样的,待人的谦卑,谈吐的优雅,读过的诗书,丰富的内心……都会投射在你面相中。


你以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又怎样对待你,最终都会呈现在你的容貌上。



03

要养脸,先养心


平时我们都说“以貌取人”,其实说“以相取人”更为贴切,取的并不是美貌,而是好看,好看是眉梢眼角见清风明月,是举手投足里赏心悦目,是在最落魄的岁月里依然保持优雅与从容。


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众星捧月。


可在50岁时,丈夫被划为右派死于狱中,她被赶出大宅去刷马桶,直到十指变形。


文革时期,即使她沦落到去扫厕所,她也要穿着旗袍。一袭旗袍上身,所有苦难在她脸上就没了痕迹。


在逼窄楼道里,没有烤箱,她用煤球炉子也要蒸圣彼得堡风味的蛋糕。


没了上等茶具,她用搪瓷缸子,每天也要雷打不动地喝自制下午茶。


看书的时候用镊子翻书,尽量保持着从容、优雅。


这个“上海的金枝玉叶”用一生经历告诉我们:


“一个人之所以优雅,并不在于外貌和财富,而在于内心的高贵。”

 

郭婉莹


说一个人好看,绝非肤浅的美丽,它是一个人剥离了外表之后的素养,是放在瀚海人群里也能一眼分辨出的气场,这是灵魂的样子。


画家陈丹青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所以,要养脸,先养心。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最终决定相貌。




《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相貌是能逐步改变的,美好的仪态、和善的表情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吸引力,让见者如沐春风、相随效仿。



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年轻时风华绝代,老了依然绝代风华。


她为何能成为女神中的女神?秘诀就在她的遗言里:

 

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


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条的身材,就把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有你。


人之所以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长,而并非向人抱怨;


当你需要帮助时,你可以求助于自己的双手;


年老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双手能解决很多难题,一只手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若要好相貌,先要心灵美,相由心生,心地善良才是最高贵的相貌,这才是一个女人真正的菩萨相。


*注:配图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中国文化精华流经之地


推荐公众号



女人心慈则貌美


关注悠阁时光


助你成为优雅女人


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关注


回复“置顶”,小慈告诉你如何一键找到“慈怀读书会”。

回复“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回复“线下”,了解慈怀读书会线下活动最新通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悠阁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