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特币的坏消息越来越多。
近日,一份《关于部署“阻断比特币海外交易行为”技术预案的通知》截图在网络流传,称国内将用技术手段阻断比特币的海外交易。
知情人士向一本区块链透露,这份文件是真实存在的,虽然目前还处在预案阶段,但他表示,“如果(比特币)不好管控,可能真的会这样实施”。
自比特币开始“去中国化”后,国内投资人、虚拟货币交易所、ICO项目,开始谋求出海。
今日分享一篇来自自媒体“45区”的文章,虚拟货币出海之路,无比艰难。
文 | 区长
来源 | 45区
山雨倾盆,脆弱的虚拟货币生态,再也经不起摔打。
继ICO和虚拟币交易所相继取缔后,整个市场人心惶惶地揣测谁是下一只被击碎的蛋壳。
作为比特币挖掘机的矿池,显然已经暴露“侧翼”。今日晚间,多条不利消息直指矿池。
另一方面,最新一篇有着官方特征的推文,竭力“控诉”比特币多重罪,或许也显示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多份对矿池不利的消息,称国内将用技术手段阻断比特币的海外交易。
这份名为“关于‘阻断比特币海外交易行为’技术预警的通知”,瞬间燃爆币圈。
这是因为比特币中国、火币网、OKCoin三大国内交易所先后宣布关停后,各个社群充斥着寻找海外购币渠道的强烈意愿。
去国外交易平台炒币,成为这个游戏参与者的最后出路。
“对目前的比特币技术来说,阻断是可行的,因为区块都是明文传输,没有加密,只要在主干交换机上检查数据包,发现具有比特币区块特征的数据就阻断,这就可以了。”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区CSDN副总裁孟岩对45区解释。
曾经是国家队数字货币研究员的不具名人士转发给45区的一条来自社群的消息似乎也在指向这种说法:
不过,也有市场参与者质疑上述这份“通知”的真伪,并提出这是来自2013年重庆电信公司的一份文稿。
45区未能从重庆电信公司网站查到源文件。
能源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曹寅则对45区分析,文件所指加以技术干扰的部分平台在2013年其实并不存在,比如bitmex、coinone、bitFlyer等,所以不支持这是一份来自2013年的文件。
“另一个证据,通知上列举的平台中,没有mt.gox,这在2013年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平台,2014年才宣布破产,如果真是2013年的文件,没有这家平台是不合理的。”
45区了解到,mt.gox在2013年曾占全球70%以上的比特币交易量。
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还公开证实,已得到确切消息,监管周末都被再次叫去开会,确实正在研究如何封堵海外交易。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对45区表示,消息如果成真,对个人海外交易的打击并不是最直接的,但若开在境内的矿池技术不升级,将会惨遭“团灭”。
一份未经官方证实的“红头文件”也显示出矿池一夜告紧的困境: